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園
舞蹈教育是幼兒園
音樂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培養幼兒園幼兒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一種有效方式。通過
舞蹈,可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陶冶情操,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進而提高綜合素質。
關鍵詞:幼兒園;舞蹈教育;培養
舞蹈是人類社會最早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早在語言、文字尚未出現之前,人類就開始運用肢體語言傳遞消息,傳授生產、生活等方面的知識技能,這就是最早時期的舞蹈。長期以來,舞蹈一直以潛移默化的形式傳承著社會文明。幼兒舞蹈教學是幼兒樂于接受的美育形式,舞蹈老師是幼兒美的教育啟蒙者。怎樣使幼兒能快樂、自主、自愿地學習舞蹈,是我們所有幼兒園舞蹈老師應該深入討論的問題。
一、幼兒園幼兒學習舞蹈的意義
1.學習舞蹈可以提高幼兒身體素質。幼兒園時期的孩子,經常參加生動、活潑的舞蹈教育和藝術活動,可以增強他們的體質,促進骨骼、肌肉、呼吸系統、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的生理機能發育。幼兒園舞蹈不僅和其他體育活動一樣,可以鍛煉孩子的身體,同時它還是可以幫孩子們追求真,善,美的人體動態的藝術訓練。經過實踐發現,接受過舞蹈訓練的孩子,大多數孩子都可以做到禮儀得體、舉止端莊,這樣的形體特點,可以為他們今后的接人待物打下較為良好的基礎。
2.學習舞蹈可以促進幼兒心理健康。幼兒園時期是人的行為、性格迅速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孩子身心變化較快的時期。但在這個時期,孩子生活經驗和知識有限,很容易產生較為不健康的心理,時間久了容易導致心理問題甚至心理疾病。而舞蹈是一門快樂的藝術,它能拓寬孩子的眼界,培養他們活潑開朗的個性。經過舞蹈訓練的孩子,能讓人感受他們的大方得體、積極達觀、自尊自信。同時,舞蹈訓練又是艱苦的,在訓練的過程中也可以慢慢培養孩子們堅強的意志和吃苦耐勞的精神。通過舞蹈訓練,孩子們互相配合,團結合作,可以達到身體的通力配合、心靈的默契溝通以及情感的交流互動,產生較強的群體意識和團隊精神。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比起苦口婆心的說教,孩子們更樂于接受。
3.學習舞蹈可以幫助幼兒開發智力。幼兒園舞蹈非常符合孩子們愛動、愛跳、愛模仿的特點,孩子們必須靠豐富的想象力和自己對生活經驗的感悟去模仿這些動作,體會這些動作表達的意思,這種學習方式恰好能激發和啟迪孩子們產生豐富的聯想,開拓他們創造性的思維。如:在教授舞蹈《小青蛙回家》時,我先啟發孩子聯想自己見到過的青蛙形象,讓他們自己去模仿一下青蛙跳的動作,然后幫助孩子們規范動作,再把青蛙跳這個基本動作元素與舞蹈作品的情感相結合,表演小青蛙回家時的喜悅場景。這樣孩子們就成功地把自己的生活經驗融入到了舞蹈中。
二、幼兒園舞蹈教學的特點
1.趣味性。幼兒園舞蹈教學最大的特點就是寓教于樂,它不單是簡單的動作教學,而是如何讓孩子喜歡舞蹈,熱愛舞蹈,讓孩子快樂的跳舞。要讓孩子喜歡舞蹈,就要讓舞蹈變的有趣快樂,在舞蹈教學中加入大量的與童話故事,科幻故事,大自然的動植物有關的模仿動作,滿足孩子好模仿,易想像,對各種事物容易產生好奇心的特點,這樣以來既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更能使孩子們快速的記住作品動作。舞蹈老師應該更多的注意活躍課堂,創設愉快的教學環境,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快樂,體現幼兒舞蹈教學的趣味性。
