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開課是每位幼兒教師從教生涯中不可避免的一種經歷,一節成功的公開課,反映出的是幼兒教師的教學功底,上好公開課是每位教師的共同愿望,如何上好公開課也是每一位幼兒教師的奮斗目標。
關鍵詞:幼兒教師 上好 公開課
公開課,顧名思義,就是給家長、領導和教師組織的一節開放式的活動課。 筆者將根據自己多年來積累的點滴經驗談談幼兒教師如何才能上好公開課。
一、選材要新穎
上好一節公開課,選材最重要,首先,公開課的選材一定要圍繞幼兒教育的目標,體現教育領域的相互滲透,兼顧群體需要和個體差異;其次,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內容的選擇要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更要適合幼兒的興趣和發展水平,一定要貼近幼兒生活,還要具有科學性和挑戰性。
二、目標要明確
無論什么樣課,都有它的目標,所以,我們在上課時,教學目標必須具體清晰,符合幼兒的發展水平、經驗和需要,能體現學科的特征;還要有整合性,注重幼兒年齡特征、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的培養。例如,中班的科學活動―“5以內的相鄰數”,“相鄰數”對于中班的孩子來說是個抽象的概念,首先,教師要讓幼兒在活動中初步了解“相鄰數”的概念,并學習“5”以內的相鄰數,其次,讓他們進一步理解相鄰數之間多“1”和少“1”的關系,感受數學活動的樂趣。最后,教師要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三、準備要充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上好一節公開課,課前準備工作非常重要,對于3―6歲的孩子來說,針對他們的教學活動離不開一些精美的教具的輔助,但是,教具的制作必須要符合活動內容。例如:“5以內的相鄰數”,由于是公開課,為了方便大家都有一個好的觀摩角度,我首先把環境布置成一個半圓形擺放;為了不讓幼兒提前發現教學道具,就將準備的“火車票”(1―5數字卡)放在每一個幼兒的凳子下面,我還用絨布將小動物及蘑菇房的掛圖遮了起來。另外,1―5操作數字卡、填數卡等準備得很充分,也是根據活動內容的層層遞進,依次呈現在幼兒面前的,為本節活動提供了師幼互動、幼幼互動、幼材互動的良好空間。
四、過程要嚴謹
對于一節公開課來說,結構一定要嚴謹,過渡自然流暢、講課張弛有度、環節有序、層次清楚、重難點突出;能為幼兒提供合適的環境、材料,能滿足他們操作的需要,為幼兒創造自主探索、觀察、情感體驗的機會與條件;還要尊重個體差異,分層指導、面向全體、能有效運用生成目標,靈活把握教育契機。
(一)導入
“萬事開頭難”,一節課的導入,直接影響著教學活動是否有個好的開頭,所以,導入的語言一定要簡明扼要、有效、適宜。例如,“5以內的相鄰數”導入的設計,為了后面的活動能夠順利進行,教師首先要讓幼兒理解“相鄰數”概念,但是,對3-6歲的孩子講清楚相鄰數是比較困難的,所以我摒棄了“說教”的教學模式,而是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用談話的形式開始:“小朋友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嗎?”“告訴教師你家有鄰居嗎?”“什么樣的人家就是你家的鄰居?(離得最近的、和自己的家相鄰的)”;然后又讓幼兒看看自己座位旁邊有幾個好朋友,進一步理解“鄰居”的概念,就這樣循序漸進地引入了正題,使他們理解了“相鄰數”。
(二)基本部分
當幼兒理解了每一個小朋友都有“兩個鄰居”之后,我就用門鈴的“叮咚”聲讓小動物出場了。小動物的出場并不是突兀的,而是請中班的小朋友去小動物的家里做客。為什么要來請客,原來小動物們搬進了新房子,但新房子一模一樣容易走錯門,怎么辦?按順序編門牌號。一個環節和一個環節緊緊相扣,隨著情節的變化,幼兒也以各種角色參加到活動中,此時,教師就要盡可能讓每一個小朋友能夠有機會參與到互動游戲中。總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千萬不能忽略一些小細節,一定要實施教學教育方針,如果小朋友發音不準、回答錯誤,我們就要認真、耐心地糾正。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所以,抓住孩子的特點,培養他們興趣,并用我們的激情去帶動孩子,用我們的專業來說服領導、教師,用我們的心打動家長。
(三)結束部分
活動進行到這里快要大功告成了,但是絕不可以小覷這一點結尾部分,如果“戛然而止”會讓人覺得唐突,如果“拖拖拉拉”結束又讓人覺得拖泥帶水,之前好的感覺會一掃而光。所以公開課一定要“見好就收”,給孩子和聽課教師留點“意猶未盡”的感覺,這才是最好的結尾。當然結尾一定要和整個活動內容“相輔相成”“前呼后應”。例如,“5以內的相鄰數”結尾部分,由于前面是孩子們玩的“開火車”游戲:“請一個幼兒上來當編號是2―5的列車員,并且大聲地說:‘我是2號列車員,來來來,我的鄰居跟我來’,此時,手持1號和3號火車票的孩子立即起立跟著2號列車員伴著
音樂出發了,依次變換數字卡,反復玩幾次游戲后就到結束活動時間了。這時,我說: “我是的列車長,今天小朋友表現得都很棒,所以我要帶所有的小朋友去旅行,來來來,請上車!”然后我就很自然地帶著小朋友離開活動室,結束了活動。
上好一節高質量的公開課,還要求教師普通話一定要標準,語言簡練、規范、富有啟發性、感染力,有利于激發幼兒主動學習和參與的興趣和熱情。此外,教師要恰當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堅持以“幼兒發展為本”,促進每一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獲得發展。
參考文獻: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北京.教育部出版,1999.10.
[2]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2.8.
【幼兒園教師如何才能上好公開課】相關文章:
• 農村幼兒園戶外活動開展有效性的探究
• 幼兒園辦園理念形成的思考
• 職業中專學前教育專業英語教學
• 社區幼兒園的獨特體驗
• 淺談幼兒園音樂教育的重要性
• 淺談幼兒園環境教育的必要性
• 有感于泰國幼兒園的畢業活動
• 淺談幼兒園班級管理
• 幼兒園教學應注意的幾個環節
• 美國幼兒園一日活動及其特點
• 幼兒園課題研究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 借幼兒園做火節能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