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創造語言環境
幼兒語言是一個具體的過程,是指幼兒在其所處的環境當中不斷實踐、不斷感知的過程。一般來說,幼兒語言環境包括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
(一)幼兒語言的物質環境
為了讓幼兒能夠熟練地掌握“一邊……一邊……一邊……”這個排比句,在上課前我就有目的地將幼兒喜歡的各種小玩具分別擺在教室的各個活動角,在開展了看圖講述課“我愛幼兒園”之后,讓幼兒觀察教室的擺設有電話,有小凳子,有娃娃,有花,還有許多玩具等等。當幼兒看到教室擺設發生了變化之后,他們會主動說出我可以一邊電話,一邊抱著娃娃,一邊玩其他小玩具……通過不一樣的環境,幼兒可以直接對事物的動態進行感知,進而使幼兒的語言得到培養。
(二)幼兒語言的精神環境
通過一段時間的仔細觀察,我發現在班上的時候,小女孩很喜歡玩各種可愛的小玩具娃娃,喜歡扮作演員演戲、做小醫生等游戲;而小男孩則是愛好學英雄、玩軍事演戲等。于是,我就針對這種現象設計并組織了一些開商店、為一些小朋友過生日、學習解放軍、學習雷鋒叔叔做好事之類的游戲,以幫助幼兒發展語言。幼兒的精神是愉快、和諧的,通過學習、模仿一些角色,給予幼兒更多用語言表達思想與情感的機會,從而發展、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采用游戲教學
語言與思維有著緊密的聯系。在思維中,語言的主要職能就是參與活動,最終形成思維。許多時候,幼兒產生了強烈的表達愿望,但是往往因為語言的發展速度落后于思維的發展速度,因此,不能用語言將自己頭腦中所想的問題清楚地表達出來,使幼兒沒有把握在大家面前表達,容易產生膽小、羞怯的心態,還有的小孩子甚至不愛回答等等。但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是游戲。在游戲活動中,幼兒可以表現得輕松愉快、無拘無束。游戲作為思維工具及交際工具的語言,自始至終都伴隨著幼兒,為幼兒提供實踐語言的良好機會,是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最佳途徑。因此,為刺激幼兒的語言行為,我們往往采用多種游戲教學的方法,以達到發展和提高幼兒語言能力的成效。比如在講完“貓和老鼠”的故事之后,把幼兒進行分組,然后讓各小組演講,充當故事里的貓、老鼠等角色,讓幼兒一邊演示動作,一邊演講,幫助幼兒更加深刻的記憶、理解故事,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他們創造性思維和語言的進一步發展。
三、加強個別指導
由于所處的環境發生了變化,幼兒對自己周圍的人或事物都存在一種不同程度的陌生感,容易產生情緒不安、沉默寡言的現象。這時,教師應注重和幼兒們的親近,應把他們安置在自己的周圍,用和藹可親的態度、親切的話語去跟他們說話,使幼兒們得到感情上的滿足,這樣,他們的陌生感、膽怯感等情緒自然就會逐漸地消失,進而對新的環境、教師、伙伴產生興趣。伴隨著興趣的產生,幼兒逐漸就會產生說話的愿望,教師此時要牢牢抓住時機,發展幼兒們說話的興趣,幫助他們養成有話愿意說出來、有事愿意講出來的良好習慣。由于在認識能力與語言水平上,每一個幼兒之間都存在很大差異:有的幼兒喜歡與人交談、溝通,能夠將自己的意思輕松的表達出來;有的幼兒卻不愛說話,無法說清自己的意思。所以,我們教師要根據每一個幼兒的不同情況,做好個別工作:對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的幼兒,我們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讓他們去挑戰自己,完成一些有一定難度的語言交往任務;對于語言表達能力較差的幼兒,我們要主動地親近他們,與他們進行有意識的交談,幫助打消他們說話的顧慮,鼓勵他們大膽說話,使他們逐漸形成用語言來表達自己思想的習慣。
四、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不僅是幼兒自身成長、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大眾共同的責任和義務。因此,作為幼兒教師,讓我們一起努力,為幼兒們創造良好的機會,讓幼兒們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表達、交流、爭論,滿足幼兒說話的愿望,從而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能力培養的幼兒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上一篇:音樂教育中的幼兒教育論文
下一篇:創造性能力中的幼兒教育論文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