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看名人軼事,有些名人軼事既幽默風趣,又含蓄深刻,充滿哲理,耐人尋味。比如,最近有位獲諾貝爾獎的大科學家,在回答記者“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時,他出人意外而又十分幽默地回答說:“是在幼兒園。”記者不解:“在幼兒園學到什么呢?”科學家說:“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伙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了事情要表示歉意,要仔細觀察周圍的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它們都挺管用。”
是的,這就是做人的根本,這就是做人和一個人成才成事走向成功之路的最重要的東西。將幼兒園學到的這些基本生活常識歸納起來,無非就是:生活要有規(guī)律,要講衛(wèi)生;做人要有愛心,要講人情;要廉潔自愛,手莫伸;要講文明,有禮貌,有道德;要有嚴謹?shù)墓ぷ髯黠L,不可馬虎粗心等等。而這些東西,確實就是一個人從小到大做人的根本,它真的“挺管用”,可受用一生!千萬不要小看了這些最根本的東西。
比如,“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這似乎未免太瑣碎,太“小兒科”。然而,養(yǎng)成這種合乎生理衛(wèi)生和有序的工作生活習慣,卻對一個人成才和成事頗有助益。你能說它不重要?
又比如,“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君不見多少“大人物”,不就因為長伸手,拿不是自己的東西,而從高處墜落嗎?從陳希同到成克杰、胡長清之流,莫不如此。這類從高處跌墜下來的“大人物”,跌墜之后承認是兩種心態(tài)害了他們:一是“手電筒”心態(tài),口口聲聲“反腐敗”,但只是打著手電筒照別人而不照自己;二是“臭豆腐”心態(tài),腐敗如同臭豆腐,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看著別人吃而自己吃不上時,還有種酸酸的妒忌之情呢!試想,這些“大人物”們?nèi)绻冀K牢記著從幼兒園學到的東西,并不折不扣實行之――“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又何至于如此下場結(jié)局呢?
此外,還有“仔細觀察周圍的大自然”(這乃是社會和自然科學家們工作的基本準則),“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伙伴”(這是愛心和人性人情的表現(xiàn),也是團結(jié)同志和伙伴的前提),“做錯了事要表示歉意”(這是講文明和有道德有禮貌的現(xiàn)代人之基本素質(zhì)),均各有著自己的深刻內(nèi)涵,其意自明,看似簡單,實則深刻。
最簡單的,可能是最深刻的;最起碼的,可能是最根本的;最平凡的,可能是最偉大的;最容易的,可能是最困難的;最瑣屑的,可能是最關(guān)鍵的――生活的哲理就是如此。且讓我們將這些“從幼兒園學到的”最基本的東西,這些做人的根本,貫徹于人生之始終吧!
(王若松摘自《今晚報》2009年4月22日)
【從幼兒園學到的】相關(guān)文章:
• 幼兒園管理中的無為而治
• 幼兒園色彩畫教學探索
• 幼兒園園長專業(yè)化發(fā)展及幼兒園管理策略研究
• 幼兒防觸風扇控制系統(tǒng)設(shè)計
• 中小學幼兒園將普遍建立家長學校
• 幼兒教師學前教育教學
• 幼兒良好生活習慣養(yǎng)成
• 幼兒園教學活動設(shè)計研究
• 幼兒園童話教學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研究
• 西安華山幼兒園手工制作集錦
• 對幼兒園鋼琴教學的兩點認識
• 美國幼兒園給爸爸媽媽的備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