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引導幼兒觀察,學會捕捉事物的特征。二、讓幼兒體驗到自由創作的樂趣。三、體驗不同的繪畫形式,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 。四、對幼兒進行積極的評價,使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關鍵詞】創造性 觀察 發現 思考 想象 分享 自信
我國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凡屬人種都有圖畫之貢獻,凡屬幼兒都有繪畫之興趣。繪畫是口語的先導,表達美感之良器�!辈⑻岢隼L畫“可以表達幼兒的美感,可以發展兒童的思想,可以增進兒童的知識,可以練習兒童的手力和目力�!庇變簣@是幼兒成長的搖籃,教師更應充分利用幼兒喜歡繪畫這一特點,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開展創造性繪畫活動。教師應如何引導幼兒進行創造性繪畫活動呢?
一、引導幼兒觀察,學會捕捉事物的特征
繪畫教學固然要培養幼兒的繪畫技能,但更重要的是要促進幼兒的觀察、想象和表現能力的發展。教師的作用應該主要體現在提供材料、引導觀察、讓幼兒探索和發現這些方面,并保護和開發幼兒在繪畫中特有的知覺方法和創造性想象。觀察是獲得感性知識的重要途徑,它又是進行創造性繪畫的前提。因此讓幼兒通過寫生,學會仔細觀察事物,學會捕捉繪畫對象的特征,可以為他們以后的繪畫創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觀察,認識各種事物的具體結構,獲得清楚的視覺形象。在繪畫活動中,引導幼兒大膽表現,盡情反映自己的感受,畫自己想畫的事物,當幼兒在繪畫中不能體現自己想象時,教師要及時幫助,使其拓寬思路,教師的啟發在關鍵時刻能使幼兒展開豐富的聯想,從而表現出豐富多彩的畫面。比如在畫“水果”時,我要求孩子們畫出剛才觀察到的蘋果、香蕉、西瓜、葡萄等水果的外形,別的孩子都在認真地畫,瀟瀟卻在抓耳撓腮、左顧右盼,走過去一問才知道,原來他不想畫水果的外形,因為平時吃的都是切開的水果,所以他想畫切開的水果,可是卻不知道從哪里下筆。于是,我把用做觀察的蘋果切開,讓孩子們重新觀察切開的水果內是什么樣的,引導他們觀察出蘋果的核有點像橢圓形,里面有黑色的水滴狀的籽。這時我想到,有時把蘋果橫著切開會看到里面有一顆星星,于是就把另一個蘋果橫著切開,讓孩子們看到蘋果的另一個切面。這時,孩子們的興趣已經非常濃厚,再引導啟發他們大膽地想象,就能畫出他們想要表現的水果。
二、讓幼兒體驗到自由創作的樂趣
創作是人腦對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的形象的過程。兒童畫的真正魅力就在于充滿了豐富的想象與充滿童稚情趣的創造。讓幼兒擁有自己的思路,為他們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讓他們在獨立創作中,產生自主精神,要不斷鼓勵幼兒去認真觀察、思考、去發現、去創造,使他們的繪畫能力得到充分發展。
今天我們繪畫課的內容是“航天飛機”,我的范畫畫得很漂亮,顏色也很鮮艷。但我把范畫一拿出來,孩子們就開始面露難色。當我非常仔細的進行講解示范后,終于有小朋友忍不住了,喊了出來“老師,這太難了,我們不會畫”。這很難嗎?其實只是一個扁扁的橢圓形再加上兩邊的翅膀。為了提高幼兒繪畫的信心,我一再向幼兒解釋這很容易畫。但那副老師精心制作的范畫已經太“深入人心”擊敗了孩子的自信心。怎么辦?如果硬要幼兒畫,幼兒心情不會愉快而且也畫不出一張好畫。正在我發愁的時候,小宇舉手了,他說,我會畫,來到了黑板前三下兩下就畫好了一架飛機。在我看來,他的畫遠遠不如我畫的范畫,但孩子們卻說他畫得很好。他們開始興致勃勃的描畫自己喜歡的飛機,我的那架“精品飛機”就這樣被冷落在一邊。再看看他們的畫,雖然翅膀也長歪了,飛機也長“胖”了,但充滿了童趣,這也許是我那架“精品飛機”無法給予孩子們的。
