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為了解東風公司3~6歲在園幼兒貧血患病率,并針對有關因素開展貧血防治工作。方法:2010年5~7月份對23所幼兒園4623例3~6歲在園幼兒血紅蛋白含量進行測定,結合自制問卷調(diào)查。結果:各年齡組患病率有顯著差異,P〈0.005。其中輕度貧血占87.13%,中度占12.87%;男女患病率無顯著差異,P〉0.05。結論:通過健康教育、合理膳食、綜合防治原發(fā)病,貧血是可以預防的。
關鍵詞:幼兒貧血患病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4623例在園幼兒中,男2218人,女2405人,3歲組男650人,女891人;4歲組男864人,女677人;5~6歲組男715人,女826人。
1.2采取幼兒靜脈全血,用SF3000全自動血球分析儀,由專職檢驗師操作,血紅蛋白〈110g/L診斷為輕度貧血,血紅蛋白〈90g/L診斷為中度貧血[1]。并對每個貧血幼兒的家長進行問卷調(diào)查。
1.3應用SPSS11.5統(tǒng)計軟件處理,X2檢驗。
2結果
2.1 3~6歲在園幼兒貧血患病率見表1。
表1顯示,3歲組患病率為3.3%,4歲組為2.2%,5歲組為1.0%,經(jīng)X2檢驗,P〈0.005,3個年齡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男女之比,P〉0.05,無顯著差異。貧血患兒中輕度貧血占2.06%,中度占0.3%。
2.2貧血相關因素見表2。
表2顯示,引起貧血的4大主要因素是反復呼吸道感染,反復腹瀉、胃納差、偏食挑食(或不吃綠色蔬菜),由這4大因素引起的貧血95人,占貧血發(fā)生率的94.05%,與其他因素相比,有顯著差異。
3討論
3.1貧血影響幼兒生長發(fā)育和智力發(fā)展,也是危害幼兒健康的世界性營養(yǎng)性疾病。結果顯示,3歲組幼兒患病率為3.3%,隨年齡增長而逐漸下降,各年齡組間的患病率存在顯著差異,P〈0.005。輕度貧血占87.13%,中度占12.87%,無重度貧血。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教育工作的加強,科學育兒知識的普及,降低了幼兒貧血患病率。
3.2注重和預防相關疾病的發(fā)生。表2顯示,幼兒貧血主要由反復呼吸道感染、反復腹瀉、胃納差、偏食挑食這4大因素引起。貧血幼兒免疫力下降,易引起各種感染性疾病,特別是呼吸道感染、胃納差等,引起惡性循環(huán)。在冬季要注意幼兒的防寒保暖,減少呼吸道疾病、夏秋季防暑降溫,要注意幼兒個人衛(wèi)生和飲食衛(wèi)生,減少腹瀉。積極預防和治療上述疾病是預防和降低貧血患病率的重要措施。
3.3合理膳食和糾正幼兒不良飲食習慣,是預防幼兒貧血的重要手段。幼兒園教師及保健醫(yī)必須向家長宣傳科學育兒知識,共同努力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膳食要注意葷、素、干、濕搭配,科學合理,營養(yǎng)均衡,膳食合理。積極治療原發(fā)病,降低3~6歲兒童貧血患病率。
參考文獻:
[1]劉湘云主編.兒童保健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378~382.
[2]王慕逖主編.兒科學.第5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350.
【幼兒園3-6歲兒童貧血調(diào)查結果分析】相關文章:
• 點評南京前線幼兒園一組兒童畫
• 幼兒園圖書館管理與建設之我見
• 幼兒園幼兒自主活動問題措施
• 幼兒園音樂欣賞教學策略初探
• 談幼兒園音樂欣賞
• 幼兒教育與賞識教育應用
• 民間藝術與幼兒園課程
• 學前教育中游戲的價值
• 不想在幼兒園過生日的豆豆
• 幼兒園數(shù)學教學淺析
• 幼兒園學前教育教學策略研究
• 淺談如何做好幼兒園班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