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一些農村幼兒園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仍留存一系列問題,并且這些問題沒有得到社會的高度重視。在農村幼兒園必須優化教師資源,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增加師幼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相關職能科室必需為改善師幼關系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外部環境;學生家長必須加強與學生教師的合作交流關系,為促進良好師幼關系的形成和發展提供幫助和支持。
【關鍵詞】農村幼兒園;師幼關系;問題;對策
1引言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教育管理事業也不斷向前發展,作為教育管理的主要機構,幼兒園的管理體制和教育方案改革也不斷推陳出新,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各幼兒園都十分強調和重視教育質量的提高,作為幼兒教育的一部分,師幼關系由于其特有的隱性教育價值功能和作用,很容易在幼兒教育中被忽視,但良好的師幼關系是提高幼兒教育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幼兒教育中,應十分重視師幼關系的良好建立。
2農村幼兒園師幼關系的近況分析
2.1教師資源的匱乏,導致教師的素質普遍偏低
老師的素質、觀念對教師與幼兒之間關系的影響是關鍵性的,是其他因素無可替代的。由于農村的教育水平和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受經濟條件、人力資源的限制,致使農村幼兒園師資及其貧乏。
2.1.1教師的學歷水平及經驗
師資是一個園區教學中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而農村園區的師資卻十分匱乏。據相關調查發現,農村幼兒老師學歷主要以高中、職業技術高中(中專)為主,還有一些初中畢業的,他們基本上來自于鄉鎮的民辦教師,基本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師范類教育,而大多數的農村幼兒教師是非幼師專業的。他們大多沒有學習過兒童教育類的專業課程,不知曉幼兒的身心特點,對幼兒生長發育、智力發展等規律知之甚少。
2.1.2教師的教育觀念
農村幼兒教師的教育觀念老套,知識更新較慢,難以跟上新教育理念的需要。農村幼兒教師缺乏和利用信息資源的意識和能力,同時獲取新的教育理念、教育信息的渠道閉塞。因此,這些教師的知識老化、教育觀念落后,教師的教育觀和兒童觀無法得到更新,不能很好地促進幼兒的發展,也不能幫助幼兒家長與幼兒園進行有效的交流合作,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良好師幼關系的建立與發展。
2.1.3教師的職業興趣
據調查,大部分教師從事幼教事業的目的只是為了獲取薪酬,她們對待工作的態度較為消極,工作成績較差,缺乏進取心,不求自身發展,每天機械地完成工作。這部分教師對待幼兒的態度普遍表現出不良好的傾向,對幼兒缺乏愛心、耐心甚至總責怪幼兒給自己添麻煩,她們缺乏事業心,對自己的職業毫無興趣,這從根本上影響著師幼關系的建立,也在很影響和限制了師幼關系的良好發展。
2.1.4教師的職業發展
農村幼兒老師沒有規范的評定職稱制度,致使老師在某種程度上缺乏職業安全感,未獲得她們想要的社會地位,也沒有相關的制度保障,除工資外沒有任何津貼,待遇較差造成了教師的流動性大。低薪導致幼兒園無法雇傭到綜合水平較高的幼兒教師,也導致在職的幼兒老師對工作缺乏積極性及主觀能動性,教育經費嚴重不足致使他們缺乏接受繼續教育和自我完善的機會。
2.2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在經濟支持和管理機制上不夠健全
2.2.1在經濟支持上
幼兒教育經費所占比例并不是很大,缺乏基本的制度保障。在當前的農村幼兒園中,政府部門的投資只能維持幼兒園的正常運轉,根本沒有剩余資金用于擴大幼兒園的規模、提高幼兒教師的專業素質,也無法增加教師人數,無法對幼兒老師綜合素養進行提升。并且在高強度的工作下,部分教師無暇顧及與幼兒的溝通與交流,致使師幼關系無法得到良好的發展。
2.2.2在管理機制上
隨著經濟的體制改革,在利益的驅使下原來幼兒教育主力軍的事業單位逐步與原單位分割或者停止辦學,一些集體辦幼兒園性質責任不清,靠自收自支維持生存,質量缺乏保障。政府部門將幼兒園推向市場,但又不完全放手,橫加干涉,讓幼兒園的管理者無法盡情地施展自己的才能,發揮自己的作用。2010年以前,陜西省對學前教育重視程度較低,各類無資質幼兒園興辦,導致事業發展的方向難以被把握。有些幼兒園在利益的鼓動下,故意降低學費或擴大招生數量、購買劣質設施,甚至辭掉優秀老師,較低的工資聘請非專業老師和工作人員,這些因素導致幼兒教育質量的整體下滑,并且嚴重威脅了幼兒的身心健康。
2.3家長的不良態度影響較重
