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突發事件頻發,作為學前兒童高度密集的幼兒園,自然易受到來自各方面突發事件的威脅,突發事件對幼兒的生命安全及幼兒園正常教育活動的開展會造成嚴重影響。本文基于突發事件的發生誘因與發展特點,結合學前教育本身的專業素質與職業特質,對學前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應對幼兒園突發事件的能力提出要求,旨在通過促進幼兒園管理者與決策者提高對突發事件的防范來維護幼兒園的安全與穩定。
【關鍵詞】學前教育碩士;突發事件;應對能力
縱觀2014年,全國各地發生一系列幼兒園突發事件,如云南幼兒園毒鼠強中毒事件,幼兒園病毒靈喂藥事件、河南幼兒園倒塌事件等。在危機應對中,絕大多數幼兒園的管理者和決策者主要依賴于個人經驗,這種較為確定的個人經驗與突發事件的高度不確定性之間存在著矛盾,某種程度說明了幼兒園自身在抵御風險時的脆弱性。學前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在于:培養掌握現代教育理論、具有較強教育教學實踐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質幼兒教師和學前教育教學管理人員。因此,如何提升學前教育專業碩士對突發事件的防范、處理、管理及善后能力是當前幼兒教育工作面臨的難題之一。
1 幼兒園突發事件的誘因
1.1 教育體制層面:財政投入不足造成辦園質量落后
近幾年,學前教育逐漸受到國家的重視,但財政投入增長卻沒有大幅度增長,而且在當前公辦園與民辦園相結合的辦園體制下,數量不多的學前教育財政投入的絕大部分都向公辦幼兒園傾斜,而民辦幼兒園幾乎得不到國家任何財政資助,財政投入的限制與投入不均衡造成一些幼兒園辦園質量落后,安全問題頻發,幼兒園也成為了安全事故突出的地方。
1.2 價值觀層面:轉型期凸顯的矛盾危機幼兒園穩定
價值觀念指一定社會群體中的人們所共同具有的對于區分好與壞,正確與錯誤、符合與違背人們愿望的觀念,是人們基于生存、享受和發展的需要對于什么是好的或者不好的根本看法,是人們所特有的應該希望什么和應該避免什么的規范性見解,表示主體對客體的一種態度。[1]當前,我國經濟社會正處轉型期,各種社會關系日益復雜,深層次的矛盾不斷凸顯,道德虛無主義情緒蔓延。諸多關乎人們生命、財產安全的事件頻頻觸動社會道德底線,這些問題必然會危機幼兒園的安全穩定,造成對幼兒的消極影響。
1.3 管理層面:缺乏責任心導致預見意識淡薄
有些幼兒園管理層面制度的不完善也是幼兒園安全事故發生的因素之一,有些幼兒園的管理者或幼兒教師缺乏責任心,工作不認真,失職,對突發事件的預見意識不強或疏忽大意,往往會引起幼兒園安全事故的發生。提升對學前教育碩士研究生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具有重要而迫切的意義。
2 幼兒園突發事件的特點
2.1 突發性
突發性即人們對于幼兒園突發事件的發生時間、發生地點,發生形式、發生強度、發生趨勢等難以準確把握,這反映出幼兒園突發事件極具偶然性與隨機性。因此,幼兒園突發事件必須受到相關部門與相關人員的重視。
2.2 復雜性
幼兒園突發事件發生原因與進展顯現出復雜多變性,很難預料出產生的后果。若突發事件未受到即時處理,其后果可能很難控制,往往會對幼兒造成更嚴重的傷害,甚至危機幼兒生命。
2.3 破壞性
無論幼兒園發生何種類型的突發事件,都會影響到幼兒園的穩定,并危害到相關人群,尤其會給幼兒和幼兒家庭帶來傷害。而且,有些突發事件,如流行病感染,一旦發生還可能持續很長的時間,短時間內不會消退。可見,幼兒園突發事件具有不同程度的破壞性。
2.4 可控性
當幼兒園突發事件爆發以后,相關部門及幼兒園管理者可及時采取措施對其發展過程進行必要的控制,從而使危害、損失降到最低。雖然幼兒園突發事件的發生具有偶發性,不能做出預見,但通過及時有效的措施對其發展過程進行控制還是能減低危害的。
3 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3.1 預警能力
3.1.1 有針對性的宣傳教育
通常面對突發事件常會出現兩種錯誤的心理:一是漠視或忽視突發事件出現的可能性和后果,不能夠未雨綢繆;二是夸大突發事件可能造成的結果,過度恐慌,臨危先亂。因此,要提學前教育碩士研究生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就要通過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教育來營造臨危不亂的心理預期,從而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宣傳教育的方式多種多樣,最常用的方式有
案例分析和強化型教育兩種。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有較強的趣味性,容易吸引受教育者的注意力,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和討論,使學前教育碩士研究生能夠充分認識到突發事件防范意識在突發事件爆發或降低爆發強度、縮短時間中的作用,同時讓組織成員結合各自工作的具體情況,決定自己需要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保持警惕,加強自身對突發事件的預見意識,從而提高整個組織對突發事件的防范意識。
