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家庭和幼兒園作為幼兒生活學習的主要場所,對幼兒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影響,如果家園能夠相互合作,那么幼兒教育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隨著科技水平的進步,網絡發展的迅速,使幼兒園不再單一負責教育不在封閉的教育,而是通過互聯網等信息資源獲更好發展。本文以幼兒們喜歡的網絡為基礎,探討家長和幼兒園共同合作,促進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
關鍵詞:學前教育 家教 網絡 家園共育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11-0211-01
隨著時代進步網絡成為了人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進入E時代給我們的生活和交流帶來了很大的方便,我們可以通過幼兒園網站等為家長提供幼兒在幼兒園的教學資源,同時加強幼兒家長和幼兒園老師之間的溝通,讓幼兒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
1 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引領家長兒童共同成長
有的家長在教育子女方面是非常欠缺的,認為孩子還那么小吃飽玩好就可以了。其實不然,提升家庭的教育是幼兒園幼兒工作者非常重要的職責所在,可以通過網絡開展“育兒課堂”傳播教育的知識,提升家長的育兒觀念,家園共育幫助孩子更健康的成?L,同時有利于幼兒園教師工作的有效開展。
例如,在幼兒開學之前,為了讓孩子能夠輕松順利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我們以通過網絡傳送一些關于入園前溫馨提示的內容,讓家長提前幫助幼兒做準備,讓幼兒成功的克服自己的“分離焦慮”期。在流感高峰期等,由于幼兒的免疫力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弱的,我們可以在網絡上搜集大量的關于如何提高幼兒免疫力或者預防策略的相關資料,通過網絡分享給家長,使家長更加的了解相關的知識,更好的為幼兒服務。網絡上知識全面,但是繁多復雜,我們的育兒課堂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以及相應的時節更加有針對性、指導性,長非常喜歡和愿意學習的。
案例:倩倩(家長):我家倩倩的身體一直都不是很好,總感冒生病,還不喜歡吃飯,真的很擔心她,害怕她在幼兒園里面不適應,該怎么辦呢老師?
老師:倩倩的厭食情況確實是非常嚴重的,剛來園時一口飯要吃很長時間,任憑教師怎么開導她就是咽不下去,看她柔弱的身體讓我對她多了一份關心!針對她的這種厭食的現象,我們查閱了很多的資料,歸納了一些建議和方法供您參考:給孩子補鋅,孩子挑食厭食可能是孩子體內缺鋅。建議您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微量元素。兩餐之間不要給孩子吃零食,給孩子多做些新鮮樣式的食物,吸引他的興趣多多鼓勵其進食等等。
2 微課家園共育應用,引領幼兒成長
幼兒的發展牽動著每位家長的內心,作為家長都希望幼兒的各方面能全面的發展,將家長和老師的通過微課溝通,使交流更加的直觀、具體、有針對性。這樣使家園共育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
2.1 園內教育信息的公布
教師將活動領域的相關內容直觀的展現給家長,例如將活動的內容和細節向家長闡述清楚,教育的部分片段顯示在微課程中,讓家長更直觀的了解活動的內容,目標,以及教學形式。
2.2 幼兒的行為表現進行反饋
對幼兒的行為有針對性的錄制,和幼兒的家庭結構相結合,從幼兒的發展階段和特征做分析,從而指導家長對幼兒的行為表現作出正確的評估和分析。讓家長形成正確的育兒觀。
2.3 家庭的育兒教育指導
改變家長以往的教育方式,不再單單的說教,給家長選取適合的親子活動、游戲、科學知識、
繪本等制成微課,有效且有針對性指導家長教育工作,讓家長逐漸了解幼兒成長的需求,科學育兒。
將微課運用在家園共育中,用圖文并茂與聲像相結合的方式讓家長工作變得生動活潑,利用網絡的多種模式的教學,多元化的家園共育方式,通過微課程帶來家園共育的新模式。
3 互聯網交流促進家園共育
影響幼兒家園行為不一致有諸多因素,比如家庭、幼兒園、社區,甚至光單單一個家庭因素本身就可以分出很多維度,比如家庭教養方式,父母學歷水平等等,而我僅僅是以“網絡”為媒介的家園共育的來對家園共育的促進作用。
通過互聯網,幼兒園可以很方便地和家長交流,實現家園共育。在教學課程活動中,家長的支持和鼓勵對于幼兒提高學好教學課程的信心和積極性具有重要意義。幼兒園可以建立家長QQ群或微信公眾平臺,教師將每位幼兒的作品和教學課程活動的表現錄制視頻,上傳班級QQ群或微信平臺,供家長觀看,與家長一同分享和感受幼兒的點滴進步。應用互聯網,使得家長與教師還有幼兒有了一個平等交流的平臺和渠道。大家能夠圍繞一個問題共同探討,共同尋找方法來逐步提升幼兒的教學課程水平。也使得家長與教師共同走入孩子的世界,為家園雙方構建了一個輕松和諧的共育平臺。
要合理引用網絡教育教學手段。在信息化發展的當下仍然要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不要過分依賴信息化教學,更不要抵制新方法。過分依賴和拒絕使用信息化手段開展教學都是不可取的。過分依賴信息化教學容易讓教學脫離實際,抵制使用新技術則會讓教育教學跟不上新發展新形勢。對于當前實際情況老說,信息化只能是作為教育教學的輔助方式,要根據實際情況考慮決定使用程度。利用網絡對幼兒園的家園共育進行促進,信息化的發展、通信領域的發展以及人工智能的發展整處于空前的態勢。我們應該加強個人適應新環境新技術的能力,不斷學習,增強掌握使用新的信息設備的能力。總結經驗將傳統教學與新的信息技術手段相融合,探索出新的教育手段。
4 結語
總之,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社會也在不斷進步,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也發生了很大的變革,E時代的發展進程為幼兒園的家園共育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在網絡的背景下家長和老師的溝通有了新的途徑和方法,通過網絡家長和老師能夠更加的了解,想好更好的配合,互相的支持,讓老師走出幼兒園,讓家長走進幼兒園,從而促進幼兒更加健康全面的發展,引領家園共育,不斷探索、實踐、創新給孩子帶來更加快樂健康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 莊麗萍.信息技術――家園共育大舞臺[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30(12).
[2] 李玉平.微課程資源共建共享聯盟系列叢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探索幼兒園家園合作新模式】相關文章:
• 加強幼兒園教育教學管理的策略
• 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設計多樣化改革研究
• 教育評價與幼兒園教學
• 如何在幼兒園開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
• 學前教育中幼兒歌曲新譜視唱培養策略
• 幼兒園教師班級計劃制定之我見
• 多園區幼兒園放手管理的策略
• 我國幼兒園師資管理初步探析
• 幼兒園教師如何進行說課
• 習慣,應從幼兒園抓起
• 淺談幼兒園多元閱讀環境的創設
• 看美國幼兒園的創客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