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的生命是幼兒教育的基石,幼兒教育應該具有鮮明的生命性.幼兒的生命教育理應成為幼兒教育的思考原點。本文從生命教育的內涵出發對幼兒生命教育活動內容進行剖析,著重探討了幼兒生命教育活動的實現途徑。
關鍵詞:幼兒園 生命教育 教育活動
幼兒園教育目標必須以幼兒為本,從幼兒生命健康成長的需求出發實施教育,為幼兒奠定終身發展的基礎。然而,近年來國內多地幼兒園接連發生幼兒意外傷亡事故,一幕幕悲劇一再為家長和幼兒園敲響了“生命教育”警鐘。在此背景下,倡導幼兒生命教育,創設和諧生動的環境氛圍,開展具有園本特色的幼兒生命教育活動,就顯得尤為迫切和有意義。
一、生命教育的內涵
所謂生命教育,是一種情感智慧式教育,它通過對生命本質的探求,讓受教育者感受生命的美麗、神奇與智慧,體驗生命的美好,能尊重和關愛生命,形成對生活的自信和堅韌不拔的勇氣,培養積極向上的情感,了解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為今后有意義的人生打下終身基礎。
在幼兒教育的范疇中,幼兒的生命教育是指從對生命本質的探求開始,讓幼兒認識和尊重生命,肯定自我價值,培養一顆感恩的心,勇敢地面對挑戰,努力關注并照顧自己、他人和世界。首先,幼兒生命教育要把兒童看作生命發展的主體,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內在本性,珍視他們發白天性自然的那種主動權。其次,幼兒生命教育要滿足兒童成長的需要。教學不要滿足于教給孩子什么,而是要精心提供一種“有準備的環境”,充分尊重兒童成長的本能需要,充分發揮兒童活動的自由和學習的自主性。第三,幼兒生命教育不是知識的堆積,而是一種“喚醒”,喚醒幼兒自我發展的內在動力。教師要把個體內在的天賦本性引發出來,多給他們一些屬于自己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的生命多一些自主的色彩,使他們在教育中自由展現生命的活力,在教師的指導下,生動、活潑、全面、自主地和諧發展。
二、幼兒園生命教育活動的實施內容
1、幫助幼兒了解生命、發現生命,親近大自然。大自然孕育生命,自然界即是生命教育的最佳導師。在科學活動中引領幼兒走進大自然,親近大自然,通過與周圍環境、動植物、大自然的直接接觸和探究活動,孩子們會逐漸發現和感受到自然界的奇妙和美好。當然要讓幼兒充分認識生命、理解生命,還要使幼兒認識到生命在大自然中孕育與生存的艱難,從而體會到生命的珍貴。如“種子發芽實驗”、“蠶的一生”這些都是生命教育的活教材。
2、引導幼兒熱愛生命、欣賞生命,善待動植物。自然界中生物的種類繁多,形態各異,色彩斑斕。通過對生物結構與功能的統一和生物對環境的適應等知識的學習,讓幼兒感受生物及生物與自然的和諧之美,最終使幼兒感受或體驗生命之美,從而欣賞生命。生命既具有共通性,又充滿獨特性和差異性,讓幼兒認識到自然界中每個生命的存在價值,進而幫助幼兒認識自己,引導幼兒欣賞自我的獨特,發現自己的潛質,將生命蓄積發揮出來。
3、期望幼兒愛護生命、尊重生命,與自然和諧相處。生命教育的最終目的在于“愛惜生命”,真正地付諸行動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從愛護生命做起,教育幼兒不攀折花木,不蹂躪小草,不掏鳥窩,不欺負小動物,不貪食稀有的動植物,不浪費作為實驗材料的動植物,使他們養成愛惜生命的習慣。讓幼兒尊重生命的多樣性和大自然的規律性,使人類有機會去接近自然、發現生命并欣賞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以維持一個永續、平衡的自然生態。
三、幼兒園生命教育活動的實施途徑
1、收集幼兒教學活動中有關生命教育的教材。根據幼兒年齡特征,制定并逐層分解,建立高、中、低層次目標、活動目標、近期目標,形成由低到高,由概括到具體,逐級覆蓋的實施方案。收集、創編優秀的資料與教材,教材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生命歷程教育的教材。對生命的熱愛首先來自于對生命歷程的認識,幼兒只有認識到生命的來之不易,才能懂得珍惜生命,因此,可以讓幼兒觀看相關的生命歷程教育片、閱讀相關的資料如《種子的發芽》等,或通過訪問母親談生育的體驗,展示在整個生命過程中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事件、事故材料,使幼兒真正了解生命的珍貴,樹立起強烈的生命保護意識。
