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故事中的世界很精彩,故事是幼兒接觸最多而又非常喜愛的一種文學形式。生動的故事講述,讓幼兒深深為之吸引,使他們增長了知識發展了智力,并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一個好的幼兒故事,不僅可以豐富幼兒的知識,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而且可以使幼兒的心靈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可以為幼兒的行為、品德提供榜樣,如何講故事變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
故事 幼兒 方法 故事教學
生動的情節、優美的語言、活潑可愛的形象使故事成為幼兒最喜愛也是接觸最多的一種文學形式,它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的作用尤為重要。因為幼兒語言能力發展最關鍵的時候是3—6歲,此階段故事是最容易被接受的。故事的作用在于它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擴大幼兒的認知,而且還能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促進幼兒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對兒童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故事還能較好地把幼兒難以理解的深奧、抽象的人生道理變得淺顯易懂,能將枯燥乏味的科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
在教學中幼兒閱讀能力很有限,幼兒園的故事教學主要靠教師的講述,這樣的教學方式單向多于互動、傾聽多于想象,不能很好地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如何將故事教學的作用最大化,關鍵就是改變教師故事教學途徑。只有教師應掌握良好的講故事技巧,將故事生活化并與其它活動形式相結合,才能充分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以發揮故事教學的巨大潛能。
傳統故事教學教師一般利用磁帶或圖片來一遍遍地向幼兒講述故事,幼兒只是參與枯燥、乏味的復述,以達到提高表達能力的目的。其實很多幼兒不喜歡這樣的教學,我們要依循兒童天真、好奇、無拘無束、富于想象的年齡特點、思維特點、跳出傳統模式的框框。教師如何才能掌握良好的講故事的技巧,如何才能擺脫單調的講述,如何才能使故事更生動、更形象、更富有吸引力、更能調動幼兒積極性的呢?
一、用簡單道具呈現故事
教師可利用身邊隨手可得的材料做成簡單生動的道具,這樣生動的呈現了故事,提高了教學的效益。如花草、樹木等,這些日常生活中的東西,只要教師花點心思,他們都可以成為輔助故事教學的最佳道具。比如講到毛毛蟲時,教師可以用一個黃色襪套,畫上眼睛,用吸管做觸須與腳等,涂上顏色,當教師一拿出這條栩栩如生的“毛毛蟲”時就會吸引幼兒的注意,拉近了幼兒與故事中人物的距離。當在教幼兒學習生活中調味品是,可以真的取來調味品,讓小朋友親自體驗,嘗嘗味道,詢問幼兒的感受。
這樣的道具教學比起借助圖片的傳統教學,不僅激發了幼兒聽故事的興趣,更能幫助幼兒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傳統圖片教學把故事分成插圖來表現,圖片的平面、靜止,不能從視覺感官上吸引幼兒,使用起來也特別呆板,在故事教學中除了提示故事內容外沒有其它意義。而道具教學不僅從視覺感官上更具沖擊力,而且操作起來也靈活方便。幼兒可以在生動形象的表演中,在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中對故事內容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樣做鼓勵了幼兒積極參與活動體驗表演的樂趣,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培養了幼兒認真傾聽的習慣。
二、用師生互動模式讓幼兒參與故事
師生互動的模式有很多種,比如故事接龍,互相討論,提問等。具體可以這樣做:如故事接龍以“開火車”的方式,逐個接句,這樣可以提高幼兒的注意力;互相討論可以在幼兒已基本理解故事的內容后,讓幼兒積極地動腦筋思考故事中的重點及難點問題,設身處地地替故事人物出主意、想辦法。這樣做可以進一步調動幼兒情緒,深入理解作品內涵,拓寬幼兒思路。提問法可以問幼兒:“故事中的主人公說了什么話?發生了什么事?最后怎么樣了?為什么會這樣?你是怎么知道的呢?”這樣做能引起幼兒對作品內容的回憶,可以引導幼兒將自己內心情感真實表達出來。
這樣的互動方式比起教師講,幼兒坐著聽,更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很好地達到預期目標。其實,教師只要改變講故事的形式,運用各種方法吸引幼兒參與講故事,不僅能讓聽故事的過程變得更有趣,更能抓住幼兒的注意力,認真地聽故事,為目標的達成奠定良好的基礎。加入了這樣的方法,讓幼兒不得不更認真、仔細地聽故事,同時也讓幼兒對故事中的角色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并為整個故事活動增添了不少樂趣。
三、用表演讓幼兒融入故事
教師可以制作一些卡通頭飾及相關的道具,邀請小朋友分別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用他們自己的表達方法,將所聽過的故事表演出來。通過表演的形式讓孩子們對該故事有更詳細深刻的理解,同時又激發了他們的表演欲望,積極熱忱的投入到英語課堂中去。等第二課時可以讓小朋友大膽的想象,盡可能發揮創造力,演繹出各自的版本,教師要給予最大的肯定,鼓勵孩子盡情想象,盡情表演。這樣的教學形式,寓教于樂,事半功倍。教師還可以利用手勢來增強表現力和感染力,如用用手做成孔雀、狐貍、兔子、鴨子等,運用手勢表演的形象性、動態性、表演性、象征性的特點,有效地提高故事教學的效果。教師還可以自己的聲音特點,帶著幼兒進入到故事的情境中去。講故事歸根到底還是“講”,優秀的故事,除了情節的趣味性外,還藏著許多美麗的語言。教師講以變換自己的聲音、語言,自然流露人物對話的感覺。說話的聲調要有抑楊頓挫、高低起伏、大小快慢、喜怒哀樂,要有感情融入在內。
四、用實際生活場景編故事
幼兒的一日生活能發生很多事,每件事都是一個學習的過程。當孩子剛進入幼兒園,與媽媽分開,哭著要找媽媽時,教師可以隨機創編一個找媽媽的故事,用詼諧的故事暫時轉移幼兒的注意,不僅能讓孩子破涕而笑,還能在講完故事后,讓幼兒在教室的各個角落也找一找媽媽,以游戲的形式熟悉新環境,巧妙地解決哭鬧的問題。用講故事的方法來幫助幼兒解決問題,是孩子樂于接受并且能夠接受的方式,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用多媒體
課件演示故事
采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讓靜態的、呆板的畫面變成動態的生動的情景,讓幼兒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通過視聽講結合的方法,更好地滿足了每個幼兒想說的愿望。
聲像逼真的多媒體
課件和活潑多樣的形式來引起幼兒的興趣,滿足故事里奇妙別致的想象的實現這種方法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處于一中積極的學習狀態。
故事是一個蘊含著豐富教育資源的寶藏,只要教師掌握正確的方法,打破傳統教學的束縛,以幼兒為主體,以興趣為中心,從幼兒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出發,遵循幼兒語言發展的規律,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讓幼兒通過體驗、參與,生動活潑地進行學習,就能讓孩子們從中獲取無限的能量,發揮故事教學的巨大潛能。
【幼兒園故事教學之我見】相關文章:
• 幼兒園故事教學之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