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新型生態幼兒園建筑設計理念
其他論文 日期:2019-03-27 作者:很好聽的BBS用戶名字
【摘要】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讓學前教育變得越來越重要。人的智育體格與創造才能在學前教育時期的開發與引導至關重要,對幼兒全方位的科學培養,不僅需要與時俱進的幼兒培養目標政策與課程設置,更需要符合時代理念的幼兒園建筑環境設計。幼兒園建筑環境是幼兒活動與教師施教的容器,只有內外皆修,才能達到最好的教育目的。本文闡述新型生態幼兒園的設計理念,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的空間布局。
【關鍵詞】幼兒園;建筑設計;多元化空間
幼兒園是幼兒生長和認識世界的一個重要環境,幼兒園的設計和建設也伴隨著幼兒教育理念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因此探討建造怎樣的幼兒園才能更好為幼兒提供良好的生長、生活、學習環境,構建怎樣的幼兒園,才符合幼兒不斷建立的感知世界能力,成為我們探討的課題。
一、幼兒園建筑設計的基本要求
1.1 幼兒園建筑要做到安全第一
毫無疑問,幼兒園的諸多設計理念中,安全是首先需要著重考慮的因素。幼兒園的一系列建筑設施均需要突出"安全第一"的理念。從一些當下的情況來看,部分幼兒園的建筑雖然極其考究,但卻存在著安全隱患,實在令人堪憂。
總體而言,主要存在著如下的一些問題:裝修材料的有毒性,慢慢地腐蝕著孩子們的身心健康;幼兒們所熱衷的兒童玩具,也提供的只是潛藏著危險的鋼筋玩具;即使是草坪,也竟然用塑料制品來替代。作為建筑設計人員應該因地制宜,應該充分地發揮當地的優勢資源,在合理運用的同時,更需要關注于安全的重要性,無需造成過多的浪費現象。
1.2 幼兒園建筑設計要符合兒童心理和生理需要
幼兒園建筑造型的設計應滿足幼兒生理、心理及行為特征的要求,充分考慮幼兒的心理因素,通過各種與造型相關的建筑要素。如體量組合。色彩處理、光影變化,虛實安排、質地效果等構成形式。創作出真正富有幼兒個性并博得廣大幼兒歡迎的角色。從幼兒的身心特點來說,他們有著較為強烈而又自覺的活動欲望。而從當下的幼兒活動的范式來看,這些活動內容及其范圍均無法滿足幼兒的需求。這就需要我們關注到幼兒園的各個領域的內在聯系,從整體的角度關注他們的需求,全方位地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開發他們的智力、技能與情商,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相對應地,幼兒園建筑空間布局應該不能過于死板,應該體現出多元化的特點,講求個性化的建筑設計。
1.3 幼兒園建筑設計要有一定的個性化
這里的"個性"指的是指能吸引兒童、增色環境,整個設計的空間、設施構件的比例與尺度及色彩都是以兒童為設計對象。由于幼兒園的建筑造型具有客觀性,且主要作用于人的視覺,無論是在印象、理念、情感、思想等方面,都能夠產生一定的效果。同時,它與幼兒園具有內在的一致性,即在幼兒園產生之際,建筑也共時性地出現,同時,在幼兒園的發展過程中,建筑的理念也相應地繼續發展。對于幼兒園建筑外部造型的要求與特點,主要應該體現4個字:新、奇、趣、美。
這種建筑風格特色其實也正是幼教特點的反映。幼兒建筑所具備的要素是"形"與"色"的有機統一體。這符合幼兒的認知結構及心理。因為在這個階段的幼兒,他們更多地表現出感性的特征。因此,幼兒園建筑造型具有鮮明的"外形"特征,能夠讓幼兒們更為方便地識別幼兒建筑物,從而拉近與幼兒建筑之間的心理,去除畏懼的恐懼意識。
二、圣融幼兒園生態環保及屋頂蔬菜種植案例
好奇心是幼兒的天性,鼓勵好奇心,培養幼兒創新能力好奇心是求知的動力.是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設計師在設計空間組合和建筑結構時,要善于開發和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幼兒的求知赦望,引導幼兒主動地、積極地、執著地去探索。如:設計一些植物展覽、科普活動園地、生態保護等,激發兒童好奇心,讓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充分發揮。
