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幼兒教師;專業成長;培訓;平臺;教學反思
教師專業成長指教師在專業訓練和主動學習的基礎上,不斷實現專業成長的過程。新《規程》明確提出幼兒教師應該“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及相應的文化和專業素養”。如何促進和提高幼兒教師專業成長是當前幼兒教育完善與發展的關鍵性問題,也直接影響到幼兒園課程改革的質量。
一、加強理論學習,夯實專業基礎
1.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培訓計劃,規范教師培訓管理制度,按教師的學歷、年齡、業務水平、工作能力、實踐經驗,分層提出培訓目標。2.開展專業理論培訓。定期組織理論培訓,通過邀請專家講座、閱讀理論書籍等,掌握理論知識,吸收新鮮知識信息,不斷實踐檢驗、研究發現,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3.利用課余時間集中學習。通過印發相關學習資料,利用課余時間讓全體教師參與到新課改的理論學習中來。讓教師從思想上重視新課改,從理論上深入掌握新課改,不斷提高教師的思想與教學水平。4.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培訓。采用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相結合的方式,讓教師觀摩名師教學實錄,并展開充分的交流。
二、提高綜合素養,全面充實自己
新時代對幼兒教師的要求是不僅要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具有廣博的人文知識、良好的溝通組織能力、精湛的技能技巧、優良的師風等。要切實做好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經常開展師德師風教育、讀書活動、技能技巧大賽等活動。不斷提高教師綜合素養,真正做到將《指南》的精神內化于心,對每個年齡段每個領域的目標了然于心,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
三、通過業務培訓,提升教師能力
組織教師積極開展園內公開課評比、游戲設計、區域角環境創設、月主題活動創設等,提高全園教師綜合素質,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通過聽評課,活動反思等鍛煉了教師技能.每學期派教師外出培訓學習,定期對全體教師進行專業素養、班級管理、技能技巧等方面的培訓,促進教師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教育水平和專業技能迅速成長。
四、加強督導檢查,促進規范發展
1.教學活動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點,要狠抓教學過程的各個細節,制定出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的教育目標,分解到學期、月、周教育計劃及一日活動設計之中。教育內容的選擇,在突出養成教育、生活能力培養的基礎上,實現五大領域內容的有機結合,根據幼兒年齡特征和興趣愛好,把區域活動與主題活動有機結合,相互滲透,結合節日和季節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活動,創設適合幼兒能力發展的區域游戲。2.深入班級聽課,檢查一日生活常規管理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學期末,要求教師上交教育筆記、教學效果分析小結及各類總結,做到有檢查、有記錄,把平時的工作納入學年考核,使各項工作走向制度化、規范化。
五、組織賽課活動,為教師提供平臺
賽課活動不僅能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還能進一步加強教師的教學能力,激發幼兒園內部的活力,為教師搭建展示自己的舞臺,通過賽課活動,引領教師聚焦主題背景下的集體教學,實踐“幫助幼兒自己的教學理念,研究有效教學環節與教學行為,形成高效的師幼互動。每名教師將在設計、執教、觀摩、研討的比賽過程中,學習反思,獲得專業提升,并形成自己的教學特長。
六、開展園本教研,加強教師交流
1.理論實踐相結合。幼兒園組織教師扎實開展多種多樣的學習活動,如教師外出學習回來后和大家交流探討等學習方式,明確不同年齡段幼兒培養目標,更新教師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師的學習和總結能力。2.積極開展教研活動,鼓勵教師參與教學活動設計和創新。開展全園教師聽評課活動,每位教師通過設計活動、集體說課、教師聽課后再進行評課和活動反思,逐步提高了教師的備課、說課能力,在課程教育研究方面也有進步。學期末通過教學效果檢查、探討和反思使教師樹立師幼共同成長的觀念。
七、開展教學反思,引導教師自我調整
教師的專業成長既是建立在不斷學習的基礎上,同時又要重視幼兒在教學中的具體反應,要通過教學反思,來總結教學的成功與失敗,這樣才能為后續教學做準備。為此,在教學中我們應引導教師在課上認真觀察幼兒的一舉一動,認真記錄下各種教學信息,課后開展教學反思,分析自己的教學行為。可以單獨進行,也可以小組的形式展開,讓教師在反思中總結成功經驗,吸取失敗教訓,真正將幼兒納入教師的教學之中,這樣更加利于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從而使幼兒教育教學更具科學性與合理性。
八、開展“傳、幫、帶”,注重青年教師的培養
為了加強青年教師的培養,在幼兒園開展“傳、幫、帶”活動,通過以老教師優良傳統傳承,同事間互幫互學,以強帶弱等形式,讓青年教師盡快熟悉幼兒園的教育理念、教師的崗位職責、基本的常規和班級管理等,促進青年教師盡快成長起來。對新上崗教師實施跟蹤聽課,做好教學常規工作的指導,使之盡快站穩講臺,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作者:李江紅 單位:隴南市武都區教場幼兒園
【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策略】相關文章:
上一篇:民族地區農村幼兒教師職后培訓現狀
下一篇:民辦園幼兒教師專業化問題及對策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