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少幼兒教育機構里,都是清一色的“娘子軍”,幾乎難覓男教師的身影。對于正處于身心發育初期的孩子而言,“娘子軍”式的師資隊伍確實可以做到細心關愛、細膩保育,并且順應嬰幼兒天然的從母心理,充分發揮女性特有的母性優勢和孩子們進行溝通,有利于對孩子們進行有針對性的保育呵護。
然而,如果幼兒園全部是清一色的“娘子軍”,則不利于孩子全面發展。男教師剛毅、大度、機智幽默的教學風格會帶給孩子們另一種美的歷練;男教師朝氣、粗獷、豪放的個性也能彌補長期在女性關愛氛圍中長大的男孩子身上所缺少的陽剛之氣,這不僅能滿足幼兒身體鍛煉的需要,而且對幼兒形成勇敢、堅毅、剛強、豁達的性格有積極的作用。因此,對于幼兒園而言,不能再難覓男教師的身影,不能再深陷由“娘子軍”負責幼教工作的缺憾之中。
將男教師引入幼兒園需要積極科學的干預引導機制。目前之所以幼兒園男教師稀缺,首先是報考師范院校男性學生少、師范院校幼教專業科班出身的男性畢業生少,導致男教師來源稀缺;其次是現實中存在就業偏見,認為男性就應該做與其身份特征相符的“大事”,而擦屎把尿這類看護孩子的事情不該由男性來做,職業認同感的缺乏導致鮮有男性問津幼師職業;再次是男幼師待遇低,職業幸福感低,加上社會和親人對這一職業的不認可導致壓力產生,難以讓他們常駐幼兒園。
針對這些原因,相關部門需要及時出臺政策舉措,為幼兒園招來男教師、留下男教師。
首先,應在師范類院校積極開設學前教育專業,通過采取加分錄取、免費培養等方式鼓勵男性學生報考,為幼教事業引來男教師提供后備力量。
其次,加強職業教育引導,大力宣傳男教師的優秀事跡和在幼兒成長保育中的重要作用,對優秀男教師要下大力氣表彰獎勵,在社會上形成尊師重教尤其是重視幼教、尊重男教師的氛圍。
再次,可以采取專項補貼和幼教津貼等方式,在工資待遇、職稱評審、福利待遇、表彰獎勵等方面積極向幼兒教育傾斜,增加幼兒園教師的職業幸福感,讓所有幼兒園教師都能樹立職業神圣感、職業責任感和職業自豪感,從而吸引大批有志青年,尤其是男性學生投身幼教事業。
更關鍵的是,應從男性不愿做幼兒園教師的傳統觀念和社會輿論的現實出發,在全社會大力宣傳幼兒教育在個人成長中的基礎性意義和重大作用,宣傳幼教職業的重大社會責任,引導全社會提高對幼兒園男教師的認同度和尊重感。在社會認識和輿論評價上體現出對幼兒園男教師的尊重和關愛,有效地矯正社會從業觀念,有助于引導更多男性進入幼兒園教師的行列,從而為幼教發展提供健康的師資保障。
(《中國教育報》2014年10月12日 許朝軍/文)
【幼兒園不該都是“娘子軍”】相關文章:
• 衡陽市教育局實驗幼兒園
• 幼兒園健康教育的現狀與策略
• 幼兒園孩子也有壓力
• 學前教育美術教學論文(4篇)
• 預防兒童虐待幼兒園論文
• 幼兒園美術活動教學策略探索
• 淺談幼兒園實施雙語教育的有效途徑
• 關于幼兒園教育教學管理優化模式探討
• 學前教育下如何培養幼兒語言思維能力
• 幼兒園繪畫教學的思考與實踐
• 小議幼兒園區域游戲指導
• 利用鄉土資源豐富幼兒園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