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質量是衡量一所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標志,更是衡量一個專業強弱的主要標尺。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師范類專業認證實施辦法》(教師【2017】13號)文件,頒布了學前教育專業三級認證標準,其中第七項指出:要建立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在內部監控、外部評價和持續改進等方面做測評。雖然認證標準對質量保障做了詳細的說明,但沒有將本、專科層次的師范生做出具體分類闡述。我國學前教育領域中,高職高專層次的畢業生仍是主力軍,適應社會新形勢,以學前教育產業對人才需求為依據,以《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高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試行)》等相關文件為指引,構建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標準,成為筆者研究的目標。
一、設立獨立的教學質量保障機構
筆者依托省規劃辦重點課題《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標準體系建設研究》,通過對黑龍江省的部分高職高專院校進行問卷調查發現,目前職業院校內部教學質量保障機構主要有如下三種情況:一是學校不設專門的機構,對專業的教學質量與監測主要由教務處、專業所在二級分院兼管;二是在教務處或專業所在二級分院下設專門科室(中心),如“督導科”、“教學評價與質量管理中心”、“教學質量監控辦公室”等;三是設有獨立建制的教育質量保障與監測機構。本著“評教分離”和公共治理的原則,學校應設立獨立的校級教學質量保障機構,有專職負責質量監控的人員,同時在專業內部設立獨立的二級教學質量保障機構,有專職或兼職的質量監控人員。只有這樣,機構健全,任務明確,責任到人,才能夠有效支持畢業要求達成。
二、進一步加強督導隊伍建設,建立全員參與的教學質量評價主體
具體負責教學質量與保障工作的人員,必須要有較強的專業性,要遴選懂得教學質量評價規律、經驗豐富、公正廉潔、有責任心的教學管理人員擔任。除了建立一支專兼職的教學質量監控隊伍外,還可以聘請經驗豐富的校外或退休的專家來擔任,同時要建立一支品學兼優、責任心強、能代表學生發聲的學生教學信息員隊伍。在教學質量監控體系運行過程中,要建立全員參與的教學質量評價主體,不僅有督導的評價,還要有各級干部的日常聽課、學生評教、教師自評和同行互評,以及畢業生的信息反饋,各方面評價結果有機結合起來。
三、加強教學質量監控和管理長效機制建設
建立教學質量監控的長效機制,不僅是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必然要求,更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首先應完善例會制度、聽課制度、咨詢、評價與反饋制度、跟蹤督查等工作制度,為確保工作制度落實到位,實現常態化,實行校、系兩級督導制度。校級督導統籌全局,依據學校相關制度,確立學前教育專業的質量監控工作重點,每學期安排期初、期中、期末三次定期教學檢查。系級督導每雙周例會,對專業授課教師實行全覆蓋聽課,校系兩級督導,分組負責專業教育教學質量監控工作,定期與不定期交流反饋,這種既分工又合作的責任工作制,實踐中收效明顯。其次,實行校級領導聯系教學單位制度,及時準確了解專業在各教學單位的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推動專業教學質量的提高,并為領導決策專業的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學校對專業的教育教學管理,提供參考依據。最后,重新修訂和新增專業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的制度文件,如《督導工作暫行辦法》、《專業教學質量檢查管理的有關規定》、《專業聽課制度的暫行規定》、《課程教學各環節評價標準》、《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實施辦法》、《試卷質量評估方案》等,使制度更客觀,更具有可操作性。
四、建立“專業、課程、教師、學生”
四層面教學過程質量常態化監控機制教師教與學生學的好壞,反映的是一門課程的質量,多門課程的質量反映一個專業的教學質量,各個學科專業或系部的教學質量,又反映學校的整體教學質量。因此,我們把這種逐級集成的結構構建,稱為由學生反饋→教師教學質量→課程教學質量→專業教學質量,四層自我評價體系。對教師的教學質量評價,主體有學生、督導專家、行業專家、用人單位,以及授課教師自己,其中學生評價最為重要。學生評價包括學生每節課、每學期對任課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評價及應屆畢業生的問卷調查,主要側重對授課教師的工作態度和講課效果進行評價,尤其要充分發揮學生教學信息員的作用,建立學生教學信息員工作微信群,讓他們代表學生發聲。評價方式采用線上線下并行。線上可通過問卷星、微信群、郵箱收集信息,開展評價;線下可通過個別談話、召開反饋座談會等形式開展評價。對課程質量的評價,采取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有機結合的綜合評價方法,從教學隊伍、教材建設、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實施、教學效果等方面,構建性質優良可行的評價模型,從多角度對課程質量進行評價,以獲得全面、準確的課程評價信息和結果,使定性描述定量化,評價結論更符合實際。對于評價的結果,可通過召開教學例會、學期教學檢查、學期教學工作總結、工作簡報等多種形式,及時反饋給上級管理層面和教學一線的教師,及教學管理人員,以便讓各層次人員進行及時處理和整改,實現教學過程質量監控的常態化運行。
五、引入第三方評價機制
學校多部門互相配合,專業所在二級分院負責具體統計工作,通過實時統計信息,建立多方參與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制度,將畢業生就業率、就業質量、企業滿意度、創業成效等,作為衡量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并對學生畢業后的發展軌跡進行持續追蹤,通過對數據信息的分析,不斷對專業教育教學全過程的具體環節進行調整優化,以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重視第三方評價。在學生頂崗實習期間,學校和專業所在二級分院定期與學生所在實習單位溝通,了解學生實習期間狀況,及時解決問題。同時,學校和專業所在二級分院,定期分區域派出頂崗實習檢查小組,不僅督查學生實習情況,還要與實習單位召開座談會,發放調查問卷,傾聽對方對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訴求。檢查小組返校后,要召開由校長親自參加的匯報會,及時針對專業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做出整改,進一步提高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此外,對專業教學質量實行持續改進,建立教學質量監控的獎懲機制,充分調動專業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切實提高專業教學質量。
作者:李海波 單位: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學前教育專業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探析】相關文章:
下一篇:奧爾夫教學法在學前教育的應用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