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音樂欣賞是欣賞者以具體的
音樂作品為對象,通過聆聽的方式和其他輔助手段來領悟音樂的真諦,從而得到精神啟示或寄托的一種審美活動。而幼兒音樂欣賞是提高幼兒藝術素養和審美認知、審美情感的重要途徑。幼兒園的音樂欣賞教學,是幼兒通過傾聽音樂,對作品進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鑒賞的一種審美活動。作為藝術教育的重要途徑,幼兒音樂欣賞活動的實質就是情感的審美。因此,幼兒園音樂欣賞教學活動應始終把握一個“情”字,使幼兒在與音樂的對話中,體驗情緒,表達情意,表現情感,從而達成陶冶情操的目的。
關鍵詞:幼兒;欣賞;感受
幼兒園的音樂欣賞活動中課程教學過程的開始部分可以創設情境以便來導入新課,活動開始時師生相互問候既是情感的交流也是集中幼兒的注意力,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活動課的導入雖然不是教學的中心環節,但卻是通向賞析新作品的橋梁,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應創設一種可讓幼兒視、聽、感、觸、動的環境氛圍,師幼共同分享音樂所蘊含的情感世界。幼兒本身的年齡特點也決定了音樂欣賞的水平必須在情境中進行、在情境中提高、在情境中升華。一般來說,幼兒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情境創設是由作品本身的需要、幼兒的欣賞習慣和年齡特點等因素決定,創設情境的方法也有很多種。比如,語言創設情境。語言是一種最普通又最特殊的教學手段,教師巧妙地使用語言,語言便會發揮神奇的妙用。在欣賞小提琴演奏的世界名曲《夢幻曲》時,教師選用了童話《梨子小提琴》來進行配樂朗誦,優美的語言將孩子們帶進柔美抒情的夢幻世界,從而激發出幼兒內心世界的感受。有的幼兒說:“我覺得自己就是那只小松鼠,好像要跟著音樂一起進入夢鄉了。”有的幼兒說:“我感覺到月光灑到了我身上,感覺特別舒服。”……幼兒對音樂的理解不盡相同,語言的美與音樂的美巧妙結合起來,觸發了幼兒內心深處純真的感情,從而更加投入到音樂的世界中。
音樂欣賞課是聆聽的活動,需要理解、感受。以前,我在上幼兒音樂欣賞活動時,是讓孩子單純地聽或機械地模仿,孩子學得很被動,效果也不佳。通過實踐發現,應該是主動地動與聽相結合的方式,讓孩子在活動中親身體驗音樂,主動參與活動。我們有這種體會,當一個音樂作品出現在孩子面前時,他們的第一個反應是動作,如拍手、點頭、搖身體等。所以,在欣賞音樂時不僅僅讓幼兒使用聽覺,而是要同時調動幼兒多種感官來豐富、強化所聽到的音樂形象。經常為幼兒提供表演的機會,每個幼兒對自己所聽到的音樂都有不同的理解,使孩子們天真活潑的天性得到發揮,培養幼兒音樂形象的表現力。
接下來即是整堂活動最重要的一部分―基本部分。而這一部分也可以分為幾個階段來進行,這也是根據課程的需要與設計而分階段進行的。比如,為了達成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必須通過各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與鑒賞能力。新授教學的過程一般分為初次聆聽、整體感知(分段賞析)、走進音樂(再次聆聽、體會內涵)三個步驟。
1. 在初次聆聽、整體感知的過程中,遵循“以聽為中心”的原則,通過初聽全曲對作品進行整體感知,初步感受作品的情緒、音樂情境,同時分辨演奏形式及主奏樂器,簡單了解作者及創作背景等等,使學生對作品有個初步的了解。
2. 分段賞析、走進音樂是引領學生通過分段聆聽對作品進行細致欣賞分析,通過聆聽體驗根據情緒、音樂要素等的變化判斷曲式結構、作品表現內容等,通過聆聽、視唱、默奏、演唱、演奏等方式記憶作品的典型節奏和主題音樂。
3. 再次聆聽、體會內涵是在學生分段細賞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整欣賞作品,把握作品的風格流派。
感知作品的體裁特點,同時能夠積極?⒂胍衾痔逖椋?充分體會音樂內涵,發展學生的音樂創造力和想象力,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賞習慣和審美能力。讓幼兒熟悉歌曲中的一些主旋律,讓幼兒去聽、去想、去思考有利于幼兒樂觀心理的形成。幼兒在欣賞音樂作品時,首先是聽音樂,即在多次聽賞后,才能加深理解,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
整堂活動的最后部分―結束部分,拓展延伸,小結升華。本環節根據教學內容基本可分為兩個步驟:拓展欣賞(創造活動)和課堂小結兩種方案進行。
1. 教學內容的拓展是指在教材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選取教材之外的具有一定審美價值的作品,來充實教學內容,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加強對音樂內涵的進一步理解與感悟。拓展欣賞的內容包括:同體裁作品音樂欣賞、同作曲家音樂作品欣賞、同種樂器音樂作品欣賞、同民族或地域音樂作品欣賞等。
2. 課堂小結可以幫助學生梳理、回顧本節課所學主要知識點,可以起到備忘錄的作用。課堂小結的方式有多種,不但可小結本課知識點,也可適時小結學法,還可由教師提出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小結,甚至也可針對作品對學生進行情感延伸、德育滲透,在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幼兒的知識不夠豐富,但在音樂欣賞中對音樂情緒的直接感受能力并不差,而且自我表現欲望很強,他們會情不自禁地跟著音樂手舞足蹈起來。這種以肢體語言的形式參與的音樂欣賞被視為一種有價值的音樂欣賞。利用孩子們好玩、好奇、好勝等特點,鼓勵他們積極運用動作、
舞蹈等肢體語言,能有效地吸引其注意力,增強欣賞音樂的積極性,并能充分表達自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
藝術感受是一種審美體驗的能力,這種能力是具備良好樂感的耳朵逐步培養起來的。多聽、多比較、多分析、結合音樂知識的系統化,音樂修養才會逐步得以提高。除此之外,對欣賞音樂來說,還應盡可能多地了解音樂作品的時代風格、時代特點以及作曲家的風格特點;同時,最為能逐步了解和熟悉不同地區和民族的不同音樂風格。
參考文獻:
[1]蔡紅梅.對幼兒園音樂欣賞活動中幾個問題的反思[J].學前教育研究,2006,(05):36-37.
作者簡介:
高鴻瓊,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品格金域觀瀾幼兒園。
【音樂欣賞如何在幼兒園開展】相關文章:
• 論幼兒園高清監控點的設計
• 幼兒園不平衡環境的創設淺議
• 幼兒園游戲課程的實驗研究
• 如何管理好一所幼兒園
• 如何有效創設幼兒園班級環境
• 幼兒園高收費離譜 等
• 幼兒園一日活動過渡環節的研究
• 學前教育美術手工教學實踐
• 基于新時期幼兒園教學的思考
• 淺談幼兒園小班社會教育
•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原因與策略
• 創新幼兒園課程促進幼兒自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