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首位。”由此可見,促進幼兒健康成長與保護幼兒的生命安全是同等的重要。因此,開展健康教育是幼兒園工作中的一個重點。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我們對幼兒園的健康教育進行了行動研究,總結出了一些有效的實施策略。
一、樹立正確的幼兒健康觀
首先,我們通過組織教師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以及具體的衛生保健知識,使廣大教師深刻地認識到幼兒園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使他們樹立了“身心并重”的幼兒健康觀,從而進一步認識到身體健康是幼兒身心健全的基礎、心理適應是幼兒身心健全的關鍵,這就為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其次,我們利用家長學校對家長進行幼兒健康教育講座,使他們了解幼兒健康教育的內容和目標,促使他們主動配合幼兒園做好幼兒的健康教育工作,實現家園共育。
二、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
首先,通過安全和禮儀品格等健康教育活動課向幼兒傳播健康知識。筆者認為,在幼兒園開設幼兒安全和禮儀品格教育活動課,是幼兒學習和了解健康知識的重要途徑。由此幼兒園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身心發展規律,對小、中、大、學前班的幼兒進行安全和禮儀品格教育。如:小班的活動“不跟陌生人走”“禮儀三字經”“禮貌用語”;中班的活動“不離開大人和集體”“禮儀三字經”“學會傾聽”;大班的活動“一日三餐有學問”“我不怕困難”;學前班的活動“認識我的身體”“火災發生了怎么辦”等等,還可以適時組織幼兒進行安全防火、防震演練。這樣,不僅可以使幼兒積累健康知識,培養他們良好的健康態度,同時也可以使他們學會自我保護,促進他們良好行為習慣和健全個性品格的養成,從而促進他們身心的和諧發展。
其次,把健康教育滲透到其他教育領域之中。如:在繪畫和看圖書時,提醒幼兒坐姿端正、握筆正確、手眼保持一定距離;通過語言活動發展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使他們說話禮貌、注意傾聽、清楚表達;通過藝術活動抒發幼兒內心的情感,促進他們健全人格的形成等等。
三、在生活中讓幼兒養成健康行為
首先,讓幼兒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養成健康行為。一是讓幼兒養成文明禮貌習慣。如:可以組織幼兒開展“禮儀小天使”活動,在早晨入園時讓身披綬帶的“禮儀小天使”站在幼兒園門口引領小朋友們問老師好;在晚上離園時讓“禮儀小天使”引領小朋友們說老師再見、小朋友再見等等。二是讓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飯前便后要洗手;進餐時要安安靜靜、細嚼慢咽;午睡時睡姿為右側臥或仰臥等等。三是讓幼兒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如:大班的孩子要自己穿衣服、系鞋帶;學前班的孩子要自己疊被子等等。另外,我們還通過日常教育教學活動等環節,培養幼兒熱情、勇敢、自信、自我保護等一些健康行為。
其次,在家庭生活中培養幼兒的健康行為。一是通過與家長聯系,讓家長對幼兒進行健康行為養成訓練。如:讓幼兒自己洗臉、刷牙、洗腳、洗手帕,幫助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等。二是通過召開家長會或利用家長學校向家長宣傳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長主動配合幼兒園共同培養幼兒的健康行為。如: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早晨要按時起床、按時上幼兒園,晚上要按時睡覺等等。
總之,為了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幼兒園必須為幼兒創設健康的物質生活環境和心理生活環境,要扎扎實實、堅持不懈地做好幼兒園的健康教育工作,培養幼兒的健康行為,使他們從小就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品格,學會保護自己、幫助他人。?
【淺談幼兒園健康教育的實施策略】相關文章:
• 幼兒園小班音樂游戲活動組織分析
• 對學前教育的信息化延伸探討
• 農村幼兒園戶外活動的組織
• 如何在幼兒園教學中開展民間游戲探討
• 淺談幼兒園管理的藝術
• 幼兒園“推門聽課”之我見
• 全國幼兒園園標評選獲獎作品
• 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有效性研究
• 幼兒鋼琴學前教育發展
• 幼兒教育多媒體教學技術利用
• 幼兒園贊賞之我見
• 幼兒園美術教學中范例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