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作為一種以人體動作為物質材料的表現性的藝術活動,是人類審美活動較集中的表現,是培養人們審美興趣,提高人們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和有力手段。我們只要留心觀察就不難發現,幾乎每個孩子在開心時都會手舞足蹈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幼兒園
舞蹈教學不是單設的科目,而是
音樂教育中的一部分,是幼兒感興趣且易于接受的一種美育形式,它是實現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教育任務的一個部分。喜歡舞蹈是幼兒純真的共性,作為舞蹈老師是兒童美的教育啟蒙者,是在孩子幼小心靈中播下舞蹈種子的園丁。為了提高幼兒園舞蹈教學的水平,把幼兒舞蹈開展起來,在幼兒園的舞蹈教學中,我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通過教材選擇進行幼兒舞蹈教學
教材的選擇直接影響孩子學習的興趣和效果,是成功組織教學活動的首要條件。作為教師首先要明確幼兒舞蹈教育的任務和目的,選擇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幼兒感興趣的題材。要克服成人化的傾向,
音樂要輕松愉快有特色,動作要簡明、活潑、生動形象,這樣才能激發兒童學習舞蹈的興趣。
(一)從各類現有教材中選擇
各類教材中的舞蹈、韻律活動題材基本上是專家們在編寫教材時根據幼兒年齡特點精心選擇的,所以應是我們教師選擇舞蹈、韻律活動題材時的首要選擇。福建省省編教材、南京師大出版的整合教材和滲透式領域教材、老的全國統編教材等教材中都有很多適合使用的舞蹈、韻律活動題材供教師們選擇。
(二)從適宜的音樂材料選擇
1、選擇特色鮮明,有一定代表性的音樂題材。優美動聽的音樂容易引發幼兒的情感,激發他們參加韻律活動的興趣。對于那些具有較強表現情節的舞蹈作品來說,鮮明的音樂形象更為重要
2、選擇難易適宜,有一定游戲性的音樂題材。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決定了他們對材料的理解掌握水平。因此,教師需充分了解孩子的發展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宜的音樂材料,同時要賦予學習活動生動的游戲性,寓教于樂,使孩子們對韻律活動保持持久的興趣。如用玩小魚游的游戲形式引導小班孩子學習小碎步的效果就比枯燥說教好得多。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們在舞蹈學習初期往往會有音樂與動作協調困難、顧此失彼的現象。因此,教師在組織活動初時要用音樂跟隨孩子的動作,然后再慢慢地增加難度。
3、選擇結構工整、節奏清晰的音樂題材
韻律活動中身體動作與音樂是密切配合、和諧一致的,兩者均有規則、有秩序、有節奏。因此,節奏清晰、結構工整的音樂更能激發幼兒進行韻律活動的欲望,也更容易讓孩子們用動作來表現。比如童趣盎然的中外名曲《花之舞》、《過新年》、《娃娃的娃娃》等。
二、通過游戲化的方法進行幼兒舞蹈教學
游戲法是運用游戲的形式和口吻進行輔導的一種方法。舞蹈學習也應該感到是一種游戲活動、是一種娛樂。如:學習鴨走步,教師就可以扮演鴨媽媽,讓幼兒當鴨寶寶,請鴨寶寶跟著鴨媽媽學本領,還可以戴頭飾或穿上服飾;還有小碎步,可用雞媽媽帶小雞練習;蹦跳步,兔媽媽帶兔寶寶練習等。此方法可以引起幼兒的興趣,提高幼兒的學習熱情。 如上《小樹葉》時,我們可根據音樂中的歌詞,用幼兒感興趣的游戲化加以展開。我們可讓一幼兒戴上樹干頭飾來充當樹媽媽,其它幼兒戴上小樹葉的頭飾依靠在樹媽媽身邊當“小樹葉”。當唱到“小樹葉離開了媽媽”時,當小樹葉的幼兒可做被風吹走的動作離開“樹干”。這樣游戲化、形象化的教學特點能吸引幼兒的注意,也體現了新綱要中倡導的“玩中學,學中玩”思想。 .
三、通過幼兒參與動作的創編進行幼兒舞蹈教學
創編的動作應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注意形象性,易被幼兒所接受。動作的選擇不宜過難,易簡明、形象、直觀性強,動作的幅度及活動量不宜過大,應是幼兒力所能及的,動作的銜接與變化應有規律,便于幼兒的記憶。舞蹈的動作可選擇幼兒舞蹈中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基本動作,進行簡化、分解、加工和組合,不易選擇對肌肉控制,身體平衡要求較高的動作。創編幼兒舞蹈的原則是新鮮而不獵奇,夸張而不失真,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獨特的表達方式,教師應該積極為幼兒提供創作空間,鼓勵幼兒說出自己喜歡的表達方式,用他們對事物的理解去詮釋舞蹈的元素,讓幼兒成為舞蹈的創編者,真正成為幼兒舞蹈的主人。不僅要讓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而且鼓勵幼兒按自己的想象去表達。
如舞蹈“小兵的一天”。在選擇舞蹈動作時,我充分尊重幼兒的想法,讓幼兒和我一起進行舞蹈的編排。首先要弄清楚自己創編的是哪一類型的舞蹈。根據舞蹈的需要設計服裝與道具,經過幼兒之間激烈的爭辯,最終我和幼兒一起決定道具用沖鋒槍,服裝用綠色的軍裝,頭戴大蓋帽,孩子們說這樣看起來威風。其次是動作的選擇。讓幼兒自己說想用哪些動作為舞蹈的基本動作。在幼兒所說的動作中再和幼兒一起把走、跑、爬、射擊等動作定為基本動作,每段安排一個動作或兩個動作交替進行,表現出不同的樂段,使整個舞蹈有起有伏,動靜交替,極富童趣。有了幼兒的參與,舞蹈成為一種幼兒思維的載體,間接的反映出幼兒的喜好和興趣及對事物的一些看法。再次是隊形的選擇。幼兒舞蹈的隊形是根據音樂的需要進行設定的。它特點要簡單清晰,變換隊形時要有疏有密,穿插跑位要合理,不能偏臺和擁擠。在創編舞蹈時,應充分考慮到隊形與隊形之間的變化要合理,隊形編排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舞蹈的整體效果。
幼兒舞蹈來源于豐富的生活內容,從生活中提煉的素材具有表現力與生命力。教師要善于讓幼兒在舞蹈中體驗游戲,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讓幼兒積極參與舞蹈作品的創編,加強日常有目的的音樂節奏及基本功的訓練。有了這些作為鋪墊,舞蹈教學就會變得簡單而輕松。
【淺談幼兒園舞蹈教學】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舞蹈教學的開展
• 淺談幼兒園舞蹈教學實踐
• 淺談幼兒園舞蹈教學
• 淺談幼兒園舞蹈教學
• 淺談幼兒園舞蹈教學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