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就業問題進行簡單分析,說明學前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結構并對職業能力培養的策略進行了分析,總結了職業能力培養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希望本文能夠為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
中職;學前教育;職業能力
中職學校在培養職業技術人才方面具有相對優勢,學前教育專業是中職學校中的一個重要專業,但實際上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的學生就業情況并不想預想的那樣好。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與現代幼兒教育對幼師的職業能力要求并不完全相符合。職業能力與職業需要不匹配,形成就業困難、職業滿意度低的問題并不奇怪。因此,要促進學生就業,必須從職業能力培養方面入手。
一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結構
(一)基礎人文素養
幼兒教育作為基礎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已經成為社會和家庭進行后代教育中最為重視的環節。幼兒教師的個人教育水平,不僅體現在管理和帶領幼兒進行生活活動和學習方面,也體現在教師對幼兒進行心理教育和個性發展教育方面,這意味著,幼兒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人文素養。在心理學、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社會知識與常識和個人品德方面,幼兒教師都必須具有優于其他人的品質,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幼兒教育處于一個較高的水平。但是,目前的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在培養學生職業能力方面忽視了這一點,導致大量學生此項職業能力發展慢,不能滿足職業需要。
(二)管理與保育能力
幼兒教育中的大量工作與幼兒的照顧相關,這些工作需要幼兒教師具有較強的管理和保育能力,以便組織幼兒進行日常活動,在發生特殊情況時候進行緊急處理。但是,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班級管理方面能力不足,缺乏獨立帶班能力,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欠缺。在保育方面,畢業生的安全意識不強,對兒童的生活不夠關心,忽視了許多安全隱患,給兒童的安全帶來威脅。還有的畢業生缺少團隊合作精神,不能很好地協助他人完成工作,致使幼兒園的管理工作受到影響。
(三)專業教學技能
幼兒教育最終的目的是對幼兒進行學前的行為教育和知識教育,因此,教師需要具備較強的教學技能,需要組織課堂,在有限的時間內對幼兒進行相關的知識文化教育、音樂、美術、體育和生活教育,這也是檢驗幼兒園教育水平的標準之一。但是,目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的學生,在教學技能方面的掌握和實際實踐所獲得的能力都是比較有限的,很多學生在美術、音樂方面的技能不足以勝任幼兒教師的崗位,在就業過程中遇到挫折也在所難免。
二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方法
(一)重視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
中職院校學前專業學生的人文素養,需要進行系統的培養,以使學生的基礎素質符合現代幼兒教育的需求。除了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在日常教學期間,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人文素養培養之外,還需要將這項職業能力的培養課程化,即將代表著幼師人文素養的項目獨立出來作為一門課程,使學生認識到人文素養是幼師不可或缺的一種職業技能。中職學校可以針對學前教育專業開設一系列心理學課程,如,兒童發展心理學課程,能夠幫助未來的幼師學會理解幼兒、判斷幼兒心理的特征并且幫助幼兒、教導幼兒、促進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中職學校還可以針對學前教育專業開設傳統文化課或國學課,使未來的幼兒教師先進行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和熏陶,對國學朗朗上口、了然于心,在以后進入幼兒園中教育幼兒時,不但可以對幼兒的言行進行指導,還可以使幼兒教師本人的文化素養有所提高。
(二)加強學前專業學生的實訓
中職學校學前專業學生的管理與保育能力發展不足,最主要原因在于這些從書本上獲得的知識,無法進行實踐,學生不能再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去實施幼兒管理和保育,也就無從獲得此項職業能力。因此,為了使培養的學生能夠成為上崗即到位、多崗位速遷移、發展有潛力的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學校應改變傳統的學前教育實習,特別是頂崗實習中只安排幼兒園教師這一單一崗位的實習模式,而要求學生在全程化、階梯式、零距離接軌的職業能力訓練活動中,在做強幼兒園教師崗位實習的原則下,拓展保育員、育嬰師、0~3歲兒童早期教育以及學前教育各種培訓機構的兒童美術、語言、舞蹈以及學前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實訓。這種以幼兒園教育為主的學前教育專業群多崗位的實訓活動,能有效地實現人才培養的首崗適應、多崗遷移和可持續發展。