2.游戲性。幼兒園舞蹈其實就是幼兒游戲的一種形式,游戲性是幼兒園幼兒舞蹈和成人舞蹈一個最大的區別。教育部頒發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園幼兒應當在游戲中學習生活經驗”。因此,幼兒舞蹈的趣味性和游戲性應擺在幼兒舞蹈教學的重要位置。如:在班上,老師排練《喜洋洋和灰太狼》舞蹈。這是小朋友喜歡的動畫片。我們讓小朋友先在班上進行電視劇的比較搞笑的場景角色扮演,讓大家在游戲中體驗樂趣,然后在此基礎上排練舞蹈,增加了舞蹈的游戲性,效果自然會好很多。
3.規范性。趣味性,游戲性在幼兒園舞蹈教學中固然重要,但是舞蹈老師也不能忽視舞蹈教學中動作的規范性。舞蹈的知識主要來自舞蹈動作,孩子對動作的體驗和表象,是評判孩子對舞蹈的理解和消化程度的標準。舞蹈學科中,芭蕾舞、民間舞、古典舞、國標舞等,都有科學、完整、規范的教學體系,孩子要表現芭蕾舞的高雅,民間舞的純樸,古典舞的神韻,必須通過規范、準確、反復的身體訓練才能達到,而如果舞蹈老師不清楚舞蹈的風格特點,不能準確的去講解動作的要領,那么孩子就不可能體驗到不同舞蹈的韻味。因此,舞蹈老師平時應注意進行舞蹈基本功訓練,用準確,生動,規范,富有感染力的動作示范來進行教授。
三、培養幼兒園幼兒學習舞蹈興趣的對策
1.開展體驗式教學。體驗式教學,就是在孩子的生活中去尋找幼兒能理解,能掌握的動作元素,如:在中班舞蹈《洗手帕》中,如果單純給孩子們講解動作,讓他們一味的模仿,孩子的熱情很快會消失殆盡。為此,我在學習舞蹈前讓孩子每人在課堂上洗了一次小手帕,讓孩子自己觀察怎么搓洗,怎么打肥皂,怎么晾曬,而后和孩子一起來提煉動作元素,孩子們自己找到的動作,會讓他們覺得很有成就感,這樣學習起來自然就會感興趣。舞蹈內容來源于幼兒的生活,孩子很開心自己的事情可以用舞蹈跳出來,于是對舞蹈就更加感興趣。
2.開展欣賞式教學。欣賞式教學,就是在平時多請孩子們欣賞舞蹈。這樣在欣賞的過程中,孩子們不僅不斷的提高對各種舞蹈的認識,也能提高他們對舞蹈的興趣。如,在進行新疆舞教學前,我就有意識的讓孩子們欣賞了一些新疆舞蹈,為的就是豐富孩子們有關新疆民族的知識,熟悉這個民族的特點。在看《新疆阿姨摘葡萄》時,我會詢問孩子“阿姨在摘葡萄時心情怎么樣呢?”“嘗葡萄時開心不開心呢?”等等這樣的問句引導孩子去欣賞。與此同時,孩子們也對舞蹈中的轉手腕、墊步、進退步、動肩、搖頭、旋轉等有了一定的了解,這就對以后的學習打下了基礎,此后每次學習新疆舞時,孩子們都是情緒歡樂、開心極了。
3.開展漸進式教學。漸進式教學,就是教學時一定要循序漸進,也就是由淺入深,有易到難。舞蹈教學應本著循序漸進的思路,這樣才能保持孩子學習舞蹈的興趣,同時,也不會因為太簡單而感到枯燥乏味,才可能最終達成舞蹈教育的目標。并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到孩子的生活經驗及知識面,如果有太多孩子們不了解的內容也會讓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大打折扣。如:學習《采茶舞》時,我就先讓孩子觀察圖片,認識茶樹,讓孩子們知道茶樹和普通果樹有什么不同,這就讓他們明白,采茶和采摘別的水果有什么不一樣,接著讓孩子觀察茶葉,知道了茶葉易碎,所以采茶時動作要輕輕的,在這樣理解的基礎上去表現舞蹈動作,就容易提高學習的興趣。
總之,幼兒園舞蹈教學經驗是靠我們每一個舞蹈老師一步步的摸索,一點點探索得來的,相信我們以我們自己的努力,一定會使幼兒園舞蹈教學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羅艷嬌.淺談幼兒園舞蹈教學[J],小學科學,2010(3).
[2]趙婧.舞蹈教育的因時施教――談學生成長不同時期的舞蹈教學重點[J],藝術教育,2015(6).
【淺議幼兒園舞蹈教育】相關文章:
• 幼兒園美術教育之我見
• 幼兒園與小學語文課程銜接的研究
• 信息技術環境下幼兒園德育教育的新視角
• 幼兒園禮儀教育方法探討
• 幼兒園園本教研有效策略探究
• 幼兒園教師的獎勵策略
• 幼兒園如何體現人文關懷
• 高職學前教育學生核心素養現狀研究
• “調皮大王”在幼兒園
• 內涵發展對幼兒園教育的影響
• 淺談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創設
• 信息技術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