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教材細分品種中,幼兒園教材市場的競爭尤為激烈,并且存在著很多不規范的現象,比如很多教材編寫質量不過關、粗制濫造,發行市場混亂,惡意價格競爭等。這些問題制約著幼兒園教材出版工作的發展,也影響著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開展。
熱詞:幼兒園教材 “小學化”傾向 市場規范
在所有出版品類中,教材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產品。它的碼洋占比最高,它的利潤相對更豐厚,它的印量龐大、銷售量龐大,加之還有一個“暴利”的傳說,所以是很多出版社都覬覦的一塊“肥肉”。在眾多教材細分品種中,幼兒園教材市場的競爭尤為激烈,并且存在著很多不規范的現象,比如很多教材編寫質量不過關、粗制濫造,發行市場混亂,惡意價格競爭等。這些問題制約著幼兒園教材出版工作的發展,也影響著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開展。
幼兒園教材出版監管缺位
中小學教材的編寫、出版是國家義務教育發展中的重要工作,在政策上,從編寫、出版、定價到發行,所有環節都是在國家重視、支持并嚴格監管的條件下完成的。與之相比,我國政府在對待幼兒園教材的政策方面,則采取了較為消極的態度,一方面禁止幼兒園選用教材,另一方面對教材出版的管理也較為松散。這體現在多個方面:①任何出版機構都可以出版幼兒園教材,不需要資質考察,沒有任何準入門檻,導致全國各級各類出版社都爭相出版幼兒園教材;②教材編寫沒有統一的大綱,各出版機構各自為政,導致市場上教材品種、名目繁多,質量參差不齊;③編寫完成的教材可以直接上市銷售,在整個出版過程中沒有任何機構對內容和質量進行審定,導致很多劣質教材走進幼兒園課堂;等等。
以上這些問題,歸根究底在于監管的缺位。由于不贊成幼兒園在教學中使用教材,進而不進行積極的監管,最終導致了今天幼兒園教材市場上的各種亂象,致使幼兒園教材市場競爭加劇,一些劣質教材擠壓了優質教材的生存空間。并且,大量走進課堂的劣質教材也嚴重阻礙了幼兒園教育的發展,降低了教育的質量,最終受到傷害的是家長和孩子們。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
政府不支持、不鼓勵幼兒園大面積使用教材是有著多方面考慮的,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幼兒園教育中存在的日益嚴重的“小學化”傾向問題。一些研究者和觀察者認為,是教材的存在造成或加劇了幼兒園教育的“小學化”傾向,禁止使用教材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一個途徑。事實真的如此嗎?教材真的對幼兒園教育沒有任何益處嗎?取消幼兒園教材真的有利于幼兒園教育的發展嗎?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沒有了教材之后教師們的反映。2011年,在教育部禁止使用教材的一系列通知發布后,有研究者特意調查、研究了貴州省100所幼兒園的教材使用狀況。結果發現,92%的教師認為幼兒園應該使用教材,8%的教師認為教材可有可無,無教師認為不需要教材。在其他地區的一些調查和訪談,也得出了大致相同的結果。
那么沒有了教材,對教師的工作究竟有什么具體影響呢?教師認為,如果幼兒園沒有教材,那么將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備課,這不僅增大了備課量,而且對教師的能力要求更高。同時,他們認為沒有書本,孩子對顏色、數字也沒有感性的認識,很難培養興趣,在教游戲、繪畫時,沒有書操作起來很困難。這說明,對一線教師來說,尤其對那些專業素養不是特別高的幼兒園教師來說,教材是非常必要的,沒有教材,教師的工作將受到嚴重影響。
其次,雖然種類過于繁多的教材加重了家長的經濟負擔和孩子的學習負擔,但完全沒有教材對家長來說也未必是好事。當前,很多家長是通過教材來了解幼兒園教育內容的,沒有了教材之后,家長無從得知孩子的學習情況。同時,沒有了教材,家長照樣需要為孩子購買各種學習材料和閱讀材料,這對那些不了解相關圖書信息、缺乏辨別圖書質量能力的家長來說,也是增加了負擔。
再者,教育研究者也認同教材對幼兒園教育的作用。教材是教師組織教育活動的參考,好的教材對教師的價值、對幼兒發展的價值,都是非常大的。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點: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落實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便于教師組織教學;方便幼兒的探究和學習;等等。
綜上所述,幼兒園教材有其存在的現實價值和理論價值,對幼兒園教育工作來說是非常必要的,不可缺少的。因而,幼兒園教材出版工作也是幼兒園教育發展中的重要工作,不可隨便廢止。
幼兒園教材出版需要規范
教育部不贊成使用教材,不準統一購買教材,部分省市對此問題的監管力度非常大;而在允許使用教材的地區,尤其是在一些人口大省,競爭非常激烈。這是當前幼兒園教材出版工作不得不面對的兩個重要前提。在這種背景下,出版機構該如何做好幼兒園教材的出版工作呢?
1.呼吁管理部門加強對幼兒園教材質量的監管,規范市場秩序。
當前幼兒園教材市場的很多問題都源于缺少有效的監管。由于不贊成,進而不監管,這給中國的幼兒園教育和教材出版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尤其是質量低下、粗制濫造的教材充斥農村、鄉鎮等經濟不發達區域的市場,嚴重損害了家長和孩子們的利益。此外,盜版、抄襲問題也時有發生,加之激烈的價格競爭,導致很多出版機構將心思放在了“營銷”手段上,而不是用心提高教材質量上。
毫無疑問,一個健康、規范、有序的市場要好于一個缺少監管的、混亂的市場。所以呼吁管理部門加強對幼兒園教材市場的監管。監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①提高出版門檻,禁止沒有編寫、出版能力的出版機構出版此類教材。②對所有市場上的教材進行審定,禁止銷售質量不合格的產品。③規范發行市場,杜絕暗箱操作、吃拿回扣等發行手段。④加強幼兒園對教材選用的指導,幫助幼兒園選擇適合本地、本園實際的好教材。通過有力措施來規范市場秩序,杜絕不合格產品入市,減少發行上的中間環節,引導各出版機構進行質量競爭而非單純的價格競爭,這應該是未來監管的一個思路。
2.出版機構應該加強對教材的研究,切實提高教材質量。
【幼兒園教材出版的是與非】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語言教學中情境創設
• 幼兒園,90天后見!
• 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建設思考
• 幼兒園繪本教學提問技巧
• 淺談幼兒園的音樂教育
• 幼兒園紀律教育之我見
• 幼兒園家長工作之探析
• 幼兒園分享閱讀教學方法探究
• 幼兒教育的開展初探
• 捷克多布林幼兒園
• 幼兒園消毒質量監測結果分析
• 談幼兒園情境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