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是教育中最古老的話題之一,歷來被人們所關注,尤其是在素質教育已成為各級各類學校主旋律的今天,德育更是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俗話說:三歲看老,未成年人的許多行為習慣、行為舉止是在他們的幼兒時期形成的,是否對幼兒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將直接影響到他們將來對待人生、社會的態度,今天的孩子就是明天建設社會的主人翁,我們對他們的教育直接影響到他們將來的前途,毫不夸張地說,這將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所以說,幼兒德育既是幼兒園工作的重點,也是幼兒園工作的核心內容。
大家都知道,幼兒期是人生的啟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質的重要時期,但是從當前獨生子女所處的家庭環境看,幼兒所接受的道德熏陶和教育不容樂觀,從星捧月般的地位,家長重智輕德的教育,使我們的孩子從小養成了“以我為中心、人性、嬌蠻、無禮”等不良的道德意識和行為。幼兒園是孩子接受教育的最基礎時期和主要場所,有責任和義務幫助我們的孩子克服缺點,逐步形成正確的道德意識和良好的行為習慣,使他們將來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做一個有利于社會的人。因此在幼兒園向幼兒進行德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如何來做好幼兒德育這項工作呢?下面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說我們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加強師德修養
教師本身的品質是養成兒童品格的重要因素,身教重于言教。教師要以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質影響幼兒,只有品質優良的教師才能培養優良品德的人才。我們結合幼兒園工作實際情況,加強師德培訓工作,組織教師學習幼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并向全園教師提出了“我是快樂的幼兒教師”的十二點要求,即:立志高一點,做事多一點,嘴巴甜一點,眼界寬一點,理由少一點,心地善一點,腦筋活一點,微笑真一點,感情深一點,行動快一點,說話輕一點,脾氣小一點。以此來規范教師們的言行,起到榜樣的作用。
二、確立幼兒德育內容
幼兒期處于做人的初始階段,而德育作為學會做人的教育,其本質在于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使他們懂禮貌、有情義、守紀律、誠實、勇敢、有是非標準,從而成為被社會歡迎的人。而幼兒期,他們的知識經驗少,可塑性、反復性大,是非辨別、行為控制、生活處理能力差,求知欲、模仿性、依戀性強。他們的特點決定了幼兒園德育內容必須全面、有層次、系列,同時還要貼近幼兒生活,讓他們從身邊的事做起。只有這樣才能為他們以后進入社會打下一定的基礎。《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德育教育應以情感教育和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為主,注重潛移默化的影響,并貫穿于幼兒生活及各項活動之中”。 因此,我園在制定德育內容中,依據幼兒園德育總目標及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盡量使德育內容有層次性、系列性,盡量貼近幼兒生活,讓幼兒從身邊的事做起。我們制定的德育內容主要包括:萌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愛集體、愛科學的情感,培養誠實、自信、好問、友愛、勇敢、愛護公物、克服困難、講禮貌、守紀律的良好品德行為和習慣,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
三、開展多種形式的德育工作
眾所周知,幼兒的品德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一個人簡單到復雜發展的過程,它既是縱向延伸的,也是橫向聯系的,可以覲見于幼兒一日的各個環節。3―6歲幼兒的思想特點是從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抽象邏輯思維才剛剛萌芽,加之生活經驗少,辨別是非能力較差,他們還不能理解一些抽象的、較深的道德觀念和政治理論。因此,我們認為幼兒園德育,就是要求教師在幼兒一日活動中、幼兒游戲中,幼兒集體活動中善于把教育的時機,及時正確地對孩子加以引導。可采取以下幾種形式:
