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寫課后反思是一種促進教師改進教學策略,不斷提升自己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的好方法。那么如何寫課后反思?本文提出教師應從內容的選擇、目標的定位、教育策略的運用、幼兒學習狀況、教育理念的體現等方面對自己在備、教、學等過程進行內省和剖析。
關鍵詞: 幼兒園 幼兒教育 課后反思
所謂的課后反思就是我們平常寫的課后教學小結,即教師在上完一節課后,對自己在教育理念、教材選擇、目標的設定、教學策略的運用、幼兒學習上的問題和信息反饋等,認真進行反思,把本節課的成功之處,教學中的失誤、教訓,以及幼兒在課上出現的獨到的見解和困惑,教師從中受到的啟示和今后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改進的想法,等等,一一記錄下來。以此經驗總結,作為今后教學改革的借鑒,從而達到提高自身素質,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些古代至理名言,用在我們的教學工作中也有著深刻的借鑒意義。一般來講,教師對于教學前的準備和課堂上的教學比較重視,而往往忽略了“課后小結”這一環節。課后小結是回顧、總結這一節課是否成功、是否達到了預期目的的教學環節。通過反思能及時地對教學中的“得”與“失”進行認真而全面地分析、總結、判別優劣,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的反饋信息,這樣既可以作為備忘錄,又能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情。
一、對選材的反思
對教材的選用,幼兒園教師有較大的自由度,所以對教材選用是否適宜,是課后反思的第一步。反思選材的適宜與否,首先要反思活動內容的安排是否根據幼兒實際情況選用,與目前幼兒的興趣點相吻合嗎?幼兒只有在感興趣的基礎上,才有參與活動的熱情。除了興趣以外,教師還必須考慮幼兒的經驗基礎。如在主題活動《好吃的食物》中,可以選用的題材有《蔬果娃娃》、《甜甜的餅干》、《過橋米線》等,其中《過橋米線》來源于幼兒的生活又具有地方特色。這樣孩子在活動中就不至于無話可說。
其次要反思活動對幼兒是否有教育價值,也就是說通過這個活動,會使幼兒有什么收獲,能否提升幼兒的學習經驗。在幼兒的興趣和教育價值之間有時會產生矛盾,幼兒感興趣的題材可能沒有多大教育價值,有教育價值的題材幼兒不感興趣,所以必須要考慮兩者的平衡。
二、對目標定位的反思
反思目標定位是否貼切、準確,首先要看目標定位是否以幼兒的生活經驗為基礎,再根據幼兒的學習效果來確定活動目標是定得高了、還是低了、還是剛好,不管活動的目標是重結果還是重過程,但目標必須是清晰的,是可達成的,而且是具有可操作性,能即時檢測的。在反思目標定位的過程中,有一個現象應引起我們的注意,就是一堂課里,目標不能定得太多,重點的只要一兩條能做好就行了,很難達成也很難檢測的目標,特別像提高什么能力這樣的大目標要慎用,這樣的目標在一個活動里是看不出明顯效果的。如中班科學活動《十二生肖》,活動目標有(1)知道自己和親人的屬相,培養幼兒和家人之間的情感。(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培養幼兒簡單的推理能力。(3)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4)感知十二生肖所包括的12種動物、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感知了解十二生肖一年一種屬相,12年一個輪回的規律。我們在引導執教教師反思自己的目標定位有什么問題時,指出重點目標是哪一個,應放到第一位,目標(1)是本課時完成的嗎?目標(2)和目標(3)提得是否太大了。這位教師在反思時就明顯地感到,自己的目標定位有問題,太多太寬,其實真正可用的是目標(4)。
三、對教學策略的反思
在整個反思過程中,教學策略的反思是關鍵,教學策略的運用是體現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它包括教學方法、手段的運用,活動呈現的方式,教師的過程指導等,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反思教學大環節的設計和進程。
反思教學環節的設計,主要回想預設的步驟是否科學,哪一個環節出現的形式時間上有問題,環節之間是否緊緊相連,步步遞進,在教的過程中,條理清晰嗎,與預設的有沒有出入,根據幼兒的表現,臨時哪些地方進行了改變,我在自己的課后反思中就常覺得很多時候不能按預設的方案進行,有時甚至加上一兩個大環節,有時要刪掉一些環節,對這些改動就值得反思,多問一個為什么。
2.反思教學細節的設計和處理。
在幼兒園工作中很多都是細節上的工作,卻是不容忽視的問題。也許你只是遺漏一個小小的常規問題,但是你說了與沒有說,都會出現很大的不同,也許因為你一個不恰當的提問,課堂就會亂成一團,細節雖小卻很重要。所以在反思時,要從細節出發,從小的開始。
(1)反思課的引題,是否馬上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有沒有為了引題而引題,引題所花的時間也要注意,有些引題雖好,但如果花費了十幾分鐘,還沒切入主題,那就本末倒置了,肯定會影響后面的活動。
(2)反思提問的藝術,恰當的提問能引發幼兒積極的思維,把活動層層推入,一堂課哪些問題提得好,哪些問題提得不恰當,而使得問題拋出后還要不斷地修正啟發,課后都應該好好地理一理。如故事《獅王拔牙》里有這樣的一段問答:
師:“獅王的牙齒是誰弄掉的?”
幼:“是石頭。”
師:“除了石頭還有誰?”
幼:“沒有了。”
教師的本意是希望幼兒能明白是獅王自己糖吃得太多了,引起蛀牙才丟的,幼兒當然不會想到這一層,教師課后反思這個問題提得很失敗,要是換成獅王的牙齒是怎么丟的?那幼兒回答時思維就展開了,不會盯著石頭了。值得注意的是一個課時里問題的數量也有講究,問題過少,幼兒回答的機會相對就少,問題過多,容易造成重點把握不住,一般來說重要的問題五六個就夠了。
(3)反思教師的教學機智和臨場應變能力,課堂中什么事都有可能發生,譬如準備好的實驗材料突然變化了,幼兒的回答出乎意料,讓自己下不了臺,這時自己是怎么應付的,怎樣處理更為恰當?