從這里可以看到興趣對于孩子們的創作來說是多么重要��!我們遵循這一原則,從幼兒的興趣出發,為幼兒選擇了“未來的汽車”“小樹葉的旅行”“會變的圖形”“手的造型聯想”等幼兒感興趣的繪畫內容,效果都不錯。如在“小樹葉的旅行”這個內容中,一片小樹葉隨著風兒來到了天空、海洋、城市,繪畫的內容便是請小朋友們幫助小樹葉實現它的愿望??小樹葉變成什么便可以停留在它旅行過的地方。孩子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紛紛說變成云彩、小鳥、飛機、輪船、魚、汽車、高樓……于是,一幅幅新奇的作品誕生在孩子們的筆下。在“未來的汽車”創作中,有的孩子給汽車裝上了自動翅膀和螺旋槳,汽車可以在天空和海洋中自由行駛;有的孩子還設計了“我的房子汽車”可以把家安在任何地方……這種留有創造空間的內容為孩子提供了想象依據,孩子不是憑空想象,不受物象的限制,可以自由的發揮,沒有“對”與“錯”“像”與“不像”的局限,從而能更大膽地表現,發揮了幼兒的潛能。
三、體驗不同的繪畫形式,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
不同的繪畫形式也是激發幼兒創作興趣的好方法。在美術教學中,有很多種繪畫形式,除了用水彩筆、油畫棒、鉛筆等握筆的繪畫形式外,還有刻印畫、吹畫、棉簽畫、手指印畫以及各種材料拼貼的粘貼畫……等等很多種繪畫形式,換一種繪畫形式進行教學會收到意料不到的效果。
在這里就說說手指印畫吧,手指印畫指的是手指蘸上顏色,印在紙上,用紙上留下的指印作基本形,讓幼兒根據這抽象的基本形進行聯想和想象,并經過適當的添畫,創作出一種物體的具體的形象。例如“小鴨嬉水”,可用大拇指肚印出小鴨身子,用小手指肚印小鴨的頭,再添畫眼睛、嘴巴,一只栩栩如生的小鴨便躍然紙上。如果變換位置,就可以添畫出不同動態的小鴨。用這種印法還可以添畫兔子、小雞等多種動物,如用大拇指豎印,可添畫貓頭鷹,橫印可添畫刺猬、豬;中指橫印、食指斜印可添畫牛;食指豎印、大拇指橫印可添畫小貓等等。
這種繪畫形式幼兒非常感興趣,孩子們都喜歡動手。把自己的手指印在紙上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玩的活動,加上手指的大小不同,橫印、豎印、斜印以及位置的變換等等,能給孩子們帶來無限的想象和歡樂。此外,由于手指畫把小動物的形體概括成橢圓的基本形,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寫實期幼兒大膽的想象和繪畫表現能力之間的矛盾,初步培養了幼兒運用基本形概括物體的能力,使幼兒作畫興趣日趨濃厚。
四、對幼兒進行積極的評價,使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教師應當認識到,對幼兒進行評價,是為了促使他們進步和產生繼續努力的動機,是在了解幼兒的基礎上,為他們提供有針對性的教育,而不是為了比誰好誰差、誰強誰弱,給每個孩子排隊。為了鼓勵和激勵幼兒,促進幼兒的發展,教師一定要多對幼兒進行積極評價,避免消極評價。要更多地關注幼兒活動的過程,而不是只關注活動的結果,更不要用某個孩子的短處與別的孩子的長處作比較。要有意識地去發現每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要相信他有可能發展得更好。不要輕易給幼兒定性,認為“你就這樣了,永遠是最笨的”,而應當相信和鼓勵幼兒“你能行,你肯定能學會的”。只有這樣,幼兒才會更有自信心,才會發展得更好。
繪畫過程中作品評價尤為重要。因為恰當的評價能激發幼兒的作畫興趣和創作熱情,使幼兒體驗成功,所以教師應以積極的態度評價幼兒的作品。評價幼兒作品不能用畫得像不像來確定一幅畫的好與差,應看幼兒的創作志向和創作熱情,并能發現孩子每一次的閃光點,教師的每一次發現都將成為幼兒下一次的起步點。當幼兒按自己的想法畫好后,即使畫得很難看,幼兒也很高興,希望與他人共享這份喜悅,希望得到別人的贊賞。這時教師要耐心地看待幼兒的作品,應站在幼兒的角度去欣賞。評價時,先讓幼兒說出所畫的內容,教師認真傾聽,多肯定,鼓勵幼兒可貴的創作勇氣,讓幼兒充分體驗成功的快樂,為以后的創作樹立自信心。
美術活動中幼兒創造力的培養與教師的教育觀念、指導策略及環境創設都有密切的關系,作為教師,要在美術活動中充分發掘幼兒的創作潛能,在民主寬松的環境中,在潛移默化、循序漸化的過程中培養幼兒的創造新意識,創造能力。
【參考文獻】
[1]幼兒教育.
【淺談幼兒園創設性繪畫教育】相關文章:
• 對幼兒園后勤管理工作的探討
• 讓幼兒園成為孩子們的心靈家園
• 幼兒園早期閱讀教育研究的新進展
• 幼兒園二年制幼小銜接教育策略
• 如何有效實施幼兒園主題活動
• 新時期示范性幼兒園發展策略
• 幼兒園音樂欣賞教學之我見
• 幼兒園教育管理之我見
• 學前教育學生人文素養培養
• 淺談幼兒園美術教育方法
• 幼兒園健康教育問題探討
• 信息技術與幼兒園語言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