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導幼兒進行音樂欣賞
通過我的教學實踐,我是這樣定義音樂欣賞的:對幼兒來說,音樂欣賞就是如何聽音樂,能懷著欣喜的心情反復地聽。開展好音樂欣賞活動,可以使幼兒接觸更多的優秀的音樂作品,增強對音樂的喜愛之情。
引導幼兒進行音樂欣賞,我認為做好傾聽、理解、創造這三方面就可以了。
一、傾聽
一個人在很小的時候,就對“傾聽”或者是聲音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活動范圍的擴大、生活經驗的豐富,周圍可以聽到的 聲音越來越多。如果不加以引導,幼兒會對周圍許多美好的聲音聽而不聞。
幼兒進入幼兒園后,我們可以從最簡單的入手,如讓幼兒仔細聽周圍的鳥叫、蛙鳴、飛機的隆隆聲、摩托車、汽車鳴笛聲……等;分辨大自然的聲音:聽下大雨、下小雨,雨水落在草地上、泥土上、水坑里,分別是什么聲音;傾聽活動室的玩具、門窗、寫字、繪畫發出的聲音,廚房中洗菜、切菜、炒菜的聲音等。
二、理解
我覺得真正的音樂欣賞,最重要的是理解。只有理解了才能對音樂所引起的情緒、情感有所體會。
在引導幼兒進行理解時,可以帶領幼兒先理解所熟悉的歌曲的歌詞,其次是音樂情緒。如:媽媽在哄小寶寶睡覺,媽媽喜歡小寶寶是什么心情?在幼兒已熟悉的基礎上,還可以帶領幼兒用不同的動作來表示高音、低音。再如:聽到沉重、陰暗、緩慢的性質可以想到什么;聽到輕快、跳躍的音樂又想到了什么;搖籃曲的音樂在結束時漸慢漸弱,是表示什么。久而久之,幼兒就會對這些形成一定的概念,會用這些概念去理解更多的音樂。
三、創造
其實,每個幼兒在傾聽、理解音樂的同時,往往伴隨著創造活動。
1、幼兒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創造就是身體動作,可以讓幼兒用動作對自己的音樂感受進行表演,而且要做與別人不同的動作。
2、其次就是用語言進行創造,在音樂欣賞中,幼兒熟悉了樂曲,可以說一句自己的話,要和老師給的模式一樣,并且用和音樂一樣的聲音來說。如:飛呀飛呀,小鳥一邊輕輕飛,一邊慢慢飛;織呀織呀,媽媽一邊織毛衣,一邊唱歌。
3、幼兒選擇最多的就是用繪畫進行創造。如欣賞了情緒差異很大的兩首曲子《搖籃曲》、《喜洋洋》,讓幼兒畫兩幅畫,分別表達自己的感受,幼兒一定會畫出兩幅截然不同的畫,并且還會配有語言進行解釋�!�
在生活中,只要運用恰當的方法,在恰當的時間引起幼兒的注意,一定會讓幼兒為了快樂而欣賞音樂!
【如何引導幼兒進行音樂欣賞】相關文章:
上一篇:論早期幼兒音樂教育的一種理論框架
下一篇:幼兒園音樂教育的評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