(2)安全教育和險情求生教育的教材。幼兒缺乏經歷,碰到險情往往束手無策,求生能力差,這方面的教訓很多,也很深刻。因此,必須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開展相應的訓練,遇到火警、洪災煤氣泄露、食物中毒等應對的措施,以防止不測事件對幼兒生命的傷害。可選用的活動有:《各種各樣的標記》《人人遵守交通規則》《怎樣對待陌生人》《自救》《雷電的預防》《危險無處不在》等。
(3)與自然和諧相處和保護環境的教材。地球上所有的物種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協調、不斷平衡才形成今天這樣豐富多彩的自然界一旦生態平衡被破壞,將會影響到人類自身生存環境。利用保護環境教材內容,讓幼兒懂得每種動植物都需要一定的生態環境,保護好生態環境就是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可以開展以下活動:《保護小鳥》《生病的水娃娃》《環保標志知多少》《我做環保小衛士》等等。
2、實施開展各種預設主題活動。通過各種預設的主題活動貫穿實施生命教育,并注意挖掘一日活動中融生命教育于科學活動的因素,將主題活動不斷的拓展、延伸、深入。
(1)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特色模擬活動。如:可以通過參觀醫院,讓孩子們感知了病人的痛苦,對生命的歡樂和痛苦有初步的了解,培養其同情心、愛心,從而能懂得生命、尊重生命。通過模擬社會生活,學習遵守社會道德規范,促進交往能力的發展,增強自信心,讓幼兒產生快樂的情緒體驗,為今后的快樂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2)開展豐富多彩的孩子自己參與的探究活動。當幼兒對自然界的生物產生興趣時,可給幼兒提供機會,讓他們在教室內或園中開辟“自然角”進行種植、飼養。平時讓幼兒給自然角里的小動物喂食、換水、清潔,為植物園里的植物除草、澆水、捉蟲、松土、施肥等,鼓勵幼兒細心觀察,教師加以引導,讓幼兒把所見所感記錄下來,一同分享,通過體驗活動來感知動植物的生命,讓幼兒了解生命的誕生、成長、生病、衰老、死亡等現象。
3、創設相應的物質環境:
(1)建立健全幼兒安全規章制度、教師安全職責、工作規范,每月堅持檢查幼兒園園舍、水電、大型玩具、活動場地、活動器械等,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2)創設生物角,為幼兒提供探究的物質條件,使幼兒在理解生命的必然性、偶然性、和不可戰勝的基礎上,樹立正確的生命價值觀。
(3)在活動室內定期開展圖文并茂的生命知識宣傳,它是培訓提高孩子、教師、家長安全意識和能力的有效途徑。
4、充分利用家長資源提高家長生命教育的意識和能力。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對生命的態度直接影響孩子能力的形成,另外,社會大環境的文明程度高低,社會道德規范的強弱也是孩子生命意識形成的因素。這就要求家長提高自身素質,形成良好的生命意識,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引導家長在日常的科學活動中加強生命教育,家園實現教育資源共享、雙向溝通渠道暢通,從而為幼兒生命教育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幼兒教育理應直面兒童的生命,關懷兒童的生命,尊重兒童的生命,了解兒童的生命,把兒童的生命作為教育活動的根基。把人的生命問題引入到幼兒教育體系之中,把有關生命的內容內化在幼兒教育生活的本體之中。并在潛移默化的滲透中,融化為幼兒生命的有機組成部分。
【幼兒園生命教育活動探析】相關文章:
• 幼兒園園本課程建設問題小議
• 點評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永久幼兒園一組兒童畫
• 幼兒園管理如何實現以人為本
• 男幼師在從事學前教育的問題探析
• 幼兒園生命教育活動初探
• 家長和幼兒園共同做好幼小銜接
• 談幼兒園教師的不當用語
• 我國學前教育發展困境
• 初探幼兒園管理工作幾點見解
• 新建幼兒園如何進行校園文化建設
• 關于幼兒園的“小獎杯粘貼”
• 幼兒園歌唱教學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