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勢幼兒群體,是指在托幼機構中經常居于被動的、次要的弱勢地位,不能從環境中獲得充分發展機會的幼兒群體。幼兒園中弱勢幼兒群體本應得到老師更多的關心和幫助,但事實上,很多老師并沒有給這些幼兒予以足夠的關心與照顧。這對弱勢幼兒群體來說,不僅是不公平的,而且會影響到他們身心的健康發展。
一、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切實關注弱勢幼兒
作為一名合格的新型幼兒教師,首要的任務就是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要善于觀察、解讀幼兒。一般來說,弱勢幼兒在活動中往往有明顯的外在行為特征,比如,沉默寡言;上課時從不主動、積極地回答問題;講話時聲音很小,有時站在他旁邊也聽不清楚;常常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里獨自一人自言自語地玩;在角色游戲中,他們往往會順從其他幼兒的安排,總是扮演別人挑剩的次要角色等。
二、教師能夠提供有效的“干預”措施,讓弱勢幼兒得到充分發展
1.講究干預的及時性
最有效的幫助,莫過于受幫助者最急需幫助的時候給予必要的援助。對弱勢兒童的干預,同樣也應注意及時性。比如,有個小女孩上廁所時,遭到本班幾個小朋友的拒絕,理由是她沒穿裙子。像這種情況,如果教師能及時地干預,那么小女孩會因老師的及時“相助”而從“弱勢”中解圍出來。
2.講究干預的藝術性
并不是任何的干預都能奏效,都能達到幫助弱勢兒童的目的。我曾經看到有這樣一例游戲活動:有位小女孩一直站在美容店門口觀望,該班老師發現后徑直走過去問她:“你想進去玩嗎?”結果小女孩什么話也沒說就走掉了。很顯然,老師的這種干預是無效的。因為她并沒有觀察、了解當時小女孩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也沒有充分考慮到小女孩是一位較典型的弱勢兒童,平時很內向、膽小,話也很少,采用這種過于簡單化的干預顯然對小女孩是不適宜的。根據我的現場觀察,可以看出小女孩是喜歡玩美容店游戲的,只是沒有勇氣進去而已。此時,教師如果能夠以服務員的身份平行介入游戲,再以服務員的口吻邀請小女孩:“請問你要理發嗎?”或許小女孩會接受邀請而比較自然地進入游戲。
3.明確干預的目的性
教師對于弱勢兒童進行干預的目的是通過干預,最后達到不干預或少干預,使他們最終擺脫弱勢的狀況。教師應幫助弱勢兒童建立自信心,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優點。
三、教師要創設適宜的生活環境,緩解弱勢幼兒群體的心理壓力
1.營造溫馨的集體氛圍
教師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幼兒,努力克服個人主觀對兒童的偏見,使每個幼兒都能感受到自己的獨立和存在,享受到同樣的教育。處于“弱勢群體”的幼兒在教師心目中已經被貼上了標簽,教師對他的情感投入、關注力度、愛護程度已大大地降低了,甚至無視其存在。這些幼兒已經無法享受到平等的教育,他們的主體精神已經遭到教師的無情扼殺。
為此,教師要以身作則地關愛弱勢兒童:(1)對幼兒一視同仁,不偏愛、不袒護、不歧視;尊重幼兒,學會耐心地聆聽幼兒的心聲,學會寬容幼兒,允許幼兒犯錯誤;(2)營造溫馨和諧的集體氛圍,讓弱勢兒童群體在集體中找到更多的溫暖、快樂與認同,讓他們不再被孤立,不再感覺到自己是弱者。
2.提供調適的“私密空間”
幼兒在園的一日生活中,他們也有“受挫”的時候,這無形中會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這就需要老師為他們提供一個有利于他們“釋放”“排解”這種壓力的場所。比如在活動室的一角創設一個相對隱蔽而獨立的空間,如“心情屋”等,讓幼兒在遇到挫折時,把委屈怨恨對著布娃娃說一說、打一打、跳一跳,釋放一下多余的能量,等到心情好了,再回到集體中來,這是一種有效地減輕幼兒心理壓抑的辦法。
四、教師要重視加強家園合作,發揮家園的最大優勢
俗話說:“知子莫如父。”父母往往最能準確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個性等方面的發展特征。加強家園聯系,有利于家長和老師了解幼兒在園、在家的情況。我們應該先主動向家長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現,并耐心地傾聽家長的反映,努力使雙方在輕松、平等的氛圍下交流各自對問題的意見與看法,共同商討教育對策,幫助弱勢兒童,促進其身心健康地發展。
五、教師提高自身專業素養,掌握科學有效的解決策略
作為幼兒教師,每一個幼兒的心靈深處都有積極向上的心理,希望得到教師贊賞。教師面對幼兒的錯誤時,一刻也不能忘記每個孩子都有善良的取向和良好的愿望。因此,要尊重幼兒、了解幼兒、善待幼兒、理解幼兒。
“弱勢幼兒群體”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要用辯證的眼光看待它,用自己專業的理念解讀它,用細心加耐心的態度對待它,努力實現幼兒教育的最終目標,真正促進幼兒健康、和諧、全面地發展。
(作者單位 江蘇省張家港市港口幼兒園)
【幼兒園“弱勢幼兒群體”的問題解決策略】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管理
• 幼兒園有效、規范的午托管理辦法
• 幼兒園歌唱教學技巧探究
• 兒歌彈唱在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中的現狀
• 幼兒園老師語言與幼兒語言研究
• 對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思考
• “我喜歡當幼兒園教師”
• 幼兒園音樂教育游戲化探討
• 幼兒園奧爾夫音樂教育活動對幼兒影響
• 幼兒園主題教學現狀及改進對策
• 香港圣保祿幼兒園印象
• 《幼兒園管理導讀》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