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的幼兒園里,玩是孩子唯一的功課,沒有任何識字、算術、背誦等學習任務。他們更看重的是對孩子自理能力和生存能力的培養和教育。 在日本,同樣存在“入園難”問題。他們采用就近入學的原則,不管是否擁有日本國籍,當地居民都可以向幼兒園提出入學申請。幼兒園需要父母提供一年的納稅證明,父母的納稅越高,則學費越高;如果父母收入低,學費則遞減;家庭實在貧困的,可免費入園。
在日本上幼兒園,沒有固定的上學時間,小朋友可以隨時上學,根本不用擔心遲到的問題。入園之后,孩子們就徹底自由了,只要不危及自己和他人安全,除了隨意走出幼兒園大門之外,他們可以做任何自己喜歡的事情。
日本的幼兒園面積都不大,提供給幼兒玩耍的物品、材料,除大型玩具外,更多的是中型的器械,如手推車、腳踏車、鏟子、棍棒、粗繩、木梯等。孩子們都喜歡用各種工具隨地取沙土做游戲,喜歡光著腳在沙土上自由玩耍。
除此之外,孩子們可以在老師的帶領下到社區和公園散步,也可以跟著營養師到市場去購物。幼兒園老師尤其注重對孩子耐性和耐力的培養。比如在上游樂園時,孩子們要經過一個小時以上的排隊等待,孩子們在等待時不僅隊伍整齊,而且都很安靜,沒有大聲喧鬧和插隊的情況。
在身體素質和生存能力的培養方面,他們的理念是:讓幼兒從小就知道哪些地方有危險,遇到危險應該怎么去面對,想辦法去解決,而不是培養或告誡幼兒危險的地方不能去。幼兒園里有的地方故意設置得很危險,如大樹上拉起粗繩,讓幼兒爬繩、蕩秋千。他們認為,越是危險的地方,幼兒越應該知道怎么來保護自己。當然,他們不是毫無原則地讓孩子冒險,必要的時候要有老師或家長的監護。
在幼兒園里,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成長夾。每個夾子的里邊都存有幼兒的活動照片、作品、采集的植物等,完全保留孩子成長中活動的點點滴滴,到幼兒學期結束或畢業時贈送給孩子,作為成長的一份記憶。
日本這種看似不務“正”業的幼兒園教育,恰恰有值得我們思考的地方。對于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急功近利地拔苗助長,讓其在幼小的年紀就不堪重負,而是給其一個自由的空間,該發芽的時候發芽,該開花的時候開花。
(摘自《山西日報》)
【日本:幼兒園不務“正”業】相關文章:
• 幼兒園大班額現狀及對策
• 幼兒園繪畫教學情況調查報告
• 幼兒園園本教研方式探究
• 如何防止幼兒園小學化傾向
• 幼兒園多元化繪畫活動分析
• 試析幼兒園的美育途徑
• 幼兒園“借”來了男教師
• 幼兒園繪本教學有效策略研究
• 意大利Guastalla幼兒園
• 學前教育專業英語教學創新精神淺議
• 太陽系幼兒園
• 幼兒園班級管理要譜好“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