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認識世界、獲得知識、與人交往都要借助語言。一些心理學家認為:"2~3歲是兒童口頭語言發展的關鍵期,4~5歲是兒童書面語言發展的關鍵期,聽、說、讀要從最小年齡起就同時得到發展。"這不僅說明幼兒已具備了閱讀的能力,同時也表明了在幼兒期對孩子進行早期閱讀的重要性。
[關鍵詞]早期閱讀 興趣 幼兒
幼兒認識世界、獲得知識、與人交往都要借助語言。心理學的研究也表明:在兒童能力發展中,不同能力獲得存在關鍵期,錯過這一時期再想獲得這一能力就非常困難,甚至不可彌補。一些心理學家認為:"2~3歲是兒童口頭語言發展的關鍵期,4~5歲是兒童書面語言發展的關鍵期,聽、說、讀要從最小年齡起就同時得到發展。"這不僅說明幼兒已具備了閱讀的能力,同時也表明了在幼兒期對孩子進行早期閱讀的重要性。
1.早期閱讀對幼兒全面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學前教育領域研究的深入,早期閱讀開始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幼兒時期是人的智慧潛能開發的關鍵期。美國的教育心理學家布盧姆曾在《人類特性的穩定與變化》中,通過對千名兒童的追蹤分析,提出了著名的假設:若以17歲時人的智力發展水平為100,則4歲時就已具備50%,8歲時達到80%,剩下的20%,是從8-17歲的9年中獲得的。眾多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的研究也早已標明:兒童早期閱讀能力對其日后的智力發展影響最大。這也同時構成了一些兒童的主要學習障礙。早慧的孩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喜歡閱讀。美國心理學家經過多年關于天才發生學的研究成果表明:有44%左右的天才男童和46%的天才女童,在5歲之前就開始閱讀了。在歐美發達國家孩子們的早期閱讀得到了早期教育專家的首肯。從國際上看,美國五十年代開始早期閱讀研究,一些發達國家在80年代把兒童智能教育的重點放在提高閱讀能力方面,他們認為幼兒早期閱讀經驗與以后在學校學習、交往、生活的成功密切相關。
從早期閱讀教育的特點看,它是幼兒園語言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早期閱讀教育在語言教育中又有其獨特的價值,而語言教育在幼兒的全面發展的教育中,不僅是一個獨立的成分,而且與其它教育相互滲透、相互作用,構成整體的和諧發展。早期閱讀的實施可以引起幼兒對周圍世界更廣泛的興趣,不僅有益于激發幼兒閱讀的興趣和對書面語言的敏感性,幫助幼兒認識語言符號和圖畫符號的對應轉換關系,而且可以提高幼兒語言、思維、觀察、想象等綜合素質。基于這種觀點,我們在早期閱讀教育中,以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為目的,閱讀中的每一點收獲都應促進幼兒其它方面的發展。
2.多種途徑培養幼兒對早期閱讀的興趣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興趣對學生的學習有著神奇的內驅動作用,能變無效為有效,化低效為高效。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發展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在早期閱讀中確立了以幼兒為主題的新觀念,從尊重幼兒的興趣、需要、愛好出發,鼓勵幼兒大膽探索,幫助幼兒建立自信,引導幼兒獲得成功,使幼兒主動積極地投入到活動,成為學習的主人。其次,在閱讀教育中,引導幼兒獨立自主地學習,使幼兒將客觀要求變成自己的主觀需要。我們注重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尊重幼兒的意愿,通過點播、引導、鼓勵,幫助幼兒掌握多種閱讀方法,培養幼兒閱讀能力。
1、"大家讀"——大、小圖書閱讀活動
2、"每天聽"——文學作品的聽賞活動
3、"我愛做"——閱讀延伸活動
4、"我來排"——排序活動
5、"我愛看"——多媒體閱讀活動
3.恰當適宜的方法是閱讀目標達成的保證
早期閱讀是兒童通過觀看彩色畫面和聽成人講述講解達到度讀物內容的理解,需要在成人指導下進行,方法主要有:
3.1 教師朗誦,幼兒欣賞
一般由教師選擇固定時間在光線適度且安靜的環境中進行,要音量不高地邊翻書、指圖畫、講讀,還可以插入與孩子的簡短對話。選擇的讀物內容最好連續朗讀數日再變換,并可反復使用。
3.2 師幼共同閱讀
最好采用問答式,由教師問,請幼兒回答;也可采用講解式,由教師手指畫面,邊講解邊提問。
3.3 指導幼兒學習自己閱讀
教師創設幼兒自己閱讀的機會和環境,讓幼兒自己感受閱讀內容,并獲得有關信息。如:培養幼兒掌握有序地翻看圖書時,教師先講故事,然后請幼兒找出教師所講故事的圖書,最后請幼兒自己根據故事內容一頁一頁翻看。幼兒通過自己的感受,獲得有序翻看圖書的經驗。
3.4 體驗表現故事情節
教師可以為幼兒創設圖畫故事的情景,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動作、表情、言語等行為進一步理解作品。
總之,在人生的奠基時期——幼兒階段對幼兒進行早期閱讀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幼兒教育學》
【淺談幼兒園的早期閱讀】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的早期閱讀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