1、將德育滲透于幼兒一日活動之中。
我園的幼兒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家備受寵愛。因此,我們的教師就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環節,注意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生活自理能力,讓幼兒學會寬容、接納別人、與人交往,教育幼兒講文明、懂禮貌等,使幼兒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逐漸獲得好的發展。
2、開展德育主題活動,創設良好育人環境。
我們根據幼兒的年齡的點,設計適合幼兒的主題活動。如:為了加強幼兒的禮貌及生態文明教育,我們設計了大、中、小班的文明禮貌教育活動。小班組開展“我和小樹共成長”,中班組開展“做個文明禮貌的好孩子”,大班組開展“爭當環保小衛士”活動。我們還結合重要節日和幼兒園工作的需要,每月圍繞一個主題開展系列教育活動,如:我們在“三.八”結開展《我愛媽媽》主題活動,有目的分階段地開展了“媽媽多辛苦”、“媽媽的希望”、“給媽媽的禮物”、“做媽媽的小助手”等活動,通過系列教育活動,使幼兒真正認識到,“媽媽又是工作又是家務勞動,還要教育子女,確實辛苦,我們應該敬愛父母,在家里做媽媽的小幫手,多干一點力所能及的事,在幼兒園里要做個好孩子,讓父母放心,培養了幼兒關心父母,關愛他人的美德。”通過活動,家長們也認為自己的孩子比以前變懂事了。
3、開展家園同步教育,將德育延伸到家庭。
幼兒園德育是對幼兒實施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識、道德行為的教育過程,其內容和方法應是生活化的。因此,要建立幼兒園、家庭、社區活動的有機統一,形成合力,對幼兒施加影響。我園為了培養幼兒社會性交往能力,使幼兒了解周圍文化古跡對幼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我們利用“國慶”長假家長帶幼兒外出游玩的機會,設計了“小小調查員”的活動,讓幼兒親身經歷和了解周圍身邊的一些景點,文化古跡歷史由來。并讓幼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用繪畫、講述的形成記錄下來。幼兒園通過舉辦“小小調查員”活動,培養了幼兒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同時也增強了幼兒社會性交往的能力。我園還在各班開展認識“國旗”、升國旗,畫“國旗”、畫“北京天安門”等活動對幼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四、當前幼兒德育中存在的問題
1、在幼兒園,教師對幼兒主體性的認識不夠,雖然理論上教師都懂要在教育中尊重幼兒主體性,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仍有不少教師仍然把自己高高地凌駕于幼兒之上,動輒對孩子發號施舍,這樣長此以往,會使幼兒唯唯諾諾,惟命是從、膽小怕事、無一點 的精神。
2、在實施家庭教育過程中父母的教育措施欠妥。由于孩子是獨生子女,不少家長對孩子的一切采取包辦代替的辦法,剝奪了孩子學習、獨立生存的能力,使孩子形成懶惰、不愛動腦子、事事依賴他人的不良習慣。
3、在當前市場經濟的影響下,不少家長的價值觀、人生觀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反映在對孩子的教育上,出現了不正確的教育方法,比如濫用獎罰手段,不恰當地使用物質獎勵等,這樣混淆了孩子的道德認識,使孩子錯誤地認為金錢就是一切。面對這些存在的問題,我們在對幼兒進行德育時,要從注重培養孩子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培養幼兒參與、競爭的能力入手。
總之,德育教育應從幼兒抓起,只要我們采用生動有趣的教育方法,并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地努力,一定能把幼兒培養成健康、活潑、好奇探究、勇敢自信、有初步責任感的面向二十一世紀的兒童。
【淺談如何有效地開展幼兒園德育教育】相關文章:
• 讓民間文學融入幼兒園閱讀課程
• 淺談幼兒園戶外區域游戲組織策略
• 如何讓鄉鎮幼兒園散發鄉土氣息
• 幼兒園民主管理分析
• 淺談幼兒園健康教育
• 幼兒園剪紙活動的開展
• 幼兒園傷害事故研究綜述
• 建一所有文化品位的幼兒園
• 幼兒園教學中趣味教學的應用
• 幼兒教育中故事教學重要性
• 淺談幼兒園自制玩教具的開發與應用
• 幼兒教育游戲教學效益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