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扎實開展幼兒園的主課題研究 我在2003年從小學部調到幼兒園,當時我們園長讓我負責抓好學校的主課題研究。回想起來,雖然當時懵懵懂懂,卻給了我實實在在的接觸課題研究的機會,從此正式開始漫步在課題研究的道路上。為了學習教科研知識,把學校的課題研究真正同教育教學實踐結合起來,我非常努力地學習、研究,堅持外出參觀和參加培訓。這樣,我腳踏實地的實踐、反思,慢慢學會了一些科研方法,認真開展“方案論證、研究測試、個案跟蹤、研究實踐、資料整合、成果匯總、課題結題”等系列工作。在邊學習邊實踐的過程中,我懂得了如何研究課題,明白了如何才能做好研究課題這份工作,樹立了良好的信心,邁開了走向成功的腳步。到了蘇州市“十一五”立項課題研究階段,由于我們全園老師的積極參與,刻苦研究,我們的課題研究比較順利,不僅方法得當,而且成果顯著,受到了上級領導的肯定。目前,我們正在著手“十二五”課題研究,我們有信心做的比“十一五”課題研究更好,更上一個臺階。
二、要努力實施精細化的教科研管理
目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題研究在幼兒園已經全面展開,老師們已經對此內容不再陌生了。無論是主課題方案,還是分解到三級子課題,人人參與課題研究,個個都在努力成為研究型教師,可謂聲勢浩大。毋庸諱言,我們在教科研的規范管理上并未十分到位,還存在著一些盲點和誤區。比如,我們的考核管理中一般只是針對有多少篇
論文發表,完成比例是多少?有多少課題立項?等等。一般很少關注過程,很少追問課題研究真實地進行到什么程度的問題。當然這也難怪,確實現在的教學方方面面抓得緊,老師要應付的工作很多很多,研究的成效也不太明顯。特別是對于一些比較抽象的研究內容,界定難,操作也難,出成果就更難了。就拿我們幼兒園來說,開園才兩年,教師隊伍非常年輕,絕大部分教師從來就沒有經歷而過研究工作,要一下子做得很高的研究水平,顯然也不現實。因此,要有效推進課題研究的常態化,我們必須從根本上重視這個問題,要下大力氣實施教育科研工作的精細化管理,要加大培養力度,加快引導教師步入研究軌道。
1、建立研究網絡。為使課題研究落到實處,我們建立了教科研管理網絡,在主課題下以年齡段為單位建立三個二級子課題,每個班級再在二級子課題下設立一個三級子課題,從上到下,層層落實。在工作實踐中積極探索“幼兒園科技教學活動研究”的有效策略,努力提升教師的教育科研水平,不斷凸顯園本特色。
2、注重研究過程。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堅持以課題為抓手,加強科研理論學習,增強科研意識;要求教師每年自費訂閱雜志不少于100元,每天擠1小時自學時間,每周記讀書筆記1篇,每月寫反思隨筆1篇,將教科工作與教師“六認真”工作一起納入月考查;同樣,以課題為抓手,積極開展園本教科活動,把科研與教學緊密結合起來,另外,園內實施“青藍工程”,通過結對子,發揮骨干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幫助教師掌握初步的課題測試、觀察記錄、個案跟蹤、撰寫小結、階段報告、反思研討等研究流程。
3、加強研究培訓。在課題研究中,我們積極參加各級各類培訓活動,引領教師認真修訂 研究方案,全面落實研究措施,詳細反饋研究意見和研究動向,鼓勵教師人人參與課題研究,個個修訂研究方案,班班做好研究測試,段段做好研究統計,深入開展竟技活動,及時進行跟蹤記錄,隨時做好深刻反思,月月有隨筆,期期有總結。注重資料積累,規范研究流程,教師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掌握各個年齡層次孩子不同的發展水平,探討了相應的補救措施,獲得相關的操作經驗;在不同年級的特定的研究日,我們進行不同形形式現場研討,幫助新教師順利操作研究方法,達到觸類旁通的良好作用。
三、要積極開展課題研究的常態課展示活動
課題研究與教育教學相結合,經常舉行常態課展示活動,這也是實現課題研究常態化的一項重要舉措。實際工作中,教師們盡管做了預期設計,冷不防的問題仍會不可避免地出現,于是,我們開展多種形式的教科研活動,建立“人人是主持者”的活動思路,安排了每一位教師的主持活動,讓他們通過這一平臺來組織開展活動,并通過這一活動讓教師展開熱烈的討論,積極尋求有效對策,幫助青年教師切實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讓有幼兒教育經驗的教師把好的經驗相互之間進行多次交流,讓才參加幼兒教育工作的各位教師通過學習,取得最直接的教育教學經驗,縮短他們積累經驗所需的時間過程。其次,從主方案到二級子課題,再到三級子課題,每一個環節我們確定好主要負責人,每個年齡段、每個班級每個星期除了正常的科技活動與區域活動外,必須確定一個課題研究的特色活動,教科組每月確定一次大組活動,形式不限,有家長層面的,也有教師層面的,更有孩子層面的,半月確定一次年級組活動,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來督促課題研究的實效性開展。
我們在課題研究的道路上辛勤地耕耘,腳步雖然匆忙,卻很充實,經歷了實踐,經受了挫折,經過了反思,得到了啟發,積累了經驗。由于目前我園情況比較特殊(商務城建設吸引了很多外來人口),班容量比較大,所以在實際操作中很難照顧到每一個孩子,再加上教師課務重,精力比較分散,很難一心撲在研究工作上,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研究水平有限,絕大部分教師參觀學習的機會也少。我們要正確面對這些問題,要不斷努力,拓寬思路,以常態化的課題研究指導教育教學實踐。
【作者單位:昆山市花橋曹安幼兒園 江蘇】
【幼兒園課題研究的常態化策略】相關文章:
• 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設計多樣化改革研究
• 如何拓展幼兒園建構游戲的內容
• 關于幼兒園教學活動有效性的思考
• 再探幼兒園床品質量
• 幼兒教育專業學生樂理課研究
• 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投放的有效性
• 環境素質下幼兒教師論文
• 淺談幼兒園美術教學的幾點做法
• 幼兒園教學中師生互動的障礙探討
• 新型創業:為狗狗開幼兒園
• 讓微課助力幼兒園教學
• 幼兒園大班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