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的教育離不開環境的教育,本文就幼兒園的墻面布置展開討論,幼兒園墻面布置必須依據幼兒在色彩上和造型上的審美特點,遵循四個原則:墻面環境與教育目標一致性原則、發展性原則、幼兒參與性原則和動態性原則。老師與幼兒共同創設幼兒所喜愛的與之產生互動的墻面環境,來滿足幼兒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幼兒園 墻面布置 發展需要
在人的發展過程中,環境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環境,對幼兒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因為幼兒的大部分學習活動,是通過環境的潛移默化作用和影響,而不是通過直接傳授或講述進行的。幼兒在一個豐富刺激同時又井然有序的環境中學習效果最佳。我們也常常在幼兒園看到:一群原本相互傷害、干擾、又愛發脾氣的幼兒,通過環境的影響,變成了喜歡探索、常面帶笑容、個個能干的小天使。由此,我們甚至認為,幼兒教育,大部分是一種有組織、有指導的環境教育。而幼兒園活動室和周圍環境的墻面布置,作為促進幼兒發展的不可缺少的“環境”,常常被認為是幼兒園的隱形課程。
幼兒的世界應該是美麗的,在幼兒園,他們的眼睛所觸及的每一處風景、每一個角落都應該是美的。一種經過精心修飾又不露痕跡、源于自然又超于自然的美,讓他們的眼睛在純美的色彩的無數次浸染之后,變得懂美愛美起來,讓他們的雙手在制作美創作美的過程中,變的靈巧起來,讓他們的心靈在無數次欣賞之后,變的純凈美好起來。當然,幼兒園的墻面設計不只是具有單一裝飾的作用,它正向日益豐富的多功能發展,它不僅給幼兒以美的感受、陶冶幼兒情操,同時提供給幼兒主動參與、共同制作、發揮想像和創造的良好空間。
一、幼兒的審美特點
1.幼兒園墻面布置的色彩特點
藝術幼兒園的環境,首先在色彩上,應該給幼兒以美的享受。圖畫色澤宜單純,接近自然,這樣的色彩令純潔的孩子們產生豐富的想像:廣袤無邊的綠色草原、密密的森林、遼闊的藍天、漂浮的白云、蔚藍的海洋和可愛的小動物們。這些單純、源于自然的色彩,易使閱歷淺短的幼兒產生共鳴、易于理解。便于他們欣賞、借鑒、表現。幼兒們喜愛明快的色彩對比、跳躍的同時,應考慮畫面的整體美,采用較大淺色塊支撐,可使墻面既有局部美的變化有又整體協調感,能解決幼兒園一堵墻面內容多色調不易統一的問題。使環境更藝術。
2.幼兒園墻面布置的造型特點
幼兒園環境中的繪畫造型應有其自身的特點,即符合幼兒的審美特點,才能感染幼兒。造型圓渾、墩實、稚拙、簡潔的美術最能吸引幼兒,因為尚未完全走出視覺模糊階段的幼兒,對圓渾的造型能淋漓盡致的感知。墩實、稚拙的摸樣令他們產生更多的關注和憐愛,簡潔的美術造型,讓注意不持久的幼兒較快的感知。設計的作品在造型上如有一些出彩之處―― 一些幽默、活脫的細節,例如滴著口水的舌頭、咧著的大門牙、小的不能再小的斗眼、張嘴的大頭靴會更令孩子們直愣著雙眼,久久不愿離去。
二、幼兒園環境布置遵循的四項原則
1.墻面環境與教育目標一致性原則
為了保證環境的教育性,必須讓環境的每一部分都有利于幼兒體、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創設墻面環境時應目標明確,而且要把目標落實到月計劃、周計劃、日計劃以至每個具體的活動中,以目標為依據,與教學內容相結合來創設環境。如:中班可將教育目標、教育理念滲透在環境中,每兩周都有孩子們的學習內容展示在“討論天地”中,“大樹生病了”,我們來討論“由哪些害蟲引起的?”“我們應怎樣幫助大樹?”每個小朋友都來發表自己的看法,老師整理并配上圖片,這樣的環境也讓其他班的孩子收獲不小。還有“每周一星”活動,展示每個孩子的不同作品、不同理想、不同愛好,讓孩子們在其中發現自己、了解自己,體驗成功、找到自信。小班的“美術作品區”,老師開始畫了各種各樣的樹,然后根據教學進度,孩子們可以在上面圖染樹葉,用手指點畫小花、紅棗,用小手印楓葉,撕紙粘貼各種水果等等。
