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萬科“玲瓏灣花園”社區項為約100萬平方米的大型居住社區,位于蘇州市工業園區金雞湖正北,區域環境非常優越。整個項目分東西兩個區域,東面為已建及在建區域,西面為本項目設計區域范圍,區域南為現代大道,西至與金雞湖連接綠化帶(鳳鳴街西側),北至檳榔路�?傆玫孛娣e為38萬平方米,擬建住宅總建筑面積85萬平方米。項目用地南向正對金雞湖,用地紅線南界距離湖岸線僅280米,更難得的是項目用地與金雞湖之間沒有任何遮擋,整個項目的景觀資源得天獨厚。玲瓏灣幼兒園所在的3期用地東鄰小區中心景觀軸春天廣場,南臨現代大道與金雞湖,北接檳榔路,西接鳳鳴街,位于蘇州工業園區中心區域,擬建成國內高標準幼兒園。
關鍵詞:綠色建筑、高舒適度、健康、低能耗、全壽命周期的
Abstract: Vanke "exquisite Bay Garden" community for a large residential community of approximately one million square meters, located in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nji Lake just north of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 is very advantageous. West and East, two regions in the entire project, the east has been built and under construction area, west-oriented project design region-wide, region south of the modern Boulevard, west of Jinji Lake to connect the green belt (Fengming Street, west side) north to the betel nut road. The total land area of 380,000 square meters, the proposed residential gross floor area of 850,000 square meters. The land for the project to the south is only 280 meters from the shore line of Jinji Lake, the south boundary of land red line, it is more rare between the project site and the Jinji Lake, there is no shelter, the landscape resources of the entire project unique. Exquisite Bay nursery where three land east of the community center landscape axis Spring Square, south of the modern Avenue and then betel Jinji Lake, North Road, the west, Phoenix Street, located in th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the central area, planned to build a high standard kindergarten .Keywords: green building, high comfort, health, low energy consumption, the whole life cycle
中圖分類號:P90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碼:
1、綠色建筑設計目標
項目開發的最終目標營造“高舒適度、健康、低能耗、全壽命周期的”的綠色生態幼兒教育建筑。充分運用目前成熟的先進的建筑節能技術和手段,高效能的設備環境控制系統,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技術,并將這些技術措施整體考慮、全局優化,有機的整合在一起,形成一整套高效、舒適、健康、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綜合系統。
同時,項目著重關注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內減少自然資源的消耗和對自然界的負面影響。為幼兒的生活、學習和娛樂的各個方面提供最大的便利,營造高舒適度、健康的生活環境。
2、 綠色建筑設計技術路線
2.1 綠色建筑技術體系原則
根據幼兒建筑特點及本項目所處的地域環境特點,綠色建筑設計遵循的原則是“被動節能技術優先、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創造舒適、健康的幼兒居住生活環境”。
2.2 綠色建筑設計技術路線
幼兒建筑有著較為特殊的使用要求,其綠色建筑設計體系應著重針對幼兒建筑的需求進行設計,突出幼兒建筑的特點,其技術路線包括以下內容:
◆豐富、趣味的建筑形體與建筑空間的創造
◆低能耗系統與可再生能源系統
◆良好的室外環境及微氣候環境
◆舒適、健康室內環境系統
◆幼兒健康檢測與環境監測系統
◆綠 色環境教育體系的創造
3、節地與室外環境
3.1環境模擬分析與優化技術
規劃設計借助于環境模擬分析軟件優化住區微氣候環境,其環境模擬分析技術包括風環境分析與優化技術、熱環境分析與優化技術。
借助于計算機模擬分析,通過優化建筑體型設計,有效引入自然風,使得單體建筑達到較佳的通風、景觀和日照。在增加舒適度的同時,減少了采暖和空調的能耗。改善微氣候環境。
借助于熱環境模擬軟件分析場地太陽輻射得熱平面,根據模擬結果,對熱島效應高的區域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通過加強綠化措施優化幼兒活動場地景觀設計,創造適合幼兒活動的室外場地環境。
3.2景觀綠化及透水地面
景觀綠化可有效改善區域微氣候環境,提升環境品質。同時,景觀設計結合幼兒生活、活動特點,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植被特點,栽植多種類型植物,構成多層次的植物群落,以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并采用適應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的鄉土植被。
透水地面有助于改善環境微氣候,提高濕度,降低溫度等功能,同時,有助于降低地表徑流量,減輕排水系統的壓力,本項目可在南側種植高大的落葉喬木,活動場地以滲水磚及軟質塑膠地面相結合,對建筑及場地起到降噪、遮陽的作用,同時減少反射熱,減少熱島效應,提高了舒適度。同時,促進雨水入滲,降低地表徑流量。
3.3屋頂綠化
此外本項目可結合屋頂兒童活動場地設置屋頂綠化,屋頂綠化不僅有助于提高屋面保溫隔熱性能,還能改善自然環境,減少太陽輻射對環境的影響。同時屋頂綠化也可使幼兒更多的接觸自然環境,培養環保意識。
3.4垂直綠化
本項目外立面設置豎向竹條,可結合立面設置垂直綠化,不僅有利于提高綠化總量,還能夠為窗戶提供遮陽,改善生活環境。
4、節能與能源利用
4.1圍護結構保溫隔熱技術
節能、環保是一個永恒的課題。本項目所遵循的原則是:被動節能技術優先,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因此在建筑設計中,盡可能實現自然采光、有效通風和夏季遮陽,并合理采用新型的建筑材料。
幼兒建筑對環境溫濕度要求高,建筑能耗大,因此,首先應注重單體建筑圍護結構保溫隔熱性能,首先運用有效的被動節能技術和手段,以降低建筑的夏季冷負荷和冬季熱負荷,從而減少對能源供給的需求,這樣才有可能實現系統能源的自給自足,并可持續地發展。
本項目保溫隔熱系統結合木結構體系設計,充分利用木結構良好的保溫隔熱性能,使建筑綜合能效達到《民用建筑能效測評標識技術導則》建筑節能85%,達到三星標準的要求,并選擇高性能中空玻璃、高效空調設備機組和節能照明燈具。
4.2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
4.2.1地源熱泵三聯機系統
根據本項目的特點,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可采用地源熱泵三聯機系統。該系統能克服風冷熱泵機組運行工況隨環境溫度變化而惡化的缺陷,確�?照{系統穩定和可靠的運行,提高建筑物的空調效率。多聯機高效節能、便于獨立控制、余熱利用以及分戶計量,夏季采用風機盤管降溫,冬季采用地板輻射采暖。三聯機集成制冷、采暖、生活熱水三大功能,達到綠色、環保、節能、高效的要求。
4.2.2全熱交換器新風系統
保證室內空氣質量是幼兒建筑室內環境控制的重要內容,項目結合暖通空調設計全熱交換器新風系統,經過全熱交換器對新鮮空氣進行預冷或預熱,可回收大部分能量。在保證室內空氣品質的同時大大降低建筑運行、使用能耗。
4.2.3太陽能熱水系統
采用太陽能熱水系統,用于滿足幼兒園日常熱水需求,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降低建筑運行費用。
太陽能熱水利用系統
4.3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4.3.1雨水回收利用系統
本項目可根據場地條件,適度采用雨水回收技術,在雨水收集系統中設置收集水池實現非傳統水源利用。雨水收集處理后用于景觀及綠化用水等。同時,景觀設計應考慮采用噴灌系統等節水灌溉形式,采取一定技術措施后,非傳統水源利用可達到20%以上。
5. 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結合本項目的使用性質、功能特點,幼兒園結構擬采用膠合木結構體系,膠合木結構能夠達到或超過規范要求,對能耗、資源消耗、空氣污染和水污染以及溫室氣體排放等環境影響相對極小,作為綠色建筑結構形式有巨大的先天性優勢。采用木結構體系及木材制品也是LEED評價體系中非常重要的指標。
此外,本項目可結合室內裝修及家俱,充分利用健康、環保、無污染的可再生材料或可循環材料,如竹木地板、竹木家俱、石膏制品等,提高可再生材料或可循環材料的使用量,也可使幼兒從小就建立起環保意識。
