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德國的一所公立幼兒園實習,親身感受到在我們看來比較新鮮的一些教育理念,其中就包括他們對大自然與孩子親密關系的高度重視。 每周二有固定的“森林時間”
在德國幼兒園實習的第一天是星期一,老師沒有安排我做什么,只是先熟悉一下環境,并告訴我每個星期二是他們班的“森林時間”,他們早上要出發去森林活動。聽到這個消息,我腦海里浮現的是和我們的春游差不多的場景:大巴車驅車一兩個小時到郊外,書包里當然裝的都是好吃的,一到目的地孩子們就開始惦記分享食物。第二天一早我特意在自己的包里多帶了一個三明治,因為估計午飯要在森林里解決了。
早上到幼兒園,吃完早點,孩子們開始整裝待發。他們先到地下的更衣室換上登山鞋、沖鋒衣,然后戴上小帽子,背上小書包,書包里每人都會裝一個防潮墊和一點兒食物。可是始終沒有見到我想象中的大巴車!于是我好奇地問老師,我們怎么去森林?她說走著去。我驚訝了,接著問,那要走多久?她說十幾分鐘吧。我更驚訝了,心想反正跟著走吧,也許就是一片小樹林。
我實習的幼兒園每個班級一般有十七八個孩子,但只有一個老師,去森林也是一項外出活動,所以他們就會兩個班級同行。我所在的是一個大班,同行的班級是一個中班。前往森林的路上,并不像我們的幼兒園隊伍,要兩個兩個手拉手,排成隊整齊地走。他們沒有隊伍,只是一群人一起走著,那些男孩子甚至會成群地往前跑,還會比賽誰跑得快。我很擔心,這樣跑得不見了,或是出危險怎么辦?可是他們的老師依然在后面閑庭信步。沒想到那幫男孩只是在人行道上跑,到要過馬路的地方,即便是很窄的馬路,他們也立刻停了下來,乖乖地等著老師和其他的孩子走過來,再由老師帶著過馬路。重新上了人行道,男孩又開始比賽跑步,到下一個路口等待大家。那一刻,我真的感受到規則和自由之間的和諧。也許一味的壓抑和限制,只能造成更多的沖突。
過了一個很寬的馬路后,真的看到很多樹木。由于樹木的阻礙,我們自然地變成了一個小縱隊,一個班級的老師在前面帶隊,另一個班級的老師在后面收尾,孩子們則非常有序地一個個走在中間。我們越走越深,終于,眼前出現了一片視野開闊的場地,原來是一個小湖。湖水平靜清澈如同鏡子,他們還給這個湖起了個好聽的名字――銀湖。湖的另一邊還是一眼望不到頭的樹木,這真的是一片森林!從城市到這里不過十幾分鐘的步行,就別有洞天,這完全得益于德國的森林高覆蓋率。
“撒歡式”自由活動
到了之后兩個班級分開行動,一個在湖的這邊,一個則在湖的那邊。老師先帶著孩子們來到一棵樹下,讓孩子們拿出防潮墊坐下,把帶來的一點食物吃完。然后讓孩子們把書包集中放好,并且詢問他們的活動范圍,得到孩子們準確的回答后,孩子們就開始了自由活動,十幾個孩子一溜煙地走出了老師的視線,在劃定范圍內四散開來。我的心不免又揪了起來,靠著湖,又有這么多大樹遮擋,讓孩子們自由活動會不會出危險?我把這種擔心向老師詢問。她很輕松地笑著對我說沒有發生過什么危險,只有一次一個孩子摔了一跤,坐到水里,褲子全濕了。
我開始觀察孩子們都在干什么――幾個孩子在解散后立刻奔向他們的老地方。他們告訴我,他們在挖水渠,把銀湖的水引到樹林里,那個水渠他們已經挖了很久了,回去之前,他們還不忘用東西把它又堵了起來,等下次來了再挖;還有的孩子在爬樹,老師路過看到時,只是很平靜地提醒站在樹上的那個孩子,注意腳邊有個尖尖凸起的樹杈,然后就走開了;還有一些孩子則被地上的一些動植物吸引,蹲在一旁觀察;另外幾個孩子找了一片空地玩起了拉圈的游戲,很快有很多孩子慢慢地加入進來……大家都是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玩耍,時而獨立分散,時而交互協作,教師只是在一旁觀察,偶爾提醒安全事項或是給出建議,但大部分時間都是孩子們主導活動,沒有限制、沒有壓力地自由玩耍。
臨近午飯時間,老師便組織大家回幼兒園。孩子們先是完成收尾整理的工作,例如將一些玩耍過的樹枝、木棍放到路邊,以免影響路人通過,然后整理自己的衣物,背起小書包,整隊出發。兩個班級再次匯合,一同返回幼兒園。
實踐結果和啟示
據說第一所“森林幼兒園”是在1950年代初期在北歐丹麥成立的,并且是源于一位全職媽媽帶兩個孩子在森林中散步得到啟發而建立的。他們發現,經常接觸森林的孩子身心更健康,游戲行為和社會交往行為也發展得更好。德國人很認同這個理念,于是這樣的幼兒園發展起來了。目前在德國,已經有超過1500個“森林幼兒園”。實踐結果顯示,在森林里活動,孩子不僅沒有發生過嚴重的意外傷害,各種輕微的意外傷害也比室內幼兒園少得多!孩子的身體也更強壯,體能更好,動作發展更靈活、協調。
雖然我所實習的幼兒園并不是一家“森林幼兒園”,但是他們的“森林時間”活動,也讓我初步體驗了孩子在森林中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在這一印象深刻的活動中,我最深刻的感受便是關于“自由和規則”的思考。我們成人往往會給孩子一些規則,讓孩子在規則內自由,規則就像是一個圈,可是如果這個圈畫得太小,孩子就會不斷地觸碰規則,引發沖突。如果這個圈能適當地畫大一些,是不是更能讓孩子在感受自由的同時逐步形成自律?而圈的范圍的劃定,需要成人對孩子的理解、了解、認同以及大大的信任!
【德國幼兒園的“森林時間”】相關文章:
• 探微幼兒教育專業生實習前準備
• “積極探索,開拓創新”努力打造新型農村示范性幼兒園
• 幼兒園用地面積莫貪大等
• 童年不同樣:《幼兒園》與《小人國》比較
• 如何提高幼兒園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 探究幼兒園心理衛生保健的常規工作
• 幼兒園教研活動多元化的思考
• 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戶外教學活動
• 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初探
• 反思型幼兒教師隊伍建構
• 讓寶寶笑著去上幼兒園
• 幼兒園水墨教學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