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新課改的背景下,美術學科對幼兒未來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社會對幼教人才的職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圍繞幼教專業美術教學科目展開了深入研究,在分析多樣化美術教學的概念同時,分別從探索教學新方法、教學效果的檢驗以及教學模式的改革三點開展對幼教專業學生的多元化美術教學,以有效提高幼教學生的審美水平、人文素養以及學生的整體素質,繼而為社會供給整體素質優秀的幼兒教育專業人才。
關鍵詞:幼兒教育;美術教學;多樣化教學
一、美術教學多樣化的體現
美術教學過程要實現多樣化,主要需從以下三個方面體現:
1.教學方法多樣化
傳統的美術教學方式都是以教材為基礎,通過忠于教材的教學方式,最終達到教學目標,然而這種方式經常會引起學生的反感、疲勞、厭煩心理。而在多樣化美術教學的概念下,教師需要將師生關系進行重建,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以及師生之間的平等性,以對話的形式,從基礎、傳統的教學方法探索出新的教學方式,讓師生共同得到發展,既尊重了學生的主體性,又兼顧了教師的引導作用。
2.評價的多樣化
傳統的美術教學評價方法,多數采用分數評價的方式,同時為了進行分數評價,多數教師會對學生的作品要求增加一些條框來禁錮,或是將學生的作品依據一些教材上的內容進行對比,如固定的部位必須使用固定的顏色,構圖的位置要相同,而這種死板的方式實際上并不能真正地體現出教學效果,也無法充分發揮出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在開展多樣化美術教學期間,教師需要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性,讓學生自主進行藝術創作,利用學生的創作實踐以及審美能力來對學生的作品進行有效的評價。
3.教學素材多樣化
在幼兒教育專業開展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學素材的多樣化決定了幼兒教育專業美術教學的思維方式和教學效果。素材的選擇具有一定的針對性,主要針對幼兒年齡、認知能力、想象力等,選擇多樣化的素材,指導幼兒教育專業的教學,豐富素材選擇方向,幫助指導如何激發幼兒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素材可以是生活中的常見物品,也可以是一種民間美術造型,還可以是生動形象的大師級作品,通過不同的素材,讓學生找到美術學習中的興趣點,激發繪畫熱情,激發想象力和繪畫天賦[1]。
二、當下美術教學在幼教專業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式僵化
過去,因為受到教學條件的限制,教師對幼教專業的美術教學,僅依靠簡單的教學工具,如畫板、水彩等美術用具對學生開展授課。雖然隨著時代的進步,國家政府對教育行業、教學條件逐步重視,引入了各種先進的教學器材,但是那種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卻被沿用了下來,這種僵化的教學方式,會使幼教專業學生對美術藝術難以深入理解,同時對美術技巧的掌握也無法達到更高的水平。即僵化的教學方式,造成了幼教專業學生的藝術瓶頸,學生的美術素養、對藝術的理解始終無法突破這一瓶頸。可以說,這種傳統的、僵化的教學方式,嚴重制約了幼教專業學生智能、思維的發展前景。
2.缺乏實踐,評價方式單一
當前很多教師在對幼教專業學生開展美術教學期間,其課堂的基本形式就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演示給學生看,大量的課堂時間都應用在理論知識的講解上,多數學生表示雖然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解足夠深入,已經能夠理解相關的美術技巧和知識,但是在后期開展應用期間,卻感覺無從吸收,不知道如何將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的美術設計中。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缺乏有效的美術實踐。同時,多數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依舊是根據學生的考試成績來進行,即教師給出固定的題目,學生按照題目的要求進行作品繪畫,這種單一的、僵化的評價方式,不僅無法起到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作用,對學生評價的準確性也有待商榷,無法真正了解到學生的真正美術水平。
3.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能夠對一門學科深入了解、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主要是源自學生對科目的興趣程度。一些教師在對幼教學生開展美術教學期間,僅將課程的內容作為教學的主體,學生難免感覺枯燥乏味、缺乏新意。隨著教學的逐漸深入,學生也對課程失去了興趣,沒有了最初學習美術知識的積極性,教學效果自然事倍功半,學生的美術技巧以及美術審美無法得到有效提高。
三、對幼教專業開展多樣化美術教學的策略
1.合理運用多媒體演示法,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作為美術教師,應該積極運用現代化的教學媒體作為美術教學的技術支撐,盡可能多地采用多媒體演示法,將一些藝術著作等以動畫、圖片并配上音樂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引領學生進入藝術海航。
2.加強實踐操作,運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
不論教師對幼教專業學生開展素描教學、水彩教學,還是兒童畫、國畫教學,都需要為學生打造更多的參與空間,避免紙上談兵,使學生有更多的動手操作機會。作為美術教師,最好的方式就是在課前讓學生自行搜集課程內容的相關信息,在課堂中運用多媒體進行具體的作品展示,講解理論知識后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操作,選擇優秀的作品進行臨摹,或是通過對課堂知識的理解,教師出題,學生自行進行作品設計,并在下一次課堂中抽出一定的時間,集中展示學生自己設計、臨摹的作品,讓學生在接受理論知識灌輸的基礎上,不斷提高美術作品的設計能力和繪畫技巧。此舉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美術技巧的掌握、設計的能力,更加體現出了新課標下學生的主體性。同時,在學生進行作品設計、展示后,教師對學生開展多樣化的評價,依據學生作品的藝術內涵、繪畫技巧的掌握、色彩的搭配等對學生進行評價。教師在評價期間以鼓勵表揚為主,以缺點不足的指出為輔,使學生在受到鼓勵的同時,深度明確自己在美術技巧、美術理解上的不足之處,并以充滿動力的態度進行自我提高[2]。
3.延伸教學空間,對學生傳授多樣化的美術素材
美術教師應該秉持“既要抓住課堂,也要重視課外”的原則,很多學生對美術都有很大的興趣,而課本上單一的內容根本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為提高學生興趣和積極性,教師要充分擴展學生的美術學習空間,除了在課堂上盡可能多地利用多媒體教學,引入更多形式的藝術作品供學生欣賞,在課外也應該積極組織學生開展美術活動。
四、結語
對幼兒教育專業學生開展多樣化美術教學,能夠在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同時,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能力,對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鍛煉,讓學生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藝術表達方式。教師作為引導者、啟發者,應該在對學生開展美術教學期間,積極引用現代化的教學器材,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美術藝術,提高美術技巧,同時需要加強學生的美術實踐操作,并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在鼓勵學生的同時讓其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并積極擴展學生的美術學習空間,在課余將多樣化的美術素材傳授給學生,有效開闊學生的美術視野,使其充分受到美術藝術的熏陶,為學生的全面、綜合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3]。
參考文獻:
[1]竇歡,張然.多元評價激發童心創作熱情——小學低年級美術課堂教學評價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教育學刊,2016(S2):45-47.
[2]陳曉瑩.成教美術學專業美術理論教育的多元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16(24):116-118.
[3]包艷華.高校美術教育理論方法與教學實踐探究——評《當代美術教育與實踐》[J].教育評論,2017(11):165.
作者:李穎霞 單位:清遠市技師學院
【幼兒教育中多樣化美術教學的運用】相關文章:
上一篇:民族民間音樂與幼兒教育的融合
下一篇:幼兒教育中的創意美術教學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