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好朋友洋武因病退學,無法參加畢園典禮。與他同在朝陽幼兒園紫羅蘭組的康娜(蘆田愛菜 飾)、拓實(佐藤生亮 飾)、美琴(本田望結 飾)、俊佑(黑田博之 飾)、優衣(庵原涼香 飾)偷偷溜出幼兒園,從新宿搭上了開往高尾的中央線列車,去尋找他們的好朋友。他們在換乘站不慎和優衣失散,還遭遇了會把人變成玉米的流浪漢大叔(岸部一德 飾)�?傊穆猛局谐錆M了快樂與艱險,他們純真的友情也經受著考驗。
與此同時,幼兒園和家長方面急作一團,擔任紫羅蘭組老師的萬里(滿島光 飾)從優衣那里得到線索,獨自踏上了尋找的旅程……
孩子們有屬于自己的世界,但終究還是與大人們的世界相關聯,并因此難免會受到傷害,陷入苦惱。
《再見我們的幼兒園》是TBS的SP�。╯pecial,特別篇),主打爆紅的小童星蘆田愛菜。它以萌和小孩子的情感為賣點,強調眼緣和觀眾緣,大有兒童版小清新的意思,可以是治愈良方,更可以變作心靈雞湯。正如片方所說,他們是有意打造成幼兒園版的《伴我同行》(Stand by Me),所以故事頗為相似。五個小孩子結伴出發,去尋找病榻上的朋友,一路上伴隨著意外爭吵,接連失散,最后迎來不變的成長主題,溫情四溢。
2011上海國際電影節,蘆田愛菜和松山健一搭檔出演的《白兔糖》引發了觀影熱潮。巧合的是,蘆田愛菜在兩部電影中不僅形象一致,而且都有從幼兒園出走的重要事件。對這般舉手投足都是萌的小姑娘,演技等評價已經自動失效。放在蘆田愛菜身上,2004年出生的她,超越同齡人倒是個不爭事實。不過準確來說,正如金像金馬所引發的爭議,童星乃至嗷嗷待哺的嬰兒是否有肯定表揚的必要。如果是跟卓別林《尋子遇仙記》(The Kid)那樣與大人搭檔還好,一旦全部用上小孩子,這種片子多少讓人有點難以評判。
如果說評價起來就怕認真二字,那么日本人在拍攝這種兒童劇的時候,多少又是一絲不茍,認真過頭。片中到處是規矩、秩序和儀式的痕跡,像小孩搭乘輕軌出發,一站換一站。紅燈、司機、流浪漢,如果是在日本以外,那么它的真實性就要大打折扣。具體到壓軸的畢園歡送,道謝、讀信,日本人也不愿意錯過任何一個可以煽情的點。事實上,現實中小孩子的心思可能比《再見我們的幼兒園》來得更細更純真,然而在與成人世界的溝通中,他們經常是一擊即中,而不是繞上個半天�!对僖娢覀兊挠變簣@》的出發點是早熟和自我意識,然而它把點子本身給拉長了,放大到五個性格不同的小孩身上。
當一個小孩問道,你還記得幼兒園的朋友嗎?這種疑問本身就帶有了成人對話的色彩。一直到康娜在公車上碰到的老奶奶,即便是被解釋為夢和幻想,然而生死話題的出現還是太超過了點。不說絕癥是什么,以絕癥帶出的東西,多少有點不合時宜吧。提起梵高的《星空》不足奇,但是編劇的手隨處可見,在背后操縱著小孩的一舉一動,這雙手分明是到了刻意的地步。尤其在后半段,拆散隊伍到推著康娜前進,始終有點不妥。看得出小演員很賣力在表演,但是當他們過于接近成人的思維模式,表現如同成人一樣,懂得是非曲直,那就等同于造作矯情了,有如拓實的獨白。
一般說來,學生時代的出走會被認為是自我意識的出現,這也常見于校園題材的電影作品中。《再見我們的幼兒園》把這一行為放在了不太可能的幼兒園小朋友上,多少還是有點新奇。當然,日本的教育觀念本來就不同于中國,能有獨立的思想人格,始終是件好事。事實上,很多中國觀眾喜歡《再見我們的幼兒園》,那不是因為他們想起了曾經的幼兒園,而是被萌化和美化的事物,還有錯位的心理投射和熨撫滿足。
【再見,我們的幼兒園】相關文章:
• 動感搖滾再見謝謝你們的魚影視游戲配樂
• 再見警察感人之聲
• 再見了,我們的幼兒園
• 再見時心情糾結的小黃人電影原音
• 《再見我們的幼兒園》
• 溫暖情懷感人配樂不再見
• 自由放松電影配樂再見
• 想象樂再見歌
• 我們的幼兒園我們來設計
• 《再見小樹林》繪本PPT
• 道一聲再見,我的幼兒園
• 再見月亮感人的短視頻和綜藝配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