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對大連市“遼寧省四、五星級幼兒園”大班幼兒流失率進行調研,分析現象成因,提出可供參考的有效開展“幼小銜接”工作的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
大班幼兒;流失率;幼小銜接
為深入了解各幼兒園大班幼兒流失情況,基于大連市“遼寧省四、五星級幼兒園”大班幼兒在園人數進行了調查統計。
一、基本情況
目前,大連市“遼寧省四、五星級幼兒園”共計102所(2016年3月統計數字),100%參與本次調查統計,其中,公辦園所82所,占總數的80.39%,民辦園所20所,占總數的19.61%;五星級幼兒園68所,占總數的66.67%,四星級幼兒園34所,占總數的33.33%。本次調查統計能夠全面反映出大連市“遼寧省四、五星級幼兒園”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期間大班幼兒數量變化情況。
二、大班幼兒流失率統計
據統計,參加調查的102所幼兒園中,2015年6月中班幼兒總數為9457名,在2015年9月選擇升入大班就讀的幼兒數量為7502名,直接下降1955人,占總數20.67%;2016年3月大班幼兒數量下降為6275人,有1227名大班幼兒流失,與2015年6月相比,直接減少3182人,占總數33.65%,也就是說,有約33.65%的幼兒不會堅持讀完大班,流失率相當高。
1.公辦園、民辦園大班幼兒流失率
根據統計結果顯示,2015年6月,公辦園中班幼兒總數為7974人,而2015年9月升入大班時,數量為6264人,減少1710人,也就是21.44%的中班幼兒不會選擇就讀本園大班;2016年3月,再次減少1130人,共減少2840人,占中班總數的35.62%;而在參加調查的民辦園中,2015年6月,中班幼兒數量為1483人,大班畢業時為1141人,共減少342人,占總數的23.06%,比公辦園大班幼兒流失率低12.56%。
2.四、五星級幼兒園大班幼兒流失率
根據統計分析表明:在不同的時期內,四星級幼兒園大班幼兒由最初的2528人,減少為2024人,直接下降了19.93%,而五星級幼兒園則由6929人下降為4233人,下降了38.91%,五星級幼兒園大班幼兒流失率高于四星級幼兒園18.98%。
3.不同縣市區大班幼兒流失率
統計分析發現,在不同的時期內,大班幼兒流失最多的為中山區,流失為56.17%,也就是說超過一半的大班幼兒流失;沙河口區緊隨其次,流失率為45.54%;流失率第三的為甘井子區,為43.09%,其次為:金普新區32.95%,西崗區26.35%,莊河市25%,高新園區24.50%,旅順口區22.74%,普蘭店區17.39%,瓦房店市12.90%,流失率最低的為保稅區5.26%,與流失率最高的中山區相差50.91%。
三、流失特點及原因分析
1.市內四區大班幼兒流失率高于縣區
在調查統計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盡管各區域大班幼兒流失率不盡相同,但就總體情況而言,市內4區流失率遠遠高于其他縣區。究其原因,一是因為,市內四區的社會辦學力量比較雄厚,為了盈利,它們加大了自身宣傳力度,擴大影響力,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家長的教育觀念,造成了大班幼兒的大幅度流失;另一方面,家長的從眾心理比較嚴重,許多家長不了解幼兒的學習與發展規律,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不能夠堅持讓孩子讀完大班;與此同時,目前家長主體為80后,他們見多識廣,學歷較高,對子女今后的發展有很高的要求,不能夠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同時,他們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較差,規避責任,不愿意對孩子的發展給予更多的陪伴和關注,自然將教育子女的責任更多的推向了社會辦學力量。
2.公辦園大班幼兒流失率高于民辦園
通過以上各項數據分析顯示,公辦園大班流失率遠遠高于民辦園。一是由于公辦園所辦園的規范性,堅決落實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嚴格糾正和防止“小學化”傾向,從課程內容的設置上科學、嚴謹,時間的制定上嚴格規范,而民辦園所則相對具有更多的自主權,為了迎合家長的不同需求,對課程內容、作息時間等進行不同程度的調整,從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家長的需求,大大降低了大班幼兒的流失率。
3.五星級園所大班幼兒流失率高于四星級園所
通過調查分析,我們還發現五星級幼兒園大班幼兒流失率遠遠高于四星級幼兒園。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五星級幼兒園園所管理更加規范,管理者的辦園理念先進,完全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設置課程,制定作息時間,選擇教學方式,而大部分家長不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與特點,加重了對“幼小銜接”的擔憂,剝奪了孩子正常的大班學習生活。
四、對策與建議
1.加大行政監管力度
相關行政部門應加強對社會辦學力量的監管力度,嚴把辦學資質關,堅決杜絕社會辦學力量面向學齡前兒童教授小學知識,有效保證適齡兒童接受適宜的教育。同時,應加大力度規范幼兒園辦園行為,對幼兒園管理者、教師資質、辦學條件等進行嚴格把關,對各級各類幼兒園大班課程使用情況進行隨機監督與檢查,切實將“小學化”教學內容逐出幼兒園。
2.加強宣傳與指導力度
社會各部門應面向家長加大宣傳力度,從根本上改變家長的觀念,共同關注、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完全遵循幼兒的學習規律,促進幼兒的學習和發展。同時,加大對家長的專業指導力度,幫助家長明確責任,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指導家長與幼兒園一道共同有效開展“幼小銜接”工作。
3.建立雙向銜接制度
目前各幼兒園都在積極地做好“幼小銜接”工作,但由于各種原因,雙向銜接不到位,加重了部分家長的矛盾心理,這也是大班幼兒紛紛走向社會辦學力量的部分原因,大大降低了“幼小銜接”工作開展的實效性。建議在教育行政部門的牽動和有效的管理機制的保障下,幼兒園跟小學建立長期有效的溝通和交流機制,注重幼兒園與小學的雙方配合與協作,減輕家長的焦慮,保持銜接工作的系統化,保證教育內容的連續性,使幼兒從思想上、感情上做好入學準備,保證幼兒接受完整的幼兒時期教育。
4.豐富課程資源建設
通過調研發現,目前幼兒園課程內容設置不能有效滿足基層幼兒園開展“幼小銜接”工作的需要,應加強調研指導,深入了解基層幼兒園課程資源使用現狀與需求,成立“幼兒園大班教學內容與要求”專項研究工作小組,對此項工作進行深入的研究,互相學習、借鑒,共同探索有效的“幼小銜接”工作經驗和方法,探索課程資源建設與服務的有效性,組織研發專門的大班幼兒課程資源,面向教師、家長和幼兒建立比較全面的目標、內容、評價體系,指導基層幼兒園和家長開展工作。
5.加大教師培訓力度
幼兒園教師和小學教師對于“幼小銜接”工作的理解存在偏差,教育方法各異,業務能力參差不齊。業務部門應加大對各層面教師的培訓、指導力度,幫助基層教師明確不同階段的銜接任務,分工做好各自的主要職責后,統一思想,提高對課程的把握和實施能力,切實保證“幼小銜接”工作開展的順利進行。
作者:邵日芳 單位:大連教育學院學前教師教育中心
【幼兒園大班幼兒流失情況分析】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舞蹈教育研究
下一篇:幼兒園游戲化語言教學思考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