2.發展性原則
墻面環境的發展性是根據當前的教育目標和幼兒的現有水平,分期變換創設的。如:小班初期,幼兒繪畫技能有所欠缺,教師共同和孩子合作創設環境,像前邊所說的那個小班,老師畫樹,孩子們添畫樹葉、小草、水果等。到了中班,孩子們的繪畫技能有所提高,作品也很豐富,可以開設“個人小畫展”,增加孩子們的繪畫熱情和興趣,體驗到成功感和自豪感。到了大班,孩子們對個人畫展不感興趣了,老師針對有的孩子會照相,提議孩子們開設“個人攝影展”,使孩子們的審美情趣又有所提高,并且這一活動也能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傊�,幼兒園環境的創設,不能隨意、盲目,而應根據教育目標和幼兒現有水平做整體考慮,使環境創設服務于課程環境的發展。
3.幼兒參與的原則
幼兒園環境的教育性不僅蘊含在環境中,而且蘊含在環境創設的過程中。過去的環境創設使幼兒的思維和行為依附于教師的思維和行為。而今,墻面環境無論從內容來源、主題的產生等多方面都生動、直觀、真實的再現了師幼之間近距離的對話;幼兒與教師之間親密的關系;幼兒與幼兒之間的情感氛圍。幼兒園環境創設是教師與幼兒合作,幼兒能以小主人的身份親自參與的教育過程。這一過程將向幼兒傳遞一個對其終身成長都極為重要的信息:“我們能影響自己的生活。我們的力量能使環境發生改變�!币虼耍趯嵺`工作中,我們在墻面環境創設方面重視師生共同參與,堅持師生共同討論主題,共同設置布局,真正發揮了幼兒的主體性和參與意識。
4.動態性原則
環境的動態性包括兩層意思:一是指環境的創設要根據教育和幼兒發展需要不斷發展變化,二是指在不斷更新環境的過程中,為幼兒提供更多參與活動和表現的機會和條件。如在創設幫助幼兒認識四季變化規律和特點的壁畫時,有的老師采用留、變、添、減的方法。如表現樹木的變化,春天讓幼兒用皺紋紙擰迎春化、桃花沾在樹干上;隨著氣溫升高,讓幼兒取下迎春花、桃花,添上葉子、補上桃子,表示夏季枝葉茂盛,花兒結果,到了秋季,再讓幼兒把綠葉換成黃、紅、棕色的葉子,并表示出葉子飄落的情景;冬季來臨,讓幼兒取下葉子,換上白色的棉花,表示積雪,以及剪貼漫天飛舞的雪花和落滿白雪的青松。這樣,四季的景色在幼兒的參與下不斷變化。動態的環境還可以根據國際、國內和園內大事不斷變化。如2008年夏天的北京奧運會,師生共同搜集資料創設宣傳欄,制作大型的“我愛奧運”主題畫,不但對幼兒進體育教育,還能培養幼兒關心國家大事,熱愛祖國。
要改變幼兒園的墻面布置,老師首先應該樹立大的環境教育觀,充分挖掘幼兒園墻飾中的顯性和隱形教育因素,使之能滿足幼兒的需要和興趣,從而對幼兒園的保育和教育工作起到良好的潛移默化的作用。
總之,幼兒園墻面環境布置不再是強調“美化、綠化、凈化”等外在裝飾,也不再是教師一個人的手工勞動。我們應該遵循幼兒的審美特點,以幼兒發展的需要為目的,緊緊圍繞教育目標和教學內容,通過多種方式激發幼兒的創造性,發揮孩子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他參與的積極性,共同創設幼兒所喜愛的與之產生互動的墻面環境。使它對幼兒在認知、情感等方面產生隱性的影響,像海面吸水那樣融入幼兒成長的過程中。
【試論幼兒園墻面布置】相關文章:
• 淺論幼兒園班級墻面環境的創設
• 淺談幼兒園古詩文教學
• 常州市幼兒園男教師需求現狀調查
• 對優質幼兒園課程文化建設的思考
• 電子白板優化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
• 如何指導幼兒園開展角色游戲
• 幼兒園識字教學點滴
• 探討幼兒園實施素質教育的具體措施
• 幼兒園義賣活動之我見
• 探微幼兒教師的培訓現況及對策
• 《弟子規》在幼兒園中的教學
• 教育觀念下幼兒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