綠色建筑強調全壽命周期的使用與維護,可再生材料及可循環材料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有利于節約原材料、減少廢物,降低由于更新所需材料的生產及運輸對環境的影響
本項目可結合室內裝修及家俱,充分利用健康、環保、無污染的可再生材料或可循環材料,如竹木地板、竹木家俱、石膏制品等,提高可再生材料或可循環材料的使用量,也可使幼兒從小就建立起環保意識。
6.室內環境質量
室內環境質量方面,重點在于保證室內適宜的溫、濕度,清新的空氣,并達到充足的自然采光,為兒童創造了舒適、健康的生活、學習環境。
6.1自然采光技術
幼兒建筑首先應有充足的自然采光,良好的自然采光有利于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本項目可采用中庭天窗及較大面積的采光窗保證室內的自然采光。同時為保證較大進深房間的自然采光均勻度,可采用導光板等技術實現。
6.2自然通風技術
通風換氣是降低室內空氣污染的有效措施,自然通風可以提高兒童的舒適感,有助于健康。在春秋季節及夏季涼爽的時間,加強自然通風還有助于縮短空調設備的運行時間,降低空調能耗。作為綠色建筑,首先應采用被動式自然通風技術改善室內熱濕環境。
6.3樓板隔聲技術
樓板是圍護結構隔聲的薄弱環節,幼兒活動常常產生較大的噪聲,而普通鋼筋混凝土樓板難以滿足隔聲的需求,對樓下教室產生較大的影響,本項目可結合地暖系統設置浮筑樓面,可大大降低樓板的撞擊聲聲壓級,避免上下教室(寢室)之間的干擾。
6.4溶液除濕熱回收新風系統
本工程采用目前國內先進的效率最高的溶液型全熱回收新風機組,回收效率達到55-65%�?梢源蟠蟾纳瓶照{采暖期間房間的空氣品質,保證室內舒適度,同時設置帶熱回收功能的新風系統可以大大降低建筑運行使用能耗。
6.5外遮陽技術
為降低夏季透過窗戶的輻射得熱,建筑可結合立面風格設計外遮陽格柵,并根據計算得出合理尺度。減少夏季輻射得熱及空調冷負荷,同時使房間內照度均勻,避免眩光。
7.運營管理
7.1微能耗建筑控制系統
微能耗建筑控制系統是由多種系統綜合組成,通過完整的自動控制系統互補協調運行,以達到能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加強建筑樓宇運營的能源管理,實現建筑真正的“微能耗”運行。
微能耗建筑控制系統
8、 健康保障系統
8.1飲用水凈化技術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飲用水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傳統自來水凈水工藝只是對物理及微生物污染進行凈化處理,而很難徹底清除化學物如重金屬、殺蟲劑、農藥等物質。如果飲用水中含有的有害物質超標,就會加重人體肝臟、腎臟的負擔,容易引發肝、腎、心臟、神經系統方面的疾病。
此外,自來水的安全隱患還有一部分是來自輸水管道的二次污染,多年鋪設的輸水管道已經腐蝕生銹,在輸送水過程中產生污染是不可避免的。這種水有可能含有大量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威脅著人們的健康的。
因此,作為舒適、健康的綠色幼兒園,本項目引入直飲水處理系統,直飲水處理系統用“活性炭+PVC超濾膜+紫外線”處理工藝,水中均檢測不出細菌數和氨氮數,各項水質指標不僅達到了現行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和《飲用凈水水質標準》(CJ94-2005)的要求,而且在“超濾膜”的防護下,細菌去除率達到99.9999%,病毒去除率達到99.99%,主要衛生指標甚至優于歐盟標準。該系統成功應用于上海世博園內,為游客免費提供直飲水
8.2空氣凈化技術
幼兒對疾病抵抗能力較差,易受流感、手足口等流行病毒侵襲,幼兒園內人員密集常常導致幼兒間交叉感染幾率大為提升。此外,幼兒園對裝修的要求不斷提高,裝修過程中產生的甲醛、苯等揮發性氣體對幼兒呼吸道、造血功能產生很大傷害。
為保證室內空氣質量,本項目引入高能離子空氣凈化系統,該系統高效祛除甲型H1N1流感病毒及可致手足口病的人腸道病毒71型等多種病毒和甲醛、氨、TVOC等多種有害氣體,具有高效去除異味、殺菌消毒和清新空氣的功能。可用于民用建筑內的中央空調系統出風口,對于安裝了中央空調系統的學校,可以在出風口安裝設備。
8.3幼兒健康檢測系統
健康檢測系統圍繞幼兒健康,監測幼兒運動、幼兒營養、幼兒防病工作的科學性,并監測、分析全園兒童身心發展水平,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幼兒園保育工作精細化、科學化的程度。
注:文章內所有公式及圖表請以PDF形式查看。
【玲瓏灣幼兒園綠色技術應用】相關文章:
• 淺析機關幼兒園服務社會化改革
• 創設幼兒園物質環境需注意的幾個問題
• 當代幼兒園學前教育小學化問題研究
• 幼兒園小班繪畫活動研究
• 幼兒園語言教育中網絡資源的利用
• 幼兒園生態辦學實踐
• 學前教育教學改革研究(6篇)
• 淺析幼兒園體驗式教學策略
•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
• 多元智能創意課程引領下幼兒園教學改革
• 幼兒律動在幼兒園的實用價值
• 幼兒園管理者自身修養對幼兒園管理工作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