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綱要》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農村有著得天獨厚、豐富的自然資源,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通過環境的創設與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農村孩子也同城市里的孩子一樣對萬物充滿了好奇,通過隨處可見的事物,讓他們自己親身經歷探究的過程,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經驗的提升。”《綱要》中又指出:“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設計思路
在認識稻谷的過程中,小朋友們都認為水稻長大后就是稻谷,而忽略了水稻的另一部分——稻草。而稻草是農村幼兒經常見到的,但是對于稻草的作用他們的了解還是比較少。那么,稻草到底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在農村,稻草有著很多的用途,衣食住行都能用得著稻草。
如何讓稻草走進幼兒園,成為幼兒園的教育資源呢?于是我嘗試設計了一次大班綜合活動《家鄉的稻草》。
目標預見
1.運用各種感官認識稻草,了解稻草在生活中的廣泛用處。
2.學習初步的搓、編、扎的技能,嘗試運用各種輔助材料大膽地進行制作,體驗與同伴合作的樂趣。
3.培養幼兒愛家鄉的情感。
重點和難點是學習初步的搓、編、扎的技能,嘗試運用各種輔助材料進行制作。
教學過程
一、認識稻草
1.猜謎語,引起幼兒興趣。“水里生來水里長,小時綠來老時黃,黃金甲殼外面包,珍珠心兒里面藏。”(水稻)看看這是什么?(出示水稻)分別說說水稻各部分的名稱。
2.引導幼兒用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的方法了解稻草的特征,幼兒可以親手撥一撥稻草,仔細地觀察。(長長的、細細的、用鼻子聞起來有一股特殊的香味。)
二、了解稻草的用途
1.引導幼兒說說稻草有什么用。
2.幼兒通過參觀和動手玩一玩,認識一些稻草制品以及它們的作用。(如:裝電飯褒的草編容器可以保暖,草鞋既透氣又防滑等)
3.啟發幼兒思考稻草除了可以做稻草制品還可以用來做什么?(可以做燃料燒飯;給蔬菜保暖;保護冬天的樹苗、土里的種子;給牛當飼料;給小雞、小鴨等小動物蓋房子;做草鞋、草墊、編草包、草席等等)。(出示照片和圖片)
三、嘗試運用稻草進行制作活動
1.啟發幼兒說說可以利用稻草進行哪些制作活動。稻草可以用來做那么多的東西,你想用它做什么呢?(幼兒討論)
2.教師講解一些基本的技能:搓、扎、編。教師介紹操作材料,示范扎困稻草。請一名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合作利用繩子捆扎稻草,引導小朋友還可以用皮筋等材料捆扎稻草。
3.幼兒制作。幼兒自由選擇輔助用品進行制作。教師要提示幼兒注意衛生、安全,合理使用輔助材料,可以與同伴合作探討。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制作各種藝術品,如:扎稻草人、扎草龍、編繩、稻草黏貼……
四、活動評價
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說說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活動延伸:幼兒將自己制作的稻草制品開展一些游戲活動。
(江蘇省南京市高淳縣淳溪中心幼兒園)
【幼兒園大班綜合活動: 家鄉的稻草】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課程教學活動研究
• 在大學英語教學融入德育的探索
• 師范類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模式探討
• 學前教育師資一體化現狀與對策
• 學習《指南》優化幼兒園一日活動
• 幼兒園開放性語言教育活動初探
• 幼兒園古詩文教學探析
• 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之我見
• 如何加強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
• 淺談幼兒園情境教學的運用
• 幼兒園新教師的角色定位
• 上幼兒園的孩子回家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