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通過對幼兒教育理論與幼兒園建筑的探討與研究,提出了針對我國居住區幼兒園建筑的基本模式,著重探討居住區幼兒園建筑設計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對居住區幼兒園設計手法提出了總結,希望能為將來幼兒園建筑設計工作提供些有益的幫助。
【關鍵詞】:幼兒教育,居住區幼兒園,建筑設計,空間,心理
美國建筑大師路易斯.康說過:“建筑物必須有性格,有思想,有美麗的容貌。”過去幾十年我國正處于經濟快速發展期,建筑業的快速發展帶來了居住區幼兒園建筑的茁壯成長,對幼兒園建筑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通過幼兒園建筑設計的發展變化的研究,對幼兒教育事業健康、快速、持續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居住區幼兒園建筑現狀
1、幼兒園設計的缺失
在當前普遍重“智育教育”輕視“素質培養”的社會背景下,對幼兒教育人們往往關心是他們對書本知識的掌握及學習,至于幼兒心理和行為發展是否正常、是否健康快樂、以及其它素質的培養提高都變成次要而不被重視。
(1)對幼兒園空間內涵認知不足
在幼兒園設計中,人們常常關心如何解決教學空間的不足、各類活動場地
不足、以及幼兒園設備、設施不足等,但這些硬件設施改善卻無法解決現在幼
兒園設計中長期存在的“不顧及幼兒個別差異”等問題,對幼兒園空間與幼兒行為發展、幼兒素質培養互動關系認識不足。
(2)冷漠的幼兒園學習、生活環境
傳統的幼兒園設計中提供給幼兒各班級活動單元及室外活動場地,幼兒在幼兒園中大部分時間是在其各自獨立的單元中渡過的。幼兒園內各活動場地之間缺乏有機聯系,無法滿足幼兒之間多層次交往對幼兒園活動空間的要求。
①忽視對幼兒心理、行為特征研究,過于專注各活動單元物理環境設計
幼兒園各活動單元是幼兒在園內學習、生活、游戲的主要場所,以往設計的重點放在各活動單元空間大小、內部空間組成分配、活動室設備、采光、通風等方面,但忽視了各單元用房對幼兒學習成果及幼兒行為發展的功能。
②多功能廳用房不足及缺乏
多功能廳是對現在特別教室用房的完善,又是新興學科用房的補充,還是高科技在幼兒園普及應用的場所。
二、幼兒園空間設計新需求
1、居住區幼兒園總體環境設計
新建的托兒所、幼兒園應該有獨立的建筑基地,并應根據城市建設規劃規范小區規劃中托兒所、幼兒園的合理布局進行設置。
2、基地選擇的基本原則應考慮:
(1)托、幼機構的服務半徑不宜過大,使家長接送兒童的路線短捷,并要考慮兒童步行的距離。適宜的服務半徑不超過500㎡;
(2)毗連地界的南側應無高大建筑物,以防遮擋陽光,保證日照充足,也便于綠化;
(3)周圍環境應無臭氣、毒氣以及噪聲等發生源;
(4)新建托、動機構應避免在交通繁忙的街道旁邊或建設等對環境的污染;
(5)基地應有供電、供水和排除雨水、污水的方便條件,以防止交通事故及噪音;
(6)基地應對總體布置中的合理功能分區,主次出入口的設置,游戲、活動、種植等場地的布置以及綠化等提供可能性的條件;
(7)基地必須與火災危險區.易燃易爆物品的生產和醚存區以及雷擊頻繁區有一定的安全距離,不得有高壓供電線路通過;
(8)當所在地段的地形復雜的情況下,應該加以充分利用,節約用地,減少投資;
三、總體環境設計
托、幼建筑的總體環境是城市及居住區整體環境的組成部分,它必須與街道及周圍環境相協調,使其與城市總體環境有機的結合。總平面內應有合理的功能分區,便于管理及家長接送兒童,建筑物布局、朝向、層數合理。有公用的體育游戲場地、綠化用地、及其它用地,管線、道路短捷,充分利用占主要兒童房間朝向。
1、幼兒園建筑的平面類型
幼兒園對幼兒來說,它包括若干班組的活動單元、各種公用的廳室、行政輔助用房以及綠地、庭院和游戲場。建筑平面構圖盡管不盡相同,其布局大致可以分為分散和集中兩種。
(1)分散式布局:
