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雙語的英文是“Bilingual”,直接的意思就是“two languages”,是指在某個國家或某個地區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民族同時存在,并存在兩種或者兩種以上文化歷史背景下,可能或必須運用兩種語言進行交流的情景。
關鍵詞 幼兒園 雙語 興趣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外語能提升工作能力和生活質量,而母語則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存條件之一。幼小的孩子不宜同時學習兩種語言,更何況漢語英語完全是兩種不同的語言體系。我想,家長們應該更多地關注孩子們是否擁有生存本領,而非生活工具。
1 對幼兒進行雙語教育的意?x
(1)幼兒學習雙語有利于提高幼兒的智力,開發幼兒大腦的潛能。英語雙語教育使幼兒從小接受兩種不同語言代號、編碼或模式,而這兩套不同語法規則制約的英漢兩種語言,使幼兒的大腦形成既獨立分離又對應聯系的兩套語言操作的神經系統。使得幼兒在面對和處理不同問題時,能從多方面考慮,并且善于聯想,具有較大的認識靈活性和語言靈活性,從而大大提高幼兒的總體智力水平。幼兒在接受英語和漢語的語言學習環境中,能使大腦對語言的學習不斷強化,記憶力會不斷增強,大腦對處理不同語言信息的功能部位會得到更好的開發和利用,從而促進幼兒大腦潛能的發展。
(2)幼兒雙語學習有利于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第二語言的學習向幼兒展示了另一套與母語完全不同的語言符號系統,可以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第二語言的學習可以使幼兒逐漸產生對兩種語言之間差異的敏感性和對語言符號本身結構的敏感性,其直接結果是幼兒開始將語言看作他們頭腦中已經擁有的諸多系統中的一個特殊系統,從而提高了他們的語言操作能力和交往能力,使幼兒學到地道、純正的第二語言。
(3)幼兒雙語學習有利于促進幼兒認知水平的發展。有研究表明,與學習單語言的幼兒相比,學習雙語言的幼兒較早地發展了一種分析語言結構的能力,他們能較早意識到語言表征與語義是分離的,他們在學習語言時注意力更加集中在語義上而不僅僅在形式上。
2雙語教學的基本形式
(1)學校使用一種不是學生在家使用的語言進行教學。這種模式稱之為:浸入型雙語教學。
(2)學生剛進入學校時使用母語,然后逐漸地使用第二語言進行部分學科的教學,其它學科仍使用母語教學。這種模式稱之為:保持型雙語教學。
(3)學生進入學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語,然后逐步轉變為只使用第二語言進行教學。這種模式稱之為:過渡型雙語教學。
3面對幼兒園雙語教學現狀提出建議
3.1師資水平是關鍵
由于教師是幼兒模仿對象,其一言一行都受小朋友的注意,所以,教師必須好好地充實自己。有條件的幼兒園可以聘請英語專業的教師,先讓她學習幼兒園教學等業務知識,再現場上課,通過后才有資格給幼兒上課。沒有條件的,可外聘教師培訓本園的教師,再經過口語、書面表達、現場上課,合格后再選擇最優秀的幾個教師負責英語教學活動。這只是第一關。平時,教師還要多看英語書報,多收聽英語電臺,收看電視等,從多方面豐富自身的英語知識,了解西方的文化,不斷提高自身的英語水平。另外,幼兒園要有計劃地組織教師出外學習,把好的經驗引進來。
3.2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是前提
大家都知道幼兒愛聽故事、做游戲。我們可憑著這特點進行教學。例如,當幼兒對英語一無所知的時候,我們可以說:“今天,我們班來了個外國客人。”然后出示他們所熟悉的小動物――小猴,接著憑著小猴的嘴巴說外語,以擬人的手法,引起小朋友的注意,激起他們的好奇心。然后,教師說:“你知道他說什么嗎?你想不想跟他做朋友啊?”愛結伙伴的小朋友當然想啦!這時我們可趁機說:“要是想跟他交朋友,就要把他說的話――英語說好。好不好啊!”幼兒通過這一情境可初步接觸到英語的語感,至于話的意思我們可從接著的教學過程中作解釋。在教學中有時帶著一些懸念會更引人入勝。
3.3增強幼兒的感性認識是條件
幼兒的思維是形象的,他們需要借助形象的事物來認識、記憶單詞字母。幼兒對色彩鮮艷的富有童趣的墻飾相當喜歡,所以我們應充分利用周圍環境,來滲透英語。幼兒還可以用互相問答的形式不斷刺激其大腦,使幼兒在脫離圖案或實物后,也能在腦海中顯現有關物體的形象,當他再次看到某物時便能脫口說出此物的名稱。
3.4表揚鼓勵是幼兒學習的動力
幼兒總希望得到老師同伴的重視和表揚,所以我們應給幼兒表現的機會和適度的表揚。班里總會有膽小的、調皮的或一般的幼兒。但你不能因為他不作聲而對他視而不見,因為他調皮而置之不理,因為他不突出而忽略對待,我們應多提問,多引導鼓勵他們,其實他們更需要更多的關注。記得曾經有這樣的一個幼兒,她平時很少說話,不愛動,一齊讀單詞時總是捂住嘴巴不敢讀,即使我用親切的眼神示意她讀,她也不敢。課后我再開導她說:“你是很乖的孩子,老師很喜歡你的,如果膽子大一點,那就更好了。”到下一次上課時,我同樣不時用溫暖的眼神投向她,并提問她。第一次她沒有回答,但我沒有批評她,只是說了聲:“噢,你可能這次沒準備好,下次準備好了,老師再提問你。”第二次提問,她也沒回答,但她能大膽地站起來了,我就表揚了她有勇氣,下一次的表現一定會更好。經過多次的鼓勵和肯定,這位小朋友最后都能舉手回答問題了。
參考文獻
[1] 羅會.賞識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分析[J].初中生優秀作文,2016(02):125.
[2] 黃朝霞.論“賞識”與“救失”在幼兒教育實踐中的科學應用[A].2016年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C],2016(02).
【淺談幼兒園雙語教學】相關文章:
• 英國幼兒園印象
• 蘭州市淑德幼兒園少數民族幼兒教育狀況簡述
• 關于幼兒園課程管理的思考
• 幼兒園大班課程中的幼小銜接
• 幼兒園新手教師培養初探
• 幼兒教育發展中音樂教育的價值
• 幼兒教師在職培養模式思考
• 我理想中的幼兒園
• 淺談幼兒園種植活動的意義
• 淺談幼兒園戶外區域游戲組織策略
• 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實施策略研究
• 淺談幼兒園音樂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