強化型教育。強化型教育有正面強化和負面強化兩種形式。正面強化可以通過權威人物的正面教育來激起學前教育碩士研究生的突發事件意識,主要是通過權威人物分析幼兒園內外的形勢、回憶過去所經歷的突發事件,提醒其不要忘記突發事件,威脅依舊存在。負面強化通常是通過向學前教育碩士研究生展示突發事件可能給幼兒以及幼兒家庭帶來的痛苦,主要通過語言、文字、圖片或錄像的方式描述突發事件情景,激起其對突發事件的強烈反感,從而提高突發事件的預見意識。
3.1.2 建立突發事件的預警機制
一般來說,預警就是指為在某個特定條件下,對將要發生的事件或者已經發生的重大事件給出提示信息,提示管理者針對已經發生、即將或正在發生的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處理。突發事件預警系統通過對預警對象和范圍、預警指標、預警信息進行分析和研究,及時發現潛在的危險因素,評估即將發生的突發事件的嚴重程度并決定是否發出警報,以便及時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來減少破壞性,達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起草應對突發事件的具體預案是關鍵。編制預案首先應遵循科學性的原則。預案的指導思想、生產程序和方法措施等都必須是科學的,預案的制訂應符合突發事件發展的趨勢,必須以科學的態度,在全面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展開分析和論證,才能制定出統一、有序、高效的處理方案。其次,還要遵循系統性原則。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本身也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它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每個預案應完整覆蓋突發事件的每個環節,明確突發事件在事前、事中、事后的各個進程中誰來做、怎樣做、何時做,以及用什么應急資源等;另一方面,各個預案之間還應形成一個體系,對各類不同的時間段準備相應的預案。 3.2 處理能力
突發事件往往意外性強、力度大、發展速度快,這就要求學前教育碩士研究生具備應急處理能力,在突發事件發生時要堅持一定的原則,如以人為本原則、及時性原則、信息公開原則和整體性原則。
3.2.1 以人為本原則:將幼兒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在突發事件的處理中應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無論是事故災難還是衛生事件、安全事件,都要把保障幼兒的生命作為應急處理的首要任務。在突發事件發生后,幼兒園要及時準確地向相關部門上報相關信息,并與相關部門及相關人員做好及時溝通,最大程度地減少和消除負面影響,體現高度負責的態度。
3.2.2 及時性原則:必須爭分奪秒把握最佳時機
應對突發事件必須遵循及時性原則。所謂及時,就是在處理突發事件過程中,保持較強的時間觀念,迅速收集各種信息,從而抓住控制突發事件態勢的各種有利時機。若突發事件發生后,沒有及時進行處理,自然就會擴展成危險的局面,這便失去了解決問題的最好時機。
此外,在突發事件發生以后,作為幼兒園的管理者,要將有關事件的信息盡可能的在最短時間進行披露,時過境遷的信息對于突發事件的處置決策幾乎沒有實用性和說服力。在信息的解釋中也要及時,以保證民眾能夠科學地理解信息,避免作出不適當的反應。所以,對突發事件的信息發布,不僅要做到公開透明,介紹突發事件發生的背景,而且還要考慮到相關人員的反應,做好相應的準備,必要時還應加上專家的分析與解釋。
3.2.3 信息公開原則:讓民眾知曉事件的真相
在信息快速發展的時代,人們很容易通過各種媒介來獲取信息,所以,如果刻意地封鎖消息,往往會引來更多的猜測和非議。所以,在事件發生以后 ,學前教育碩士研究生應該清楚應及時向廣大民眾公開相關信息,以防止傳言的產生和泛濫。隨著社會的全面發展,民眾接受和辨別信息真偽的能力也在不斷提高,以往有人可能會考慮到如果將信息公開,民眾可能會產生恐慌心理,其中這種“報喜不報憂”的做法恰恰會削弱民眾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反,如果把事件的真相公之于眾,反倒能夠鍛煉民眾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對信息的判斷能力。
3.2.4 整體性原則:從全局出發從大處著眼
整體性原則是在處理幼兒園突發事件的過程中,能夠從全局出發,大處著眼,盡可能地使各個部門之間保持系統地聯動,做到協調統一。這就要求學前教育碩士研究生能將幼兒園與政府相關部門作為整體系統,去分析其事件整體的性質和運動規律,對整體組成要素進行分析,一方面要注意分析不同要素的組成情況,努力提高每個要素的素質,努力發揮各自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注意分析他們之間的關系,注意改進各要素之間的結合方式和結構,避免和減少內部消耗。
3.3 管理能力
3.3.1 重視幼兒園內外環境的安全管理
