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在幼兒園教育中“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更在《規程》中提出,在幼兒園教育中要保證幼兒的戶外活動不少于3小時。
關鍵詞:鄉鎮幼兒園;戶外活動;體會
戶外活動作為幼兒體育活動的基本形式之一,不僅能有效地鍛煉身體,而且能更多直接接收陽光、新鮮空氣、水分等自然因素的刺激。因此,有效開展幼兒戶外活動尤為重要。目前鄉鎮幼兒園的戶外活動普遍存在著形式單一、材料貧乏的現狀,使戶外體育活動常常流于形式,隨意性強,加上設備、空間不足,幼兒人數過多等客觀因素,活動開展得不夠正常、活躍。或偏向于小型器械的擺弄,或僅停留在計劃上,實際活動的時間和活動質量卻得不到保證。那么,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應如何更加有效地組織戶外活動呢?
一、投放充足的材料、拓展足夠的空間為幼兒戶外活動創造便利條件
首先是為幼兒準備活動的大量材料。除了應購置一些用具,如,繩子、球、橡皮筋,毽子、網球等,我們還堅持少花錢多辦事,因地制宜,變廢為寶的原則,開發我們鄉鎮的自然資源,利用小木棍做障礙欄、將廢舊紙做成人手一個的紙球、縫制200個口袋等自制了大量的體育玩具。同時為幼兒提供的活動材料要足夠幼兒使用的數量,達到時間短、效率高的效果,盡量讓幼兒人手一份。如,在戶外網球活動中,保證每名幼兒一個球拍進行自主活動。其次是想盡辦法擴大戶外活動空間。利用綠化帶小道、操場、草坪、果園區輪流安排活動。
二、根據活動目標選擇多樣、合理的活動器材,促進幼兒動作發展
幼兒園要為幼兒提供豐富多樣的器材,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如跳躍區:袋鼠跳、助跑跳、跳格子、跳繩等;走跑區:跨欄、過平衡橋、繞障礙跑、趕小豬、滾鐵環等?^域中投放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自制體育器材,這些器材具有科學性、趣味性、創新性、多元化、多玩性的特點,適合幼兒每天的體育游戲活動。
在器材的使用上,一是根據目標選擇。通過使用器材達到鍛煉目的并完成目標。如,為練習孩子的平衡性,教師選擇內容有走跑區的跨欄、過平衡橋、繞障礙跑、趕小豬等,通過科學合理、系統的安排較好地完成活動目標。二是根據季節的影響選擇。在春夏季提供活動量小利于孩子運動的材料,冬季應多提供運動量大、活動強度大的材料,如,爬爬車、跳格子等。在體育活動中,生理負荷曲線的要求是從逐步上升到相對平穩,然后逐步下降。因而要求教師能合理安排和調節,注意負荷節奏的高低快慢,要動靜結合,防止大起大落,并通過察、摸、問等途徑獲取信息,隨時對幼兒活動量和密度進行調節。
三、在一日活動中開展內容豐富的戶外活動,確保充足幼兒戶外活動時間
我們充分利用間操時間、午餐后、下午戶外活動時間,組織幼兒開展戶外活動。在課間操活動時間各個班級開展集體活動,如丟手絹、跳格子等傳統游戲;午餐后,我們給孩子們準備比較安靜的游戲,如,餐后散步、走迷宮、走小路等;在下午的游戲活動我們會為孩子們準備有趣、好玩的體育課,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得到相應的鍛煉,培養孩子們的合作能力、創造能力。每一次活動,孩子們都積極參與,充分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觀察孩子的玩耍,了解他們的活動和興趣,從中知道通過增加玩的材料和孩子的需要來進一步開發新的玩法。就這點我們觀察到幼兒在間操時間鍛煉玩跳格子的時候,大部分幼兒對此已不感興趣了,就把本來是雙腳跳的格子改成雙腳和單腳交替跳的不規則格子,通過不斷地變換格子形式并且適當地增加跳的難易程度,這時發現幼兒對跳格子又感興趣了,又喜歡玩了而且玩得很投入。
四、關注個體差異,做孩子的引導者和游戲伙伴
教師盡力站在孩子的立場上,透過孩子的行動把握孩子內心的想法,理解孩子獨特的感受方式。對于膽小、不愛動的孩子,或動作笨拙的孩子,應該鼓勵或帶動他們一起活動,對于需要幫助的孩子,可以進行適當的指導。例如:孩子在“小青蛙跳跳跳”的跳躍活動中,把小池塘的寬度設計得有寬、有窄,能力強的孩子可以在寬的地方一躍而過,能力差的可以在窄的地方跨過而不會躊躇不前,讓每個孩子都能通過小河,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
總之,有效開展幼兒戶外活動,在運動中培養幼兒的綜合素質,在體能游戲中發展幼兒的思維靈敏性,就能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使孩子們在快樂幸福的環境中健康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劉馨.學前兒童體育[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編輯 張珍珍
【鄉鎮幼兒園開展戶外活動的幾點體會】相關文章:
• 幼兒園家長教育需求
• 幼兒園一日生活管理問題與對策
• 基于嘗試教育的幼兒園音樂教育研究
• 幼兒園小班的趣味數學教學
• 淺述幼兒園管理中的藝術性
• 初探幼兒園值日生作用的發揮
• 幼兒園校園文化建設初探
• 幼兒園雙語教學的困境與出路
• 幼兒園數學教學激勵引導方法小議
• 淺談幼兒園語言教學技巧
• 開展幼兒園繪本區域活動的建議
• 幼兒教師的心理問題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