(三)著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
未來的幼兒教師需要具備充分的專業技能,中職學校應該著重對這些技能進行培養,使學生所才多藝,以勝任幼師這個工作崗位。專業技能主要指彈、唱、說、畫、跳五項技能,為幼兒教師教學的基本功。教學任務的重中之重,理應給學生安排足夠的訓練時間,這是毋庸置疑的。針對學生專業技能不足的問題,可以著重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創建工作導向的課堂,教學情境,建立幼兒園模擬教室,訓練學生的帶班組織能力、上課實際操作能力及突發事件的調控應變能力。二是針對幼兒特點和學生自身特點,側重訓練某方面的技能。如美術課以色彩水粉畫、線描畫、蠟筆畫、水彩畫等為主;音樂課以音樂游戲、律動為主;數學課以區分圖形、分類、按物點數、一一對應、大小比對、數的組成與分解等為主。
三進行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應注意的問題
(一)注意實習單位的合作問題
為了全面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使學生達到理論與實踐結合,中職學校需要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實習單位和崗位,進行職業能力的訓練。走進幼兒園進行實習是主要的實踐模式,通過上崗實習,能夠加深學生對崗位的理解,給理論的應用提供一個平臺,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所以,中職院校要注意與幼兒園建立長期合作的關系,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提供實習崗位,在實習期間,教師與學生要共同進入幼兒園,教師要對學生實習的表現進行評價,使學生認識到錯誤和不足,積累幼兒教育的經驗。與實習單位的合作可以以輸送優秀幼兒教師為前提,也可以以進行幼兒教育研究為前提,不管中職院校選擇哪種方式尋找合作單位,最終的目的都是要保障學生擁有大量的實踐機會、能夠進行有效的實習,只有這樣,學生的職業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發展。
(二)注意因材施教問題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個人素質不同,對學前教育職業的選擇也不盡相同。對于大型的幼兒園來說,專業教師的需求越來越多,一個幼兒教師負責一個班學生的全部教育工作已經成為過去式,專業教師是幼兒教育領域發展的主流趨勢。因此,在對學生進行專業教學能力的培養時,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意愿、職業預期和學生本身的能力,因材施教,做到全面優化、重點培養。具體來講,有些學生在知識文化方面具有優勢,想要勝任幼兒語言教育方面的工作,則應該多進行一些語言類教學,例如幼兒英語等;有些學生在體育和音樂方面具有優勢,希望能夠做專門的音樂、美術或者體育教師,則應該著重這些專業能力的培養。總而言之之,應在尊重學生需要,符合幼兒教師職業能力發展要求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職業能力培養。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實際職業能力有所欠缺,尚不足以滿足幼兒教育工作的要求,中職學校需要從人文素養培養、管理與保育能力發展、專業教育技能發展三方面進行重點培養,以大量的實習為基礎,以學生的個人需要和特征為前提,全面開展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以使學生能夠滿足目前幼兒教師崗位需要。
參考文獻
[1]危圣霞.淺談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J].中等職業教育,2012(12):102-103.
[2]鄭小鳳.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探究[J].教師,2015(03):115-116.
[3]林紅.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書法學習與職業素養提高[J].海峽科學,2013(02):103-104.
[4]吳麗芳.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途徑與方法[J].學前教育研究,2011(04):101-102.
[5]田彩彩.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能力培養[J].現代職業教育,2016(06):118-119.
[6]曹曉青.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分析及培養策略[J].文學教育(上),2012(10):105-106.
作者:李會萍 單位:河南省經濟管理學校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相關文章:
下一篇:農村學前教育布局調整研究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