幼兒園環境中存在著許多不安全因素,而這些往往會造成幼兒發生意外的常見因素,對環境的管理包括對園內環境和園外環境的管理,為兒童創造一個安全、健康的生活和學習環境是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基礎。在院外環境方面,幼兒園對門衛制度必須進行嚴格管理,不準陌生人進入園內,要求門衛人員定期在幼兒園周圍進行視察,排除一切可能對幼兒造成傷害的隱患;在幼兒園校車方面,管理者應從司機資質和園車質量上進行嚴格把關,保障幼兒的基本人身安全;在進行園內環境管理時,對幼兒園的宿舍、大型玩具設備等都要定期進行檢修,可能對幼兒造成傷害的各類事物都要進行及時處理,如當發現一些課桌椅、臺階有棱角時,必須及時將他們改造成弧形,防止幼兒因此造成磕碰;當圍擋欄桿過寬時,必須加防護網等。
3.3.2 必須嚴格執行安全管理制度
幼兒園的安全管理工作十分復雜繁瑣,如果僅僅依靠相關安全管理人員進行檢查處理是不能夠把每項事情都做到具體和到位的。因此,幼兒園必須建立一套符合本園實際情況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確規定各個崗位所負責的安全內容及注意事項。而幼兒園的管理者應加強對這些制度的宣傳,使其廣為人知,時刻保持安全意識,并對制度的執行進行定期檢查與督促。當發生安全問題時,教職員工應及時向有關部門進行匯報,并認真的做好分析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應對。同時,還必須對這些安全管理制度的合理性進行檢驗,如果發現制度與實踐有沖突,則必須及時對制度進行修訂,使其能夠更好地指導實踐。
3.3.3 積極開展師生安全教育,提高全員安全意識
幼兒園肩負著教育幼兒和服務家長的雙重任務,與此同時也承擔著保護幼兒生命安全的重大責任。幼兒園應對園內教職員工進行全面教育,使他們能夠真正把幼兒安全放在第一位,盡可能地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同時,幼兒園也應該加強對幼兒和其家長的相關教育,因此,這里的“全員”指的是教職員工、家長和幼兒本身。
(1)對幼兒進行保護能力培養
這種教育不僅是簡單地傳授知識,因為很多安全事件對于幼兒來說,并沒有見過和經歷過,學前教育碩士研究生應注意必須根據幼兒的生理、心理發展的特點,制定不同年齡層次的方案來進行安全教育。通常安全教育可以通過圖片、詩歌和故事等有趣的教學模式來幫助幼兒掌握安全知識,此外還應將安全教育融入到游戲中去,通過豐富多彩的游戲讓幼兒潛移默化地掌握自救和逃離、躲避危險的技能。如遇到突發事件時,可對幼兒進行隨機教育,如在“預防手足口疾病”時期教育孩子如何洗手注意衛生。
(2)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到安全教育活動中
幼兒園應每一學期都舉行以“安全教育”為主題的一系列親子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讓家長和幼兒在游戲和演習中了解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通過這種形式,幼兒能夠更容易地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提高安全意識。
(3)對教職員工開展幼兒安全知識教育宣傳
幼兒園的安全知識宣傳方式主要有:定期對教職員工開展安全知識教育講座;通過宣傳欄對教職員工進行日常安全意識的提醒;還可以利用反面教材來提高教職員工對突發事件的關注度。
3.4 應對突發事件的善后處理能力
對于突發事件,學前專業碩士研究生要學會一般的善后處理流程。如在幼兒園發生重大傷害事故,首先要搶救事故中受傷的幼兒,接著要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進行匯報,并通知相關家屬做好安撫工作,同時還要及時查清事故責任人,對不同程度受傷的幼兒給予補償,最后還要總結事故的經驗教訓,對受傷幼兒進行心理撫慰,與幼兒園所有教職員工協同努力慢慢消除由于事故造成的心理陰影。
幼兒園突發事件對幼兒、幼兒家庭及幼兒園來講是殘忍的,對事故責任人與幼兒園管理部門而言,其教訓是深刻的。作為未來幼兒教育的高質量人才――學前專業碩士研究生,如何提升防范和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是需要不斷在實踐中探索與總結的。
【參考文獻】
[1]袁貴仁.價值學引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379.
[責任編輯:曹明明]
【學前教育碩士研究生應對幼兒園突發事件能力研究】相關文章:
• 幼兒園課程民俗文化研究
• 新辦幼兒園管理策略與實踐
• 淺議幼兒園語言教學
• 建一所有文化品位的幼兒園
• 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初探
• 農村幼兒園 以“農”為主
• 幼兒園教學語言能力培養
• 幼兒園管理工作的瓶頸問題及對策
• 幼兒園美術教育中幼兒興趣的培養
• 淺議幼兒園創新教育
• 如何讓鄉鎮幼兒園散發鄉土氣息
• 幼兒園保育員的現狀及對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