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區域活動是幼 兒在園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也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種學習活動。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
關鍵詞:幼兒園 區域活動 材料投放
一、有關區域的分類、設置與更新
區域活動是有目的、有計劃的一種學習活動,區域活動的分類同樣講求一定的目的性,針對性。分類,一要考慮本班幼兒的實際水平“缺陷”,以“對癥下藥”,進行鍛煉,從而提高。二要了解該年齡段幼兒發展水平和興趣愛好,有的放矢。如升入中班以后,我發現孩子們和小班的時候完全不同,自己活動的能力強了,在集體活動之后、在用過小點心后……他們需要更多時間和空間去做他們喜歡的事情。于是,我一直觀察著他們的興趣:喜歡玩“扮家家”,特別是“燒飯炒菜”;喜歡玩飛機汽車之類的能拆卸或變形的玩具;喜歡畫畫;喜歡做老師……于是,我們分成了表演區、益智區、美工區、科學區四個區域,以滿足幼兒的不同需要。區域分好以后,還要考慮區域的設置問題。此外,還要注意不斷更新區域設置。幼兒都對新穎的事物充滿好奇心,因此教師在為幼兒提供的區域活動環境應及時更新變換,讓幼兒始終有新鮮感,有參與的積極性。例如,開學時我們創設區域“小醫院”,幼兒開始興趣很濃厚,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和同伴合作交流一些看病時醫生(護士)和病人的簡單對話。但一個月后,幼兒進入活動的人數越來越少,我們就將投放的材料更換了一部分,幼兒又有了興趣,一段時間后幼兒又不喜歡了,我們就將它“打佯”了,開設成“小超市”,幼兒又有了新鮮感再度被吸引,并學到了另一種新的社會角色關系的交流活動。因此在不斷的更換區域設置中,讓幼兒掌握了不同的語言表達方法,提高了幼兒言語等各項能力,真正使區域成為幼兒各方面能力不斷發展的平臺。
二、區域材料的投放
材料的投放本身是對區域活動價值的體現,操作材料是幼兒游戲的物質支柱,是幼兒游戲的工具,幼兒是通過使用玩具材料在游戲中學習的。因此,它更是幼兒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種載體。材料不同,幼兒操作方法不同,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所獲得的知識經驗和提升也就不同。
在觀察中我們發現,目前,孩子對買回來的高檔的商品化玩具并不感恩,卻對廢棄的瓶瓶罐罐和野外撿來的石頭等自然材料情有獨鐘,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用桃核當棋子下,瓶蓋成了鍋碗,小石子成了湯料。他們正是在與自然材料作用的原始活動中體驗成人生活中的各種情感,享受各種樂趣,獲得各種經驗的。
我園地處農村,是典型的農村幼兒園。黑黑的泥巴隨處可見,溜光的石子垂手可得,還有各種木塊、種子、樹葉等,所以我們經常會帶領孩子走出教室,走進自然,帶著這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天然游戲材料走進教室。這也就是我想說的第一點,材料的選擇應因地而異,因園而異,因人而異。
其一,投放的材料必須具有重復性(即可反復玩),操作性強,靈活多變,最好是幾個人能同時玩的等等。總之能讓孩子感覺提供的材料“很奇妙”,“很有意思”,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參與熱情。然后在收集的材料中精心挑選和制作一些能給與孩子一些提示與引誘作用的半成品充實到區角里,進一步引發幼兒興趣,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其二,不斷更新操作材料。根據游戲的發展不斷補充新的材料,以給予孩子盡可能多的選擇機會。這樣,游戲的發展產生了對材料的需要,而材料的提供又反過來促進了游戲的發展。此外,材料應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的規律進行投放,逐步加大難度,使幼兒的知識一點一點積累,各方面能力慢慢得到提高。
三、教師的組織與指導
區域活動既是一種學習活動方式,同時也是教師所組織的教育活動方式,教師的指導在區域活動的開展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一種隱性的指導,體現為創設游戲環境和提供游戲中的適宜指導兩方面。
首先,活動前的指導。不僅要有目的的為孩子準備各種操作材料,還要注意活動前幼兒生活經驗的積累。生活經驗是幼兒游戲的基礎,當游戲主題確定以后,應充分利用各種各樣的機會,通過各種各樣的途徑豐富有關幼兒的相關經驗,這樣才能保證孩子能玩起來。
其次,活動間的指導。教師的現場指導決定著幼兒游戲活動的開展,教師始終要清楚自己應處的位置,不是流于表面層次的互動,而是深入有效的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放手讓幼兒主動學習,在幼兒尋求指導時給予引導、幫助,鼓勵幼兒以自身主動的學習來積極地建構自己的知識。
過程中教師應采取觀察――參與――指導,再觀察――再指導的形式進行參與,把握好時機,適時的給予指導。
最后,就是活動后的評價。這是活動區域的一個重要環節。老師首先要明確評價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幼兒的發展。引導幼兒開展講述、討論、分析,幫助幼兒整理獲得的零散經驗,引導幼兒修正錯誤的經驗,讓幼兒分享成功的快樂,也為下一次活動的提出新要求。有效的講解不僅能夠真正反映活動的實際水平,而且能使教師及時地發現活動的質量,如在活動結束后,讓幼兒盡可能想說、多說、表達他的各種想法,表現自我,讓幼兒介紹在活動中是怎樣玩的?出現了哪些問題?是怎么解決的?這樣可以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和自我評價能力。另外,教師還要對幼兒有所表示,使他們的行為受到贊許和強化,使他們的水平不斷提高,收到更高的教育效果。
評價可以是幼兒自評、互評和老師講評。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選擇適當的方法評價,充分發揮評價的作用,在評價時,要盡量引導孩子發現別人的優點及自己在游戲中的表現和發現的問題,幫助孩子總結通過游戲明白了哪些淺顯的道理等。
區域活動是一個自發生成、合作探究、自主建構、自由想象、積極創作和大膽表現的活動,為幼兒提供了一個鍛煉和發展的舞臺,我們應該有效地進行開展!
【幼兒園如何開展區域活動】相關文章:
• 試論幼兒園如何開展區域活動
• 淺談幼兒園如何開展區域活動
• 幼兒園如何開展區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