1)家長對幼兒教師的態度。在農村地區,一些父母對幼兒寄托很高的希望,但自己對教育孩子的能力又有線,便將期望值寄托在老師身上,一旦學生出現問題,家人不但不積極與教師解決問題,而是不停地責怪老師,他們認為孩子進了幼兒園,所有的教育任務就得由幼兒園來完成,與家長無關。還有的家長為生計奔波,沒有人照看孩子,就送到幼兒園去,他們認為幼兒教師就是幫忙看孩子的人,看不起幼兒教師。家長們這種對幼兒教育極不負責的態度,對幼兒教師輕視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影響到良好師幼關系的建立。2)家長對幼兒的態度。家長對待幼兒的態度,主要體現如下兩個方面:首先,家長放任幼兒。生長在放任的家庭中幼兒,通常形成生活亂糟糟,言行表里不一,我行我素,狂妄自大,目無尊長,不服從老師的教育等不良的行為習慣,容易與老師激發沖突,頂撞教師等行為,這些行為習慣對建立良好師幼關系都有著嚴重影響。其次,家長溺愛幼兒。當幼兒與老師之間出現矛盾沖突時,家長會不分是非黑白,粗魯野蠻地認為教師教育不當,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有的不僅不教導自己的孩子要主動承認錯誤,甚至產生不可理喻的行為影響師生關系。
3構建農村幼兒園良好師幼關系的對策
在農村地區,幼兒園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需要教師的努力,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社會與家庭的參與,三者缺一不可。
3.1優化教師資源
3.1.1鼓勵教師參加幼師專業知識進修
專業知識進修具有形式靈活、層次多樣的特點,如在職教師沒課時就可以參加進修、對不同學歷層次的教師傳授不同層次的知識,這些形式不僅有利益增強教師的理論基礎與實踐水平,還會起到穩定教師隊伍的作用。
3.1.2開展園本培訓和園際交流
園區內部的交流培訓能夠解決經費不足,克服交通不方便等問題。園區內部培訓的開展由幼兒園自行組織,以幼兒園實際情況為出發點,形成良好的氛圍,促進老師互幫互助以得到共同提升,也可以開展經驗交流會,即老老師、模范教師給年青老師上示范課,年青老師上演習課,然后進行經驗交流、課程活動評價,使優秀經驗得以推廣。開展幼兒園之間的交流,可以采取園區互動交流等形式,促成共同進步,共同發展,使農村幼兒園人力資源優勢互補,擴大可共享資源。
3.1.3強化結對幫扶援助
政府應積極倡導市區各方面較好的幼兒園、幼兒老師培養培訓等單位,舉行低酬或無償的支持幫扶。可以是設施、經濟的援助,也可以是教學指導、心理輔導,以提升幼兒老師的綜合素質。幼兒園管理職能科室也要營建積極的人際關系氛圍,為幼兒老師減輕心理壓力和生活壓力。從而調動教師參與的主動性,使良好的師幼關系能夠很好地建立。
3.2政府部門應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1)管理部門應該加大對幼兒園的教育投資。保障和增加學前教育的財政投入是促進我國農村學前教育快速發展的有效途徑。一直以來,用于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財政投入總一直偏低,因此,應在本國中央財政預算中單獨羅列幼兒教育的資金投入,應確保政府資金足額投放,應通過群眾集資、社會捐助等多種渠道籌集資金,必須強化經費投入和使用管理體制,建立有用的費用管理系統,從而使教育基金按質按量投放到需要的地方。2)管理部門應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政府部門應盡快討論研究并制定出專門針對學前教育的法律法規,使學前教育的發展確確實實做到有章可循,確保和促進學前教育事業積極向上發展。例如在法律中明確規定學前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構成部分;明確學前教育的管理體制與專門行政組織,使學前教育具備有效的領導和管理體制保障。作為地方政府,應盡快完善幼兒教師的聘任制度,實行崗位考核制,不斷提升和優化幼兒教師隊伍。同時幼兒教師合法權益應得到保障,即把職稱評定制落到實處,提高教師工資福利待遇等。
3.3加強與家長合作
擴大宣傳對加強家園合作有很大的幫助,是幼兒教育獲得社會認可和支持的重要途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如黑板報、廣播、電視、講座、微信微博公眾號等,在較大范圍內向幼兒家長傳授科學、現代教育理念。經過宣傳,不僅增強農村民眾對幼兒教育的理解和支持,有利于調動家長對幼兒園教育教學的配合,改進家園合作,也能促使幼兒教師的對職業的認同和工作帶來幸福感,促進農村幼兒老師的專業化發展,更能促進良好師幼關系的建立。
4結論
總之,通過各種途徑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能夠促進教師、幼兒、幼兒家長的共同進步,有助于教師角色的定位、觀念的改變;能夠促進幼兒認知能力、心理康健的協調發展;同時也促進了幼兒家長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為推動農村幼兒教育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持和指導。
參考文獻
[1]陳復博.淺談課堂中師生情緒的波動及調節[J].教育科學,1994(1):37-39.
[2]周新林.論學生與教師的角色關系[J].江蘇教育科研,1993(6):56.
[3]呂濤.教學過程中師生人際關系與學生的個性發展[J].教育科學,1990(4):19-23.
作者:盧琰 單位:西安科技大學高新學院
【農村幼兒園良好師幼關系構建探析】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差異教學的價值
下一篇:活教育視角的幼兒園環境創設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