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戲劇環境的創設是幼兒進行戲劇活動的必要前提,本文試圖探索如何創設班級戲劇活動環境,為幼兒的戲劇活動提供潛在的支架,也為幼兒園戲劇課程的實施提供借鑒。
【關鍵詞】戲劇活動;戲劇環境;幼兒園活動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017(2014)02-0043-02
【作者簡介】顧穎穎(1982-),女,江蘇鹽城人,揚州職業大學師范學院助教,碩士。
戲劇作為一種綜合性和集體性的藝術已經逐漸得到學前教育理論學者和實踐者的關注,越來越多的幼兒園開始引入戲劇活動。幼兒教師在開展戲劇活動的過程中,會產生這樣的疑問:是否需要將教室變成一個劇場?是否要搭建舞臺?是否需要燈光?為此,本文對班級戲劇環境及其創設進行一些探討。
張金梅認為,幼兒園戲劇綜合活動是圍繞兒童戲劇經驗的建構而發生的戲劇的、藝術的、學科的、多層次的綜合教育活動。這里的多層次綜合,首先體現為以演員表演為中心的舞臺美術、劇本創作、
音樂音響以及最終的劇場演出和觀眾欣賞等多元戲劇活動。因而,戲劇活動中幼兒不僅僅進行戲劇表演,而且要承擔舞臺設計、道具設計、導演、化裝等職責。正如日本岡田正章在《幼稚園戲劇活動教學設計》中指出的,在幼兒園戲劇活動中“重要的不是舞臺,而是空間”。因而,班級戲劇環境指的是由教師、幼兒或教師與幼兒合作創設的,多元的戲劇活動所需要的環境。它不僅僅是指舞臺空間,還包括舞臺設計、道具準備、化裝等“戲劇工作”所需要的環境。它既包括戲劇活動前的班級環境準備,還包括在戲劇活動時創設的劇場空間。這也是為什么我們使用“戲劇環境”一詞,而不是用“舞臺”或“劇場”的原因。
一、班級戲劇環境創設的必要性
1. 戲劇環境是戲劇活動不可或缺的部分
高鑒在《戲劇的世界――戲劇功能新探》中指出,“戲劇動作在空間中的進一步延伸,引發并融合了舞臺環境藝術。舞臺環境的最原始功能是提供演出場地,……隨著表演藝術的發展,對演出場地要求也逐漸高了,不再滿足于一塊空地,而且要求提供可供表演依托的支點”。戲劇是一門綜合藝術,它不僅包括演員的表演,還包括舞臺設計、導演策劃、化裝等。舞臺環境藝術是戲劇的一個重要的藝術元素,對于戲劇不可或缺。因而,要進行幼兒園戲劇活動,對戲劇環境創設的探索不可或缺。
2. 戲劇環境是幼兒園戲劇活動實施的支架
提前對戲劇環境進行合理的考慮和創設,有助于戲劇活動的順利開展。環境作為幼兒園的潛在課程,會直接影響幼兒園課程的實施。在戲劇活動中,適宜的戲劇環境對教師的教學和幼兒的探索都能起到支架作用。教室空間的安排、舞臺空間的設計、活動材料的投放等都會潛在地影響幼兒參與的熱情,影響他們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揮。因而,戲劇環境的創設對于戲劇活動的開展至關重要。
二、班級戲劇環境創設的原則
1. 綜合性
作為集體藝術的戲劇,是由演員、導演、
音樂師、舞美設計者、服裝師、燈光師等共同創造的。在戲劇活動中,幼兒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承擔不同的工作。因而,班級的戲劇環境同樣應具有綜合性,能夠適應不同幼兒的“工作”需要,為他們提供不同“工作”所需要的材料。
2. 幼兒主體性
這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幼兒園戲劇活動的宗旨不再是“從戲劇開始”,班級戲劇環境創設應該“從幼兒出發”,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征和學習模式。戲劇環境的使用者是幼兒而不是其他成人。二是幼兒是班級戲劇環境創設的參與者,是班級戲劇環境的主人。在戲劇教學活動前,教師和幼兒是準備環境的雙主體,而在戲劇活動中,幼兒是創設劇場空間的唯一主體。
3. 開放性
湯志明在《幼兒學習環境設計》中指出,開放―封閉是幼兒園環境設計的向度之一,描述的是“器材、貯存、課程和教師行為對兒童的限制程度”。開放的器材刺激兒童創新和創造新的挑戰,而封閉的器材為兒童提供足夠的挑戰和成功的機會。班級戲劇環境以及其中的各種材料應該具有開放性,即應減少教師行為的干涉,為幼兒提供需要的、足夠的、簡單有趣的材料,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等,有效刺激幼兒積極、主動地進入戲劇活動,進行創造性想象,并在戲劇活動中自由而快樂地“工作”。
4. 多樣性與簡約性
對于幼兒來說,豐富的環境刺激會激發他們豐富的想象和創造性的活動,因而提供多樣的材料非常必需,但這并不代表一定要有奢華的舞臺。高鑒認為,簡約性是戲劇的生命形式,突顯了戲劇的生命力所在。戲劇演出逐漸從追求生活幻覺性到寫意的非幻覺性,是對戲劇空間的解放和創新。簡約的班級戲劇環境創設不是指一無所有,而是在創設時要力求簡單且有價值。簡約性是由幼兒處于象征性游戲階段的年齡特征和戲劇天性所決定的。