以班為單位每班占一棟,當為二層時,樓上樓下各為一個班。分散式布置一般適合于南方氣候條件。建筑物處于綠樹包圍之中與環境結合較好,相互間干擾少,有利于通風、日照,便于幼兒的戶外活動,便于分期修建。
(2)集中式布局:
常見的有分支式平面、長條型平面和院落式平面等,其中尤其以分支式平面最為普遍。由于幼兒活動室以及臥室均要求朝南,這種平面可以充分發揮其優點。即各南北向的“分支”作為幼兒單元,“主干”作聯系走廊或布置教職員所用的辦公用房。長條型平面一般單面布置房間,院落式平面由建筑物圍成院落形成一個比較親切的室外空間。集中式布局的優缺點正好和分散式相反,特別適合于北方氣候條件,因為它具有布局緊湊、管理方便、朝向合理、節省土地等優點。
2、根據己有幼兒園建筑實例,具體的平面構圖形式可分為以下幾種:
(1)并聯式 以樓梯或外廊將若干個活動單元并列連接,適用于東西向或斜向長條型用地,各個房間都可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風,形成一字形或鋸齒形平面。
(2)串聯式 用連廊將行列的幾個活動單元串聯,活動單元可以在一側,也可以在兩側,連廊旁可設行政輔助用房。
(3)并串聯式 用連廊將幾個行列的并聯活動單元串聯,它具有以上兩式的特點。
(4)內院式 這種構圖方式其實是我國四合院建筑形式在幼兒園平面中的運用,用兩條連廊將兩列活動單元連接,就可圍成一進式或兩進式內院,也可將兩列串聯式的活動單元用環廊與公用輔助用房圍成大型內院。
(5)風車式 不同朝向的活動單元環繞中心廳室或樓梯間布置。
(6)圓環式 活動單元相互連接布置成圓環形,環內內院成為公用游戲場,環外外院成為班組游戲場。
(7)放射形 若干活動單元環繞著中心的多功能廳放射形布置。
(8)井字形 活動單元在四個象限內相互直角布置,井字中空設置多功能廳與其他服務用房,類似的變體平面如雙十字組合。
(9)自由式 為了體現幼兒園建筑與其中使用的主人性格相吻合的天真、活潑、可愛與好動,建筑師常將其設計成平面自由靈活。現在,自由式平面的幼兒建筑比比皆是,它們多在多層或者高層建筑群包圍著的街坊或居住小區內,也必將成為未來幼兒園設計的趨勢。
四、結語
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對于幼兒園的設計者來說,我們不能等待自上而下的改變,我們自己在理解了正確的、先進的幼教思想和建筑思想之后,在社會所能接受的前提下,最大可能的去嘗試確定一些新的東西,反過來對幼教方式產生影響,從而由下而上地去為新的幼教理論的最終確立而努力。
參考文獻
【1】王志明主編·《幼兒園科學教育》·杭州大學出版社,1994年
【2】《托兒所、幼兒園建筑設計規范》JGJ39一87·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建設環
境保護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教育委員會標準,1987年
【3】彭一剛·建筑空間組合論〔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年
【4】劉振亞、林川·多為兒童們著想一一幼兒園設計若干問題初探·《建筑學
報》,1999年
【5】彭一剛·建筑空間組合論〔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年
【6】胡思潤·幼兒園環境特征與兒童發展關系初探·《新建筑》,2000年
【居住區幼兒園建筑設計探討】相關文章:
• 淺析幼兒園體育器械管理
• 淺談幼兒告狀行為的分析與處理
• 試析幼兒園民族服飾的文化寓意
• 淺談幼兒園的藝術教育
• 幼兒園禮儀教育有效方法初探
• 對幼兒園管理的思考
• 探索幼兒園家園合作新模式
• 幼兒學前教育的建議
• 孩子在幼兒園學什么
• 幼兒園課程開發中社區資源的整合
• 實踐教學學前教育論文
• 幼兒園生命教育的實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