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園的區域活動,是幼兒園必不可少的、供幼兒在活動區中自主游戲和學習的活動,活動區域的創設體現了一個教師的教育理念和課程意識,也體現了一個教師的教育智慧和動手能力;區域活動不僅為幼兒個性發展提供了機會,而且是幼兒習得活動規則的重要途徑,為此教師應重視區域活動環境的創設,善于引導幼兒進行區域游戲,在師生的分享中促進自主性游戲的發展。
【關鍵詞】區域活動 活動區 區域活動的創設與指導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21-0144-01
區域活動也稱為區角活動、活動區活動。它是幼兒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觀摩的活動,有相對寬松的活動氣氛,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能滿足幼兒發展的需要;活動區也稱活動角,顧名思義,其主要特征就是“活動”。幼兒時期思維發展的特點是從直觀行動逐漸發展到具體形象,幼兒只有在活動中、在動作中才能更好地思考。筆者所在幼兒園對區域活動的創設與指導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發現加強幼兒園區域活動環境創設與指導,將推動幼兒園區域活動課程的建設,為幼兒提供更好的區域活動條件。
一 重視區域活動環境的創設
1.改善環境,開展區域活動,激發幼兒的操作興趣
我們力圖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活動環境,提供充分的活動機會,讓幼兒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成長,如創設了益智、建構、美工、角色、操作、語言等活動區,在小班開設了娃娃家、汽車王國;在中班開設寶寶醫院、理發店;在大班開設寶寶銀行、超市等活動區域,讓孩子們在寬松、自主、探索、創造中快樂地生活、個性地發展!
2.在區域活動中投放不同層次的材料,讓全體幼兒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
在幼兒園最能給予幼兒自主性游戲機會的場所是區角游戲。教師不僅應關注游戲區角的設置,更應關注區與區之間幼兒的流動和材料的流通。理想中的區角游戲狀態應該是孩子們個個有事做、時時有事做,通過人員的流動帶動物品的流通,引發孩子的自主交往和創造熱情。為此,教師應善于結合教育內容,為各個游戲區角增添半成品材料,讓兒童始終有新鮮感,時時有事做。孩子們在區域中嘗試、體驗、探索、經歷著真實的生活,區域活動為生活經驗的獲得提供了機會,為經驗的提升奠定了基礎。教師應配合目標、幼兒能力投放區角中的材料,以達到促進孩子發展的目的。
二 善于引導幼兒進行區域游戲
在區域活動中,教師應時刻觀察每個孩子的活動情況,并根據孩子的興趣、需要與能力,選擇恰當的指導策略,給予孩子適宜的指導,從而促進每個孩子富有個性地發展。
1.在區域活動的環境創設中滲透隱性指導
對幼兒區域游戲的引導,教師應更加講究策略,善于將教育意圖滲透于環境之中。如:每一區域所粘貼小腳印或擺放的小椅子數量,代表這一區域可容納人數。當幼兒進入這一區域時,發現每張椅子都有人時,幼兒就會自動離開或等待,而不破壞區域秩序,這就是椅子滿座的提示。
2.加強教師的間接引導
第一,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能力設計相應的區域活動內容。如:在中班“好鄰居”主題活動時,我們又以角色游戲為主線,將幼兒已有的購物經驗充分展現在游戲中,讓幼兒在游戲中進一步體驗顧客與售貨員的關系,從而促進幼兒對區域活動的興趣不斷提升。
第二,教師明確自己的身份參與指導。教師是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在指導幼兒進行區域活動時,更應該以幼兒的意愿為前提,教師只能以參與者的身份在恰當的時候給予建議。如:在進行角色游戲“逛商店”活動中,幼兒出現了缺乏禮貌用語的使用,看到這種情況,我就以顧客的身份參與幼兒的游戲,主動和營業員用禮貌的語言進行溝通,為其他幼兒做出榜樣,漸漸地幼兒能在游戲中使用禮貌用語,做文明的顧客和營業員,游戲的真正目的就達到了。
三 在師生的分享中促進自主性游戲的發展
1.善于接住孩子的話題
適當開展游戲講評,培養孩子發散性思維,如:幼兒甲:“今天,我在水果店當營業員,有人要買菠蘿,可是店里沒有菠蘿。”老師:“你是怎么解決的呢?”幼兒甲:“我用橡皮泥給他做了一個。”老師:“你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其他小朋友還有別的辦法嗎?”(教師接住孩子的話題,很自然地把問題拋給了全體幼兒。)幼兒乙:“可以用紙畫個菠蘿,再把它剪下來。”幼兒丙:“可以讓媽媽用黃顏色的布縫一個菠蘿。”可見,孩子們在教師的啟發下都能從“客人”的需求出發,想方設法地滿足“客人”的需求,這對孩子責任意識的形成有著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同時教師的引導也為其他孩子在下次游戲中碰到同類問題時,提供了借鑒。
2.幫助解決游戲中突出的問題
教師在與幼兒分享其自主性游戲的快樂時,還可以利用機會關注幼兒碰到的典型問題,在幫助他們解決的過程中,總結最優的策略與方法,并促使他們將之應用到以后的游戲中,實現經驗與策略的遷移。
總之,區域活動是孩子在區角環境中通過與材料互動實現自我建構、自我探究與自我發展的活動。區域活動的價值就在于能夠滿足孩子不同的興趣和需要,有利于促進孩子個性的充分發展,值得我們幼教實踐工作者繼續深入探索和豐富其組織和實施的規律、特征與步驟等,實現幼兒園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與幼兒個性和諧健康發展的統一。
參考文獻
[1]陳磊.體驗孩子:宋慶齡幼兒園[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北京崇文區光明幼兒園自選游戲課題組.幼兒園游戲指導:光明幼兒自選游戲實驗的思路與方法[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責任編輯:李錦雯〕
【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創設與指導】相關文章:
• 幼兒園德育過程中實踐活動案例研究
• 論鄉鎮幼兒園開展游戲現狀
• 幼兒園造型藝術教學的實施策略
• 安徽公辦幼兒園學費封頂
• “以人為本”構建和諧幼兒園
• 對幼兒園工作的幾點心得體會
• 讓寶寶愛上幼兒園
• 幼兒教育媒體技術分析
• 幼兒園課程與東北地方文化融合探究
• 如何讓幼兒園美術教育回歸生活
• 幼兒園開展 養成教育淺析
• 優化園本培訓,促進教師專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