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級就好像一個小社會,包含著教學以及教學之外方方面面的內容。從事幼兒園管理的教師一定都知道,幼兒園的管理工作是復雜且具體的。在長期擔任幼兒園管理工作的歷程中,認真解讀《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認為要使幼兒園管理工作卓有成效,就必須要講究方法策略。
關鍵詞:幼兒園;班級常規;教學氛圍
一、建立良好的班級常規,構建優良班風
《綱要》中明確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規,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為,逐步引導學生學習自我管理。”面對幼兒園班級里瑣碎繁多的工作,良好的班級常規,不僅能約束學生的行為,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而且還有利于建立一個優秀的班集體,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具體做法:從幼兒每天的基本生活入手,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班級常規培養工作。班級常規的制定一方面要有可行性,要充分考慮到兒童的能力和水平,規則的內容要簡明且易行,避免變成擺設;另一方面要有民主性,常規內容的制定不能是教師自己一人包辦,而應該和學生共同制定,使學生知道規則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操作的要領。此外,常規的執行,應保持公平、公正、守信、多鼓勵、少懲罰,培養學生自覺遵守班級常規的習慣,形成優良的班風。
二、營造家庭式溫馨、寬松的教學氛圍
《綱要》明確指出:“環境是最重要的教學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親切、寬松、充滿人情味的家庭化的教學環境不僅能增進學生對環境本身的親切感和信任度,而且還能在促進幼兒獲得良好情感體驗的同時學會生活。
具體做法:先是教室環境的改善,在空曠的白墻上,貼上小朋友的照片;換上卡通可愛的窗簾,將木色高柜換成色彩鮮艷的小矮柜,既方便取物,又增添溫馨感,幫助學生適應教室的環境,融入集體,從而將家庭生活經驗在“大家庭”中得到拓展和整合;再是教師本身角色上的轉變。
三、實現家園共同管理,保障管理工作順利進行
《綱要》明確指出:“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可見,幼兒園的管理工作是離不開家長配合的。
具體做法:(1)要積極地引導家長轉變觀念,使其明確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明確幼兒園是貫徹教保并重的原則,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2)要讓更多的家長意識到家庭教育和管理的重要性,幫助家長轉變教學行為,指導其正確的配合班級的管理工作,提高家長的家庭教育管理能力,實現家園合作,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
編輯 薛直艷
【幼兒園班級管理之我見】相關文章:
• 幼兒園班級管理之我見
• 幼兒園班級管理之我見
• 幼兒園班級管理之我見
• 幼兒園班級管理之我見
• 幼兒園班級管理之我見
• 幼兒園班級管理之我見
• 幼兒園班級管理之我見
• 幼兒園班級管理之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