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不同的方面為幼兒園教育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教育教學建議,為幼兒教師和幼兒家長樹立正確教育觀念,促進幼兒教師專業化成長,提升幼兒教育教學水平提供了藍本,是促進幼兒在體、智、德、美各方面全面協調發展的行動指南,因此,我們幼兒教育工作者要學深、學透,深入領會精神實質,不折不扣貫徹落實在教育教學的每一個環節。
【關鍵詞】幼教教學;教學模式;創新
隨著物質文明的提高以及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逐漸開始重視早期教育,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已經成為大多數家長的期盼,不僅如此幼教還是人才培養中基礎的一環,可以毫不猶豫的說幼教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搖籃,這樣就更顯得幼教在人們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但是我們目前的幼兒教育還存在諸多問題,所以我們現在就必須對幼教進行實踐和研究,然后總結有益的經驗對幼教指出正確的改革道路。
一、幼兒教師的角色定位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里,很多人誤解了幼兒教師的職責,有不少人認為,幼兒教師所行使的是保姆的職責,只要幼兒在學校里不出安全事故,同時,又能確保他們的孩子能在學校吃好、不生病就達到幼教的職責了。其實,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并不如他們所想象的那么簡單和容易。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當家長親自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我們手里的時候,是因為他們信任你,相信你能教好他的孩子,如果他的孩子在幼兒園什么都沒學到的話,那些家長還會信任你嗎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是多么的重要,她不僅要把孩子保護好,不讓他們受到一點點的傷痛,還要時刻負責他們的身心發展,幼兒教師有責任讓每一個接受幼教的孩子,學到應有的東西。“兒童是成人之父”,這是世界著名的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的一句話。他認為,兒童天生就是紅色區域里的一群,他們代表著真、善、美,我們對待新生兒的態度不應是憐憫,而應是懷著一種對造物之神的崇敬。
二、傾聽孩子的聲音,積極創造幼兒交流表達的機會
幼兒期是語言交流與思維發展的關鍵期,幼兒的口語交際能力貫穿幼兒各個發展時期,因此,教學時要耐心傾聽孩子的聲音,盡可能多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關注幼兒的興趣點,創造機會交流,鼓勵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其一親近幼兒,激發交流的欲望。要俯下身子,與幼兒促膝談心,盡量用幼兒的語氣和語調,或是幼兒喜歡的語言,談論幼兒感興趣的話題,聽取他們對事情的看法和意見等。要面向全體幼兒,盡可能與每個孩子交流。要多組織開展幼兒喜歡的活動和游戲,在自由活動中與幼兒交流往往容易激發幼兒情緒情感的表達。如:休息期間走到孩子們當中,與幼兒拉拉家常,聽聽他們談論的話題,了解一下幼兒的疑惑和感興趣的話題等,以激發幼兒表達的欲望。對個別幼兒表達能力差的要給予必要的補充,引導并幫助幼兒理清說的思路并清晰地說出來。其二培養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為了培養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我們要盡可能多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和動畫片,經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看動畫片,進一步拓展幼兒的生活經驗,豐富語言的內容,增強理解和表達能力,進而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產生對文字的興趣。避免違背幼兒的學習特點和接受能力而采用機械記憶和強化訓練的方式讓幼兒過早識字與寫字。其三在閱讀中發展幼兒的想象和創造能力。要教育幼兒愛護圖書,把自己喜歡的圖書和故事內容講給別人聽。在激發幼兒閱讀興趣的基礎上,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引導幼兒科學探究
我們要善于發現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幼兒身邊的生活機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并不斷積累經驗,獲取知識,提高能力。其一走進大自然,認識大自然。我們要經常組織幼兒接觸大自然,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周圍事物,激發其好奇心與探究欲望,學習觀察的方法,培養觀察的能力。如:帶領幼兒去動物園和養殖場,根據動物的體型特征和運動特點識別常見的動物,并給動物分類;帶領幼兒去植物園和農場,根據植物的生長特點認識各種植物花草,并給植物分類等。其二豐富想象力,培養創造力。應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要支持和鼓勵幼兒在探究的過程中提出問題,積極動手動腦,探尋問題的答案或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如:準備磁鐵、回形針、小鐵釘、小木塊、紐扣、玻璃球等材料組織小朋友研究磁鐵能吸住哪些東西;利用橡皮泥、盛有水的水盆組織小朋友研究如何讓橡皮泥浮在水面上;活動中啟發幼兒發現問題:為什么磁鐵能吸住鐵做的東西?為什么把橡皮泥做成小船就會浮到水面上?孩子們通過自己動手、動腦,玩一玩、想一想,增強了好奇心,激發對科學研究的興趣,培養了動手實驗能力,培養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新思維。其三既動手,又動腦,玩中學。
四、培養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
為了培養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我們要盡可能多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和動畫片,經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看動畫片,進一步拓展幼兒的生活經驗,豐富語言的內容,增強理解和表達能力,進而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產生對文字的興趣。避免違背幼兒的學習特點和接受能力而采用機械記憶和強化訓練的方式讓幼兒過早識字與寫字。要教育幼兒愛護圖書,把自己喜歡的圖書和故事內容講給別人聽。在激發幼兒閱讀興趣的基礎上,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并逐步培養幼兒自主選擇閱讀的能力,逐步提高幼兒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時,在閱讀中發展幼兒的想象和創造能力,鼓勵中班和大班的幼兒看圖講故事,并鼓勵幼兒根據故事的部分情節或圖書畫面的線索大膽推測、猜想故事情節的發展,或續編、改編、創編故事,初步感受文學作品的語言美。
總之,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創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全面了解幼兒的內心世界,珍視孩子童年生活,努力使每個幼兒都擁有一個快樂生活、健康成長的美好童年。
【提高幼兒園教育水平 創新農牧區幼教模式】相關文章:
• 關于蒙古族幼兒園物質文化建設的思考
• 幼兒園教師如何做好家園聯系工作
• 自然材料在學前教育手工課的應用
• 幼兒園虐童事件預防對策分析
• 不愿上幼兒園的孩子
• 開展幼兒園拍球活動的階段性研究
• 幼兒音樂教學背景探索
• 淺談幼兒園的分區活動
• 幼兒園課間活動的現狀與反思
• 怎樣開展幼兒園的數學活動
• 幼兒園健康教育問題探討
• 架起家庭與幼兒園合作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