一、在內容設置上,課程以學生為中心,以興趣為先導以幼兒教學、美化生活為目的
《實用美術》是高職學生大三的課程,是在懂得一定美學原理,有一定繪畫能力和手工動手能力的基礎上開設的。美術字、POP手繪、板報制作,是對學生大一大二美術基礎課的延伸。學生已會畫基本的簡筆畫、了解動漫設計、上過書法、素描、色彩課等課程,在有此學習經驗的前提下開設《實用美術》,對他們來說也容易上手,真正做到備學生。布藝、刺繡、緞帶包裝等在現今社會非常流行,能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熱情,使他們能主動學習,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制作出的成品不僅能用于教學、生活,甚至還能流通于市場,產生經濟效益,達到多重目的。
二、傳統和現代相結合,在現代生活中發揚傳統文化,用現代手段為傳統文化注入新的生命
該課程特別加入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刺繡和中國結兩大板塊,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刺繡是用針線在織物上繡制的各種裝飾圖案的總稱,是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之一,有著二三千年歷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結晶。它主要分為蘇繡、湘繡、蜀繡和粵繡。現今很多人對這門手工工藝有濃厚的熱情,但苦于傳統的刺繡程序過于繁瑣,技法復雜,另很多人敬而遠之。這對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無疑是一種損失。所以,現今生活中,為了使大多數人能嘗試這門手工藝,使大家快速入門,我們可以利用現代工具,并對其針法加以提煉。例如,將復雜的傳統刺繡圖案換成可愛的簡筆畫圖形,這不僅更能激發大家興趣,而且耗時減少,易于上手,使學生在短時間內能得到一幅完整的小作品,非常有成就感。其制作成品還可裝框形成一幅裝飾畫,也可繡在衣物或各種小布藝載體上,個性又實用。學生在不斷嘗試中也增強了自己的信心,為系統學習中國傳統刺繡打好心理和手頭基礎。中國結,是漢族一種特有的手工編織工藝品,體現著古老文明的智慧。不僅造型優美、色彩豐富,而且有各種文化內涵和寓意。作為禮品饋贈他人能表達自己濃郁的祝福和真摯的情感,還可用于室內裝飾和作為隨身飾品。學生學習后不僅能用于教室布置,數十種編織方法學習完后也增強了自己的編織能力。日后,作為幼師的他們也能將這門傳統技藝廣泛傳承下去。
三、在課程設置順序上,做到繪畫和手工兼顧,欣賞課和實踐課相結合
整個課程在前期環節以繪畫為主,例如美術字、POP手繪、板報制作;后面時間重在手工制作,也可將所學繪畫融入手工作品中。例如在布藝課程中,縫制完束口包后可以在上面用丙烯顏料繪制圖形,為作品增添了個性成分。在講授、制作過程中,每兩個月添加一堂欣賞課,課程分別是幼兒園布置及室內設計欣賞和服裝搭配。課堂采用多媒體教學,以生動的圖片吸引學生,提高他們的美學素質,在以后不僅懂得幼兒園教室布置,室內設計的各種風格,還懂得不同場合的服裝穿著方式,服裝色彩的搭配,為他們的生活提供便利,全方位達到美育目的。
四、結合當今流行材料,將緞帶和衍紙融入包裝和賀卡制作課程中
無論是美術課還是手工課,隨著社會發展,都會出現一些新興的工具材料。對此,我們應該積極實踐,勇于嘗試,吸收新材料的優點,將它運用在教學中。例如,近幾年緞帶在社會和生活中非常流行,在飾品DIY、禮品包裝,甚至是婚禮布置,如展示板、手捧花中,都可以見到緞帶的身影。該材料有華麗的質地和豐富的樣式,制作者能通過搭配達到各種效果,深受大眾喜愛。在此社會大前提下,我們在《實用美術》課程中特別加入緞帶包裝和飾品DIY教學環節。這不僅能達到教學任務要求,更充分滿足了學生的興趣需要,可謂實現雙贏。而對于賀卡制作課程,一般的教學中都是使用卡紙、皺紋紙等材料制作,效果大同小異,千篇一律,容易讓學生和大眾產生審美疲勞。而近幾年衍紙藝術在中國逐漸流行起來,它是發源于十八世紀英國王室貴族間的一種藝術形式。促進此皇室藝術流入民間,并得到發展。主要用在各種卡片制作,墻面布置領域。衍紙可卷曲為各種形狀,有豐富的表現力,再加上本身顏色鮮艷亮麗,各個衍紙作品組合在一起還可形成繁花似錦的畫面效果,值得我們學習掌握。用衍紙來制作賀卡比其他紙藝更有特色,大可替代傳統的卡紙教學,會深得學生喜愛。除了以上所述教學環節,《實用美術》的教學設計還要與時俱進,真正做到課程的實用性,這就要求老師實時關注社會動態,將好的美術形式和社會所需技法及時融入《實用美術》課程中。只有這樣,我們的課程才能真正滿足學生、社會的需求,為生活創造更多的美,實現大眾的美育。
作者:朱莎 單位:四川職業技術學院
【美術教學設計下學前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上一篇:學前教育專業英語教學研究
下一篇:我國小學化學前教育論文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