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文學的傳達,是指如何將幼兒文學和幼兒連接起來,使幼兒對文學的欣賞和接受成為可能。幼兒園作為幼兒文學傳達的重要環境,如何體現在傳達中的一般性、群體性、規范性的特點,收到更好地傳達效果,我嘗試著這樣做:
1.了解家庭傳達的背景
幼兒文學的傳達應是先從家庭開始的,這是嬰幼生活的環境和成長的規律決定的。日本兒童文學理論家上笙一郎曾說:“在富有文學修養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在閱讀文學作品方面都比較熟練,反之沒有文學修養家庭環境則經常培養出一些不愛讀書的孩子”。可見家庭的傳達也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的,融洽的情感氛圍給幼兒文學傳達和接受提供了完美的契機。于是我們通過幼兒入園時的面試,獲得初步的關于幼兒在文學方面的信息,然后通過家長會或個別溝通等方式,了解每個家庭的主要傳達途徑和方法。經過分析、綜合、針對具體情況和班級實際,選擇適宜于幼兒接受的傳達方式,一般開始以聽賞為主,使幼兒和家庭傳達自然過渡,順序銜接,符合幼兒心理特點。
2.進一步優化幼兒園傳達條件
傳達條件包括有能力有愛心的傳達人和優秀的幼兒文學作品等。現代的學前教育已具備了較高水準、符合幼兒年齡特征的優秀幼兒文學作品。但是幼兒教師作為最合適的傳達人,在傳達過程中,如何做好傳達的再創作,不僅僅要具有愛心,更重要的是有高超的傳達的技能技巧,所以,我們首先通過有組織的學習和進修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的文學修養,然后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和個性特征,從幼兒入園開始做出一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整體安排,最重要的是優化傳達時的具體條件,利用一些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如幻燈、電視、電腦、錄音等作為輔助性傳達媒介,并適時地組織幼兒復習,表演游戲等活動將幼兒獲得的文學印象加以鞏固,我們如此做來,收益匪淺。
3.充分發揮游戲的獨特作用
我國《幼兒園工作規程》提出:“幼兒應當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游戲總是和娛樂聯系在一起的,幼兒喜歡游戲是天性,游戲能給他們帶來無盡的樂趣,因此幼兒在游戲條件下學習效果要比在受約束的條件下的效果來得更顯著,所以,我們在班級開設“語言游戲角”“小小主持人”“故事會”等各種游戲形式和內容,讓幼兒在不同的游戲中可以通過主動交往學習、交流,表現對文學作品的接受效果。
當今的幼兒,獨根獨苗,條件優越,如何利用這些優越的條件在年幼兒童的心目中種下文學的種子,如何體現“先入為主”“占領空白點”的教育策略,是值得我們教師和家長們深思的!
(江蘇省鎮江市南徐新城幼兒園)
【讓幼兒園文學傳達更自然】相關文章:
• 幼兒園教育之故事教學
• 現代幼兒園幼兒教育論文
• 幼兒園文化建設與發展
• 幼兒園音樂教育的新模式探討
• 幼兒園“點名”環節的創新實踐研究
• 幼兒園小調查活動的組織
• 農村幼兒園社會教育的有效實施
• 如何組織幼兒園有效的主題活動
• 幼兒園音樂教學過程中的互動策略
• 淺談幼兒園美德教育
• 幼兒園區域游戲組織策略探討
• 樂理課學前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