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是連接人類與社會、生活的一把鑰匙,也是激發思維的一門重要課程。數學,對于5~6歲的大班幼兒來說就是一門抽象的藝術,所以,只有以多樣的方法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才能促使幼兒充分感知數學知識的魅力,才能引導幼兒靈活運用數學知識。
關鍵詞:大班幼兒;數學;興趣;生活;游戲;信息技術
數學,是對現實生活中數量、圖形等關系的一種總結與反映,是生活中的一種常用性與實用性知識。大班幼兒數學的教學,要嚴格遵照《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主要精神,要以激發幼兒學習興趣為主,以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條件為輔,實現幼兒數學教學效率與效果的提高。下面個人將以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為例進行個人教學觀念的簡短闡述。
一、以生活材料為基礎
幼兒對數學的認知,主要取決于生活中的具體事物,尤其是大班的幼兒,已經可以理解生活中的現象,已經可以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因果關系。所以作為幼兒教師,要以生活中的各種實際物體與實際場景為教學基礎,以真實的生活情境引發幼兒的思維關注與想象,引導幼兒充分認知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以生活為幼兒數學教學的基點,鼓勵幼兒認真觀察自身生活中的環境與變化,實現數學學習與生活的統一結合,實現數學價值的真正認知,實現生活趣味的真正感知。
二、以趣味游戲為引導
游戲是最能吸引幼兒關注的一種活動,同時也是激發幼兒學習情趣的一種有效方法。將數學教學寓于游戲活動中,不僅可以開發大班幼兒的智力與思維,還能激發大班幼兒主動參與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使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娛樂。利用游戲的趣味性與生動性進行數學教學,將數學知識由抽象化為簡易與直觀,使幼兒在游戲中掌握數學知識的深刻性與關鍵性。例如,在相鄰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幼兒按照數字順序進行編號,并打亂其中的順序,然后讓幼兒找出自己編號的正確相鄰數。
三、以信息技術為媒介
現代大班幼兒數學的教學,必須以信息技術為主要的著眼點與突破點,以信息技術的多樣性與生動性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以鮮明、生動的圖像與聲音刺激幼兒的視覺與聽覺,為幼兒數學知識的學習構建和諧、逼真的課堂場景。例如,在幼兒大班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數學知識配合上多樣的圖片、影片、動畫、聲音等等,以其生動性與動態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踴躍想象與思考。
總之,引導大班幼兒學習好數學知識,就要以大班幼兒的學習興趣為主要激發點,以生活、游戲、技術、語言等為教學媒介,讓幼兒在玩中學習,在學習中享受樂趣。
編輯 孫玲娟
【幼兒園大班數學有效教學策略探究】相關文章:
• 小議幼兒園班級管理策略
• 瑞典幼兒園的愛心教育
• 淺談幼兒園雙語教學
• 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發展思考
• 幼兒學前教育的建議
• 幼兒教師心理特征與幼兒園的柔性管理
• 如何做好幼兒園的晨檢工作
• 農村幼兒園戶外活動開展有效性的探究
• 幼兒教育小學化淺論(3篇)
• 幼兒園特殊兒童的家庭教育指導
• 幼兒園教學計劃管理淺談
• 幼兒園大班品德教育之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