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5)10-0471-02 幼兒教育是系統教育的開始,幼兒教育如何將直接影響這孩子一生的發展。做好幼兒教育工作非常重要。要做好幼兒工作必須加強幼兒園管理。作為管理者,在教育觀念上要堅持以幼兒發展為本,確立培養完整兒童理念;在管理思想上要堅持以教師發展為本,增強教師的主體意識;在管理行為上,要采用柔性管理的方法,注重營造健康向上的園所文化氛圍。只有創設科學的管理模式,有效的提高教育管理,努力改進教育教學工作,讓有效的管理成為管理者的唯一之道。
1.講究管理藝術,關心尊重教師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要劃分為五個基本層次,其中之四是尊重的需要,在交往中渴望別人的認可,不僅自尊,而且也期望別人尊重。幼兒園教師是由女性組成的特殊群體,而且我園年輕教師占了三份之二,感情細膩,爭強好勝,自信自尊是共同的特點。孟子曾說過一句話:"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在工作當中園長把自己定位在與其他教職工平等的位置上,以愛換心,真心實意地去尊重每位教師,幫助教職工解決工作和生活上的問題,尤其對于年輕的教師。激勵方式有多種多樣:如表揚、獎勵、晉升等等,但不管哪一種,都離不開個人價值的體現。我覺得有時精神上的關懷比物質上的獎勵更有意義,有些員工她可能沒有等到物質上的獎勵,但她卻實現了自我價值。有句話說得好:"管人要管心,關心要知心,知心要關心,關心要真心。"這種真誠的關心,真誠的情感投入,不僅增進了與教師們的友誼,同時極大地調動了她們教書育人的積極性。
2.加強自我管理,保證辦園質量
在教育管理中突現自我管理的思想符合當今時代的要求。在發達國家,學生、家長作為教育的消費者,擁有挑選學校的權利。學校要保證生源和財源,就必須向管理要效益,要質量,以求得發展。這也是我們幼教發展的必然趨勢。為適應這一發展要求,作為幼兒園的管理者,自身首先應轉變觀念,增強自主辦園、自主管理、自主發展的意識,尤其應增強自主經營的意識,力求按市場經濟的規律來實施幼兒園內部管理體制的改革;如:我園在制定規章制度的時候,組織教職工參與研究、討論,形成"制度為我們服務"的共識,所確定的考核制度體現了公平、公正的原則,維持了有序的工作秩序,使教職工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各盡其職、各顯其能,促使全園教師的教育觀念不斷隨著學前教育改革的變化而變化。
3.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教師應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不斷創造藝術的、有效的方法以完成教學任務、面對教學挑戰。教學藝術是教師個人綜合藝術的反映,它表明教師在內容把握、應用能力、豐富知識和創新實踐等方面均已十分成熟。我們要把對幼兒的了解、學科知識的掌握和教學方面的知識融合在一起,并將其滲透在有凝聚力的、優秀的、令人激動的課堂教學中。也可以通過提供多個切入點和多種途徑,使幼兒的所有技能以及幼兒目前所能達到的最高水平都在學習中得到充分體現。對提出的問題要精心設計,知道什么問題有利于幼兒探索和理解,以幫助幼兒輕松、愉快地掌握知識技能。其次,應讓幼兒在活動中"發現學習"。幼兒是學習的主體,對幼兒的主體性活動,教師不可替代,也不可直接控制,而應給以尊重和保護。教師要注重引導幼兒在活動中的"發現學習",即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親自實踐、與人交往,去發現自己原來不知道的東西,從而獲得關于物質世界和人際交往中的種種直接經驗、體驗及思維方式。如在角色游戲區,幼兒通過扮演家庭成員和各行各業的人物角色,學習各種人際溝通的態度和技巧。在幼兒期,這種方式更能激發幼兒的主動學習,培養幼兒主動參與的積極態度。 應根據幼兒學習方式的變化,進行多元化的角色轉換�,F代幼兒教育倡導一種民主、平等、信任的師生互動關系,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根據幼兒學習方式及教育情境的變化,進行多元化的角色轉換。如當幼兒"接受學習"時,教師是知識、技能的傳授者;當幼兒"發現學習"時,教師是環境的創設者、材料的提供者、活動的支持者;當幼兒在自主活動時,教師是活動的觀察者、參與者(孩子的玩伴);當幼兒尋求幫助時,教師是活動的指導者。同時教師也由過去的教材執行者轉變為課程的研究者、設計者、幼兒學習的評價者。 最后,還應充分利用我們農村的教育資源,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在傳統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空間局限于幼兒園,幼兒的學習受到極大的限制,兒童被剝奪了對外界的探索機會。現在,教師把教學空間擴大到大自然、社會中,擴展了幼兒發展的空間,豐富了幼兒的經驗,實現了"教學內容生活化"課程學習目標。
4.給幼兒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一要充分考慮幼兒園的空間、設施、活動材料和常規要求。各種設施應有利于引發、支持幼兒的游戲和各種探索活動,有利于引發、支持幼兒與周圍環境之間積極的相互作用。從幼兒活動場地到室內軟、硬件的投入要做到既美化又保證活動的安全與使用價值。要根據本園環境構造的特點,根據孩子的活動需要以及本園的辦園理念,對走廊、樓梯、轉角、平臺等公共環境做出統籌安排,并根據季節、主題、宣傳等需要及時做出相應調整和更換,創設有效的園內公共大環境。
二要形成安全、溫馨的心理環境。教師要積極轉變管理方式,用幼兒心理去分析解決問題。特別是對那些剛剛入園的小朋友,他們從自己的家庭來到這個陌生的大環境里,離開了天天相伴的家人。教師溫和的態度可以使幼兒在很短的時間里適應環境的轉變,從心理上接受教師,他們就會非常想來幼兒園,想跟著老師學習、生活。
三要做好溝通工作,爭取家庭的大力支持。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我們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要讓家長支持,首先要讓家長了解幼兒園工作,如幼兒園開展的運動會、家庭親子游戲、大班畢業典禮、教學觀摩等活動。定期向家長報告幼兒園的發展狀況、教育教學進展情況以及幼兒園園務、財務活動中的重要事項,并隨時接受家長的監督。我們還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向家長傳遞科學的育兒理念和正確的教育方式方法。
【幼兒園管理之我見】相關文章:
• 《指南》背景下的幼兒園管理之我見
• 幼兒園管理之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