圣融生態幼兒園是由東莞市土木建筑學會策劃,指導設計的生態建筑,以"感恩地球?敬畏自然?生態文明"為教育主題,包含四個特點:不耗地、有生命、可呼吸、能產出。圣融生態幼兒園可以把沒有生命特征的建筑,借助于植物的參考賦予建筑一個鮮明的生態特征,使建筑本身具有能量交換、生態循環、微氣候調節的功能,做到低碳、零碳、甚至是負碳。據市土木建筑學會高級工程師、圣融生態幼兒園理念創始人鄺成子介紹,生態幼兒園是一種建筑的理性回歸,從而讓孩子自小學 會尊重自然,學會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處,尊崇社會法則,承擔起呵護、保護自然環境的責任。
2.1屋頂菜園及園內綠化
幼兒園在屋面覆土0.4米到1米,種植十幾個品種的蔬菜、瓜果及水稻。墻面垂吊種植爬山虎以及炮仗花,這兩種植物在華南地區能保持枝葉常青而且少蟲害。植物的肥料則來自于園內收集處理過的尿液。
幼兒園的恢復土地恢復綠地策略,使建筑不僅可以做到不破壞耕地,還可以為環境回饋一定的耕地面積以及綠化面積。按照設計,生態幼兒園的可耕地面積是原占用土地面積的1.2倍,另外,植物綠化面積更是建筑占地面積的1.5倍。
2.2雨水回收及循環
園內有一個"借調水"系統,系統在一般情況下能夠使雨水回收使用率高達80%以上,枯雨期也能把園外道路的雨水自動回收,回收率大于100%,而國家三級綠色建筑要求雨水回用率是不少于40%。
幼兒園露天地面沒有混凝土等硬地面,連環園小道也是砂石透水路面,據說其細砂石選自建設期間的過砂廢料。覆蓋著易疏水的小石塊,雨水能夠透過地面變成地下水量,當幼兒園內院子和樓上積滿雨水,"借調水"系統便將積水排到繞園一周的"護城河",以及滲進地下蓄水池。
這些雨水會被循環利用,除了用于沖廁用水和澆灌用水,它也通過凈化處理,與市政水一起作為幼兒園降溫裝置--霧化水噴灑主要用水,滴灑到地面的水又再次滲透到地下,再次被水體循環利用。
不僅如此,幼兒園在屋面分散設置4個隱敝雨水收集池,有的直接用于樓頂澆灌蔬菜。
2.3微氣候調節
該幼兒園的建筑外墻設有一排排可產生霧化水的管道。當氣溫較熱的時候,啟動霧化水噴灑,先降低室外的溫度,改良空氣品質,這樣室內機械或無動力排風系統形成負壓,室外的涼風通過植被的過氧被引至室內,來降低室內溫度。
建筑墻面掛滿爬山虎、樓頂蔬菜水稻等植物也在夏天作為圍護結構良好的隔熱層,發揮降低室內溫度的作用。在一般情況下室內溫度可比室外的低5℃-6℃。
幼兒園的地面可以滲水,這意味著地下收集的天然蓄水在夏天會蒸發透上地面致涼,這也發揮著降低地表溫度的作用。
三、結語
本文的研究表明,在新型生態幼兒園建筑設計下,更有利于兒童交流能力的培養,智育與體能綜合素質的提高,更能激發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幼兒園是孩子接觸的第一個環境,幼兒園環境會給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難以磨滅的烙印。幼兒園環境營造是培養孩子觀察世界、接觸世界、融入世界的重要手段,而構建趣味性的空間環境是我們幼兒園環境布置的一個重要原則。通過幼兒園趣味空間環境的營造與設計來創造適合兒童成長的教育環境,利用環境與兒童相互關系,來誘發和調整改變兒童的行為習慣。
參考文獻
[1] 許夢婕.幼兒園建筑方案設計[J].城市建設,2010,2(52).
[2]. 陳俊,淺析當代小區幼兒園的功能構成與設計, 2011年.
[3]黃軍榮.現代幼兒園建筑設計初探[J].廣西城鎮建設,2009(6):65.
【淺析新型生態幼兒園建筑設計理念】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大班感恩教育
• 如何設計幼兒園籃球教學教案
• 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應當融入心理學
• 家校聯動提升幼兒教育成效
• 淺談幼兒園游戲化教學的必要性
• 信息化教育資源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
• 試談如何辦好一所幼兒園
• 教研講座《打造“優秀”組長隊伍,開展多樣性教研文化建設》教案
• 關于幼兒園財務管理工作的思考
• 幼兒園美術欣賞活動的指導策略
• 新《幼兒園工作規程》對幼兒園工作的管理指引
• 幼兒園男教師如何留得住用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