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家的未來發展離不開茁壯成長的幼兒,為了更好地建設未來的國家,必須要注重培養幼兒的各項能力,使他們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現階段全面培養幼兒的能力,不僅要豐富其知識,培養幼兒的交際能力也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從兩個方面論述幼兒園小朋友的交際能力培養,教師要引導小朋友處理好與老師、與同伴的關系,在和教師與同伴的交往中,提升自己交際能力的基礎。
關鍵詞:小朋友 交際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13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187
幼兒園小朋友要樂于與人交往,體驗和教師、同學、朋友共同生活的樂趣,進而養成親近生活、樂于合作的生活態度,從而培養小朋友人際交往的能力。在互聯網的推動下,未來社會將更加開放互助,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是一個成功的必備條件,對一個人的人生發展極為重要,培養人際交往能力要從幼兒園教育開始。幼兒園是幼兒園小朋友社會交往的主要場所,在幼兒園里小朋友可以接觸到很多自己的同伴,由于他們年齡相差無幾,故而都有很多共同語言,教師要引導小朋友培養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就可從幼兒園內部關系處理入手。
1 引導小朋友處理好與老師的關系
教師是小朋友學習的榜樣。研究發現,在小學生特別是幼兒園小朋友心目中,教師的地位非常獨特,教師的言行舉止都能會成為小朋友模仿的對象,進而影響到小朋友交易能力的培養。作為幼兒園教師,對小朋友要有尊重和耐心,要針對不同性格類型的學生區分對待。對于那些內向型的小朋友,教師要以和藹的態度和親切的語言,對小朋友多加鼓勵,進而激發這類小朋友與人溝通和交往的欲望,幫助小朋友克服內心封閉的心理,積極了解小朋友的想法,對于他們,教師的一個擁抱、一個微笑、一個點頭等都能激發這類小朋友內心的溫暖,給小朋友帶來親切感,進而主動和教師建立良好關系,小朋友在和老師的愉快相處中就培養的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對于性格外向型的小朋友,教師對其活潑開朗的性格多加贊揚,肯定小朋友的外向性格,在此基礎上教育小朋友繼續保持樂觀的心態,促進其人際交往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2 引導小朋友處理好與同伴的關系
在幼兒園教師是引導者,但是教師每天要面對很多小朋友,師生關系固然重要,但是和小朋友接觸最頻繁的是自己的同齡的伙伴。根據精神心理學的理論,一個人思維會廣泛地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幼兒園小朋友更是如此,小朋友之間的長期相處,比和老師或者父母相處更能培養培養其交往能力。教師必須有計劃有目的地創建小朋友交往的良好環境,以利于小朋友交際能力的培養,教師可以有計劃地開展多種豐富多彩的活動。
2.1 日常活動引導
幼兒園小朋友在日常和同伴相處過程中,很多環節教師都可以積極引導,利用各種場合對小朋友進行滲透教育,以增強小朋友的人際交往能力,教師要樹立榜樣,有意識地引導小朋友做出良好的人際交往行為。幼兒園小朋友日常生活中也會出現一些矛盾爭執,教師一般不宜直接干涉,而要引導觀察,給他們一些處理爭執的建議,讓小朋友自己選擇和解辦法,增強小朋友解決交際過程中的自主性和主體性,減少小朋友對于成人的依賴,如果矛盾還不能化解,教師可以引導小朋友體驗別人的感情,進而反思自己的行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爭執可能就迎刃而解。
2.2 理論教育活動
幼兒園小朋友雖然對抽象的理論教育不敏感,但是并不是說教師可以忽視這一部分的引導,必要的人際交往理論教育一定要教授,有些理論內容雖然他們當時不理解,但是會在他們心中種下一顆友好的種子,在今后的某一個時期可能就能理解了。教師要結合小朋友在平常交往中出現的問題,對于那些常見多發的問題,教師要統一處理,讓全體小朋友引以為戒,除了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活動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教材進行教育,并引導小朋友識別教材中的特定場景,同時讓他們講出自己的體驗感受和辨別結果,在他們講述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發現問題并矯正,特別是注意引導學生禮貌用語的使用。
2.3 角色扮演活動
角色扮演是幼兒園小朋友經常玩的活動,教師可以在角色扮演游戲中有計劃地創造特定的環境,讓小朋友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聯系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如教師可以在教室里布置類似商場的場景,讓小朋友自由組合去扮演其中的不同角色,使小朋友逐漸擺脫自我中心的意識,學習社會行為規范,從不同的角色中學習不同的交往技巧,如如何當好“收銀員”,如何當好“保安”等。小朋友對這種模擬場景一般都比較感興趣,提升了小朋友與同伴友好交往的意識,逐漸培養了交往技能。教師在角色扮演活動中要做的就是恰當引導小朋友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及時觀察小朋友的活動情況,想辦法促進小朋友的友好交往,同時,遇到小朋友的爭吵情況,教師要啟發小朋友禮貌謙讓,讓他們認識到沖突也是活動的一部分,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理解別人,讓小朋友樹立尊重他人的習慣,并告訴他們只有這樣才能交到好朋友,才能有更多的人喜歡他,進而讓小朋友形成正確的交際觀念。
2.4 班級聯誼活動
小朋友活動范圍不拘一格,教師不必拘泥于班級限制,為了擴大小朋友的交往范圍,教師還可以帶小朋友到其它班級進行聯誼,比如共同游戲、共同進行角色扮演、共同制作節日禮物等,把小朋友的人際交往能力提升一個層次。
參考文獻:
[1]楊露.交互式理論在兒童口語交際能力中的運用[J].現代教育科學,2010,(4).
[2]王緯波.中國心理學思想中對兒童心理的認識[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11).
[3]侯瑞鶴,俞國良.兒童對情緒表達規則的理解與策略的使用[J].心理科學,2006,(1).
[4]LF Bachman, AS Palmer. The construct validation of some components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Z]. Tesol Quarterly, 1982.
[5]陳思強.家長教養態度對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影響及轉變策略[J].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版),2009,(5).
作者簡介:李蕾(1979-),女,江蘇沛縣人,本科,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幼兒教育,江蘇省沛縣大屯鎮中心幼兒園,江蘇沛縣 221611
【幼兒園小朋友的交際能力培養】相關文章:
• 幼兒園小班午睡研究
• 淺談幼兒園班級管理
• 幼兒園游戲環境創設與游戲組織研究
• 幼兒園保育員崗位涵義探析
• 最好玩的幼兒園
• 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幼兒園的教學管理
• 鄉村幼兒教師幸福感失落與回歸
• 鄉村幼兒園能否延續鄉村文明
• 職校學前教育的不足及策略
• 幼兒園如何進行識字教學
• 中外幼兒園管理比較研究
• 點評解放軍理工大學第一幼兒園一組兒童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