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村級幼兒園園長身兼數職,扮演著園長、教師、保育員、食堂師傅、門衛等多種角色。雖然保育著為數不多的幼兒,但是,實則肩負著農村教育的啟蒙大任,寄托著提高農村全民素質,實現脫貧致富的長遠厚望。為此,應該充分發揮園長綜合職能作用勢在必行。
關鍵詞:幼兒園園長;綜合職能;安全意識;服務意識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3-137-01
新課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為了合理利用教育資源,實現教育均衡發展,規模辦學是農村的一大舉措,村級幼兒園也就隨之出現了。10多個幼兒的園所也不在少數。村級幼兒園園長身兼數職,扮演著園長、教師、保育員、食堂師傅、門衛等多種角色。雖然保育著為數不多的幼兒,但是,實則肩負著農村教育的啟蒙大任,寄托著提高農村全民素質,實現脫貧致富的長遠厚望。為此,應該充分發揮園長綜合職能作用勢在必行。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園長是幼兒園管理的核心領導者更要高度重視,特別是村級園園長,既是領導者,又是踐行者。那么綜合職能如何充分發揮呢?
一、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識
1、園長要具有先進的法律意識和安全意識。
“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落實在幼兒園就是代表幼兒、家長、教師的利益,保證幼兒園的正當權益,園長一定要學法、懂法,加強法律意識和安全意識,生命不保,談何教育!只有保證了幼兒園人、財、物的安全,才說得上發展,說得上“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在遇到困難和危險時,只有拿起法律武器才能保證安全,所以,作為新時期的園長,法律意識和安全意識必不可少。
2、園長要不斷完善幼兒園的規章制度,針對可能或容易發生的安全事故,制定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幼兒園的規章制度是確保正常教養工作秩序、明確各種角色職責的依據。幼兒園的安全規章制度要細,責任要明,措施要可行,這三者缺一不可。否則有制度而無相應的責任人,就可能出現遇事相互推諉的現象;有制度而無具體的措施,制度就無法落到實處;有措施及有相關責任人而無制度,一旦出現意外事件,會無“法”裁決。園長不僅要認真制定各種安全制度,而且要加強對園所制度和工作計劃的指導、督促、檢查,保證幼兒園的安全規章制度執行的嚴肅性和規范性。如果偶然出現了預想不到的事,我們應該認真分析,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查漏補缺,不斷的完善、健全園所的規章制度。做到有漏必堵、防微杜漸。
3、園長要利用各種信息工具學習,提高幼兒園安全工作的預警能力和管理水平。
園長是一個園的帶頭人,園長的素質決定了整個園的工作狀態,要具有巨大的非權力性影響力。如:園長每周不定期參加晨檢工作,發現孩子受傷處時,了解受傷的原因,及時做出處理;園長要善用有效的信息與管道,如多讀書,不僅要專,更要博。如名人傳記、教育家的書、專業書、現代科學技術書等;要常上網了解最新信息;平時多與有經驗的教師交談,吸取他們的心得和經驗是很重要的,這種方式可讓人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許多幼兒意外傷害事件的防范和處理的經驗,而且縮短摸索的時間,提高對突發事故的預測性。
4、充份利用和開發園內園外的安全教育資源,讀懂孩子,交給孩子安全、生存的鑰匙。
園外安全教育資源有很多如:請消防隊的叔叔來園開展消防知識游戲;參加社區有關安全教育的文藝活動;通過個別交談、家園聯系冊、家訪、家長會、家長開放日及咨詢活動等各種形式與家長保持密切聯系,交流有關孩子發展的情況,從而實現家庭和園所同步,形成教育合力。
二、要有高度的服務意識
幼兒園原有的教學管理