5. 動態性
戲劇環境應該富于變化。首先,教師應根據幼兒的參與狀況、材料的使用狀況以及幼兒興趣點的不同對班級戲劇環境進行調整。其次,在類似的戲劇活動中,雖然班級戲劇環境的風格不變,但由于幼兒“戲劇工作”的進展,可以逐步改變和充實班級戲劇環境。最后,根據戲劇內容和季節的變化,環境創設的主體風格、空間劃分以及材料的投放種類和數量也應因時而易。
三、班級戲劇環境的具體創設
1. 活動區域的綜合使用和設置
活動區是依照幼兒興趣與能力在活動室設計多樣化的小區域。利用活動區來創設班級戲劇環境,既利用了教師和幼兒熟悉的環境,也特別符合戲劇活動綜合性的特點。
(1)利用已有活動區
美勞區、積木區、益智區、娃娃家、閱讀區等是幼兒園經常設置的區域,幼兒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到各個區域活動,教師可根據戲劇活動的需要對區域進行添加和刪減。道具制作、舞臺設計、服裝設計等舞美設計工作可以在美勞區進行;可以辟出一小塊區域展示和貯存孩子們設計和制作的服裝,哪怕放置一個有橫杠的架子也行;“小劇作家”們和“小演員”們可以在臨近美勞區的空間或舞臺區域進行商討;“音響師”們可以在音樂角里“工作”。 (2)活動材料的配置
材料配置要符合多樣性和簡約性的原則。設計戲劇服裝時,可以利用美勞區已有的大紙張或者簡單的正方形、長方形和三角形的廢舊布料,通過不同的系扎方法制成不同款式的戲劇服裝。教師應根據幼兒的活動需要,利用簡單的材料和生活中的廢舊物品,如廢舊的紙盒可以做成道具箱。教師還可以讓幼兒從家里帶來他們喜歡的或與主題相關的物品。
2. 舞臺空間的自由隔離
舞臺空間區域并不一定要事先安排好,教師可將舞臺空間設計的權利交給幼兒,相信孩子的創造能力。我們可以利用各種可移動的物體自由隔離出舞臺的空間和觀看的空間,有時將工作毯或者大型積木放置到戲劇環境中會達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幼兒利用工作毯可以很隨意地創造出他們滿意的舞臺空間,并且,觀眾們在工作毯上席地而坐也會使得觀眾和演員的關系更加和諧,方便觀眾隨時參與表演。當然,舞臺空間不一定非得設在室內,室外的寬敞空間、美麗的草坪和多種游戲器材都可以成為幼兒戲劇表演的環境基礎。
以上是對班級戲劇環境創設的初步探討,還需要教師在幼兒戲劇活動中不斷研究、探討,根據幼兒園環境、幼兒不同需要以及戲劇活動的內容進行班級戲劇環境的創設,從而為孩子提供自發自由的戲劇空間,讓他們在戲劇活動中獲得創造能力、同伴合作能力以及藝術表現力等的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 [英]彼得?布魯克.空的空間[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
[2] 高鑒.戲劇的世界――戲劇功能新探[M].北京:知識出版社,1990.
[3] [日]岡田正章.幼稚園戲劇活動教學設計[M].臺北:武陵出版社,1990.
[4] 戴平.戲劇――綜合的美學工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5] [美]Hilda L.Jackman.早期課程――架起兒童通往世界的橋梁[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
[6] 朱家雄.幼兒園課程[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3.
[7] 宋玉珍.世界藝術史――戲劇卷[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3.
[8] 張金梅.幼兒園戲劇綜合活動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3.
[9] 湯志民.幼兒學習環境設計[M].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
(責任編輯 羅嘉君)
【初探幼兒園班級戲劇環境的創設】相關文章:
• 淺談農村幼兒園藝術教育
• 幼兒園老師給家長的一封信
• 如何上好幼兒園的美術課
• 不想上幼兒園
• 淺談幼兒園區域活動的開展
• 管窺幼兒教育中的誤區及舉措
• 幼兒園音樂教育國際化現狀、問題與對策
• 德國幼兒園:玩得不一般
• 幼兒園課程的生活化分析
• 幼兒園教育現狀及對策(5篇)
• 幼兒園游戲化教學分析
• 幼兒園愿景建構的基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