3.反思教學具的準備和使用。
在幼兒園的教學中,教學具的使用是主要的教育手段之一,對整個教學過程來說是關鍵而必不可少的。反思教學具的準備和使用,首先要審視所準備的教具都用到了嗎,使用頻率高嗎,教具對教學活動是有幫助,還是作用不大,有沒有哪件教具因制作的問題,引起了幼兒的誤解或給幼兒的操作帶來不便。還有教具出現的時間是否恰當,遲一點或早一點可能都會有不同的效果。特別是講故事時,教具出現的先后很重要,一開始,把用來吸引幼兒注意力的教具都呈現了,那后半部分的招兒就少了。考慮得更周到一些,一次制作的教具最好能多次、廣泛使用,讓教具發揮它最大的價值。
4.反思師幼互動中教師的回應策略。
教學過程是師生對話、互動的過程。互動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活動結束后教師應及時反饋,對師生雙向的表現與活動的質量作辨證的分析,以幫助教師在日后備課、上課時能對“師”與“生”的情況做更全面的把握。課堂中的師幼互動可能是這么一些情況:幼兒對活動內容很喜歡,非常投入,教師在關鍵時刻進行適當的引導,活動的進行是有序而積極的,教師既照顧到全體,又沒有忽略個別,這可能是一種最佳的互動狀態。也有可能是老師高控狀態下的一言堂,一言堂也有兩種不同情況,有時是孩子跟著老師的思路有反應的安靜傾聽,這也算是一種良性的師幼互動,但有時是孩子不感興趣、無精打采,跟老師的思路不在同一條線上的無互動的狀態。但真正的課堂上,都不會這么一致的,有的教學環節師幼互動程度高,有的低。那我們所要思考的是,在課堂上自己注意到孩子的反應了嗎,對孩子的表現所給予的回應是否恰當?如講故事時,開講前,突然有個孩子洋洋得意地說:“老師,這個故事我聽過了。”多嘴的可能還會滔滔不絕地講下去,那就要看教師的處理了,馬上呵斥阻止,無疑會傷害這個孩子,但也不能讓這個孩子牽著自己走,既要調動他的學習積極性,又要使活動順利進行下去,可以采取請他做評判員,如果這個孩子語言表述能力很強,還可請他當錄音機復述故事。不管課堂上幼兒的反應如何,教師都沒有權利怨孩子不配合,要學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求對策。
四、對幼兒學習狀況的反思
對幼兒的學習狀況的反思,主要看幼兒學習過程中是否出現困難,是怎樣解決這些困難的,幼兒學到了什么,預期的目標達成比率有多高。如很多美術活動中,有些幼兒眼高手低,想畫的內容很多,但他卻難以表現,他到底是采取什么辦法解決這個困難的,是請求別人幫忙,還是自己勉強畫上不太像樣的物品,還是留下空白,教師往往關注的是畫的最后結果,或者是忙于輔導個別幼兒的學習,對大多數幼兒在學習、操作的過程所使用的方法關注不夠,這一點值得我們好好反思。
另外,對教育理念的反思也是教師課后反思的一部分,教師對自己在某一具體活動中體現出的教育理念進行反思的要求是比較高的。他必須對自己的課有一個整體的把握,能夠敏銳地覺察出自己在選材、目標定位、教與學的過程中,能體現教學新理念新思想。
明白了課后反思的內容,就可動筆寫了。先要闡述自己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最大的亮點或存在的問題,接著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再總結自己的體會,經驗和感受,提出自己覺得困惑的地方,并設想自己的改進措施或解決的策略。
但在做課后反思時,有些問題必須引起我們的關注:
1.要有針對性。在平時的教學反思中,我們可以選幾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有重點的反思,每一次都是面面俱到的反思也是不太現實的。
2.反思的內容不要局限。在反思的時候不要太片面,要從整體思考。
3.貴在及時。剛上完一節課后,總會有一些課后感受,但時間一久,記憶就會淡薄,因此,在課后要及時反思,這樣才能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改進教學。
4.貴在堅持。寫課后反思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貴在堅持,日積月累。
5.不求數量,但求質量。課后反思不必要求多少字數,有感則長,無感則短,但要切中要點,避免形式上的反思。
6.反思后要深思。有了反思,那我們不該只是反思了就結束了,要讓它有價值。對這些反思進行深思,好的方面要思考怎樣繼續發揚,不足的要思考怎樣改進它們。如此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所以每次反思了還要繼續再反思,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發現和啟示,要充分利用反思的價值。
教學活動,尤其是集體教學沒有永遠的成功,也沒有完全的失敗,每一次都會有新情況,因而老師要有不怕失敗的勇氣,要善于反思自己的行為,學會改正一個個錯誤,那你就會離成功越來越近。
參考文獻:
[1]莊春梅.教師如何寫教學反思.學前教育研究,2006,(7-8).
[2]袁振國.教育新理念.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關于幼兒園的課后反思】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語言識字教學方法
• 幼兒園教師培養探討
• 電教――幼兒園音樂有效教學的好幫手
• 幼兒園數學教學的幾點建議
• 幼兒園美術教育的探索與研究
• 上海市嘉定區幼兒園教師案例撰寫記錄
• 上海市幼兒園感恩教育現狀研究
• 如何選擇幼兒園?等
• 淺談幼兒園雙語弊病
• 中職學前教育實踐(3篇)
• 幼兒園教師的幾點感受
• 幼兒園數學教育的現狀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