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幼兒教師是人生最初的啟蒙教師,對成長過程具有重要影響。幼兒教育以基本活動為主要形式,教師首先應成為孩子的朋友,讓他們生活在自由、尊重、平等、合作的氣氛中,充分活動,獲得表達自己欲望和表示能力的機會,保證他們幸福成長。
關鍵詞: 幼兒教學 教學情境 語言教學活動
創設讓幼兒有話可說的教學情境,是語言教學活動的關鍵。在實踐中,教師應有意識地采取各種手段引導幼兒在情境中學習語言,參與各類情境活動,讓幼兒在情境中學習交往,操練和擴展自己的語言經驗,從而實現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學習語言的目的。
一、利用角色表演創設教學情境
教師作為幼兒的朋友,要了解幼兒的性格特征,關心他們喜歡做什么,需要什么,引導幼兒去做,這樣既拉近了師生關系,又使教學目標得以實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日常生活內容創設教學情境,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在開展語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我因地制宜,為了給學生創設具體生動的直觀情境,恰當地把故事表演、角色游戲等引入活動中,提供富有變化的道具,把教室布置成特定場景,讓學生直觀理解對話,為幼兒提供一個融教育于情景中的多元化語言環境。然后,利用這個仿真的生活場景激發學生興趣,使他們積極思維,更好地引導學生理解、掌握語言知識,在情境中運用語言,這種生動的角色表演激發了幼兒濃厚的興趣。語言能力的發展是從模仿開始的,幼兒在模仿語言時,能獲得發現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開展講故事的活動,引導幼兒進行角色表演,教師在為幼兒創設語言實踐情境時,可讓幼兒表現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所說的話,引導幼兒主動發展、主動學習。讓幼兒在愉快的表演中學說話,他們會自覺模仿,積極開動腦筋,將生活中的各種故事都搬上講臺。學生講完后,教師要予以簡練、恰切的點評,點評時,以鼓勵為主,婉轉指出用詞、選用句式和語法方面的不足,或者讓其他學生點評,教師作簡要小結。
二、利用真實物品創設教學情境
情境教育的直觀性更能促進幼兒的語言學習。實物演示情境是以實物為中心,設置一個整體背景,幼兒將看到的、觀察到的東西納入自己的頭腦中,以演示某一特定情景并進行思考的過程,即內部言語形成的過程。實物是最常見的直觀教具,能給學生以直觀刺激,在仿編時,我對活動室進行布置,充分利用實物、道具、布景等創設生活情境,讓幼兒在室內尋找相關物品,在逼真的情境中自編自演。同時,通過看圖例進行仿編,展示教材中的實物,或畫出相應的簡筆畫,幼兒朗誦自己創編的詩歌,語言得到提高,想象力和創造力也得到相應發展。還可讓幼兒根據各自的書包、文具盒和口袋里的物品進行互相提問猜測,這樣既激發了興趣,活躍了思維,又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句子。要讓幼兒充滿自信地做好每一件事,教師就應多鼓勵幼兒,即使是一些很小的事,也要對幼兒進行贊美,讓他們有所發展,有所進步,只要幼兒有進步,就給予表揚,給他們戴上小紅花,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對于膽怯的幼兒,要從他們的性格入手,努力為幼兒提供表演的機會,讓幼兒在每個人面前表達自己欲望和自己的感情,多提供鍛煉的機會,為他們創造表現自己的條件,這樣,提高了幼兒學習熱情,他們學得非常快樂也非常投入,幼兒便能在輕松愉快的狀態下完成學習任務。我們班每個孩子的個性都不相同,有的孩子活潑大方,他們能主動表現自己,見到客人能主動打招呼,聽到
音樂就能翩翩起舞,為大家表演,這也是我們所倡導的。
三、利用懸念問題創設教學情境
創設問題情境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良策,幼兒好奇心強,創設問題情境教學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思維、學習能力的有益嘗試。教學時對未知事物進行開放性的質疑,讓幼兒在情境中思考、探索、合作,能提高他們投入活動的興趣,激發求知欲,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教師在活動中巧妙設計懸念式情境,在新穎的問題情境中,引發幼兒思考,給幼兒留下質疑空間,讓幼兒在問題情境中感悟、探索、升華,也是培養幼兒大膽想象發展語言的有效手段。根據教學內容從幼兒自身實際出發,創設獨特新穎的問題情境,開放式問題沒有現成的答案,不受故事語言和情節的限制,讓學生活躍起來,鼓勵他們發表自己的見解,為幼兒提供創造性思維的空間。教師應經常創設各種懸念式情境,如在辯論過程中,讓幼兒的思維活躍起來,問題情境必須創設在生活與教材的連接處,根據事物的發展規律進行想象和推理,效果很好。創設問題情境可以靈活地采用各種生動活潑的形式,在活動過程中,我向幼兒提出了一連串的疑問,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預期和假設,幼兒在活動中盡情想象、表達他們編出來的故事。創設問題情境教學歸根結底是為了調動學生主動、合作、探索學習的積極性,幼兒在懸念式情境中,不僅樂意用語言積極表達,而且容易形成良好的品德習慣,真正使教學過程實現師生互動。
四、利用藝術手段創設教學情境
一段優美的旋律,一幅美麗的畫面,再現課文情境,往往能給人以美的享受。設計一幅或幾幅連貫的簡筆畫,在語言活動中,讓學生根據圖進行情景對話。我大膽地將圖畫、
音樂、戲劇等藝術形式引入幼兒語言活動中,把教學中所要用到的圖片提早發下去,運用在課堂上,然后要求學生看圖復述課文或看圖答問題,學生興趣盎然。音樂語言是微妙的,也是強烈的,它以特有的旋律、節奏塑造形象,把聽者帶到特定的意境中,同時鞏固了所涉及的語言知識,將音樂與文學結合起來,作用于幼兒的聽覺與視覺,從而發揮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相互強化的作用。在語言活動中,為了讓幼兒進一步體會詩歌的意境美和語言美,讓他們獲得成就感,我根據語言情境進行配樂,請幼兒欣賞音樂,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學生安靜下來,放松下來,更愿意學習。此外畫圖片培養了學生的繪畫能力,引導了幼兒進入藝術境界,使得他們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容易而深刻,開發幼兒的智力,在一段歡快的音樂后,也可讓他們先熟悉一下將要學習的內容,達到預習的目的,一舉多得。
良好的教學情境的創設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教師教得更輕松,使幼兒學得更愉悅。在語言教學中,為幼兒創設適宜情境,不斷完善更新,努力探索,使語言教學情境真正自由、寬松,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
【創設幼兒園教學情境初探】相關文章:
• 幼兒園泥工教學的策略
• 幼兒園教育資源開發利用
• 淺談幼兒園主題墻創設的有效性
• 幼兒教育游戲與幼兒課程融合探究
• 幼兒園開展戶外活動的實踐研究
• 學前教育專業實訓室建設效果
• 幼兒園師德管理之談
• 幼兒園大班品德教育之我見
• 原始彩陶欣賞活動在幼兒園
• 淺談幼兒園園長的管理藝術
• 淺議幼兒園手指游戲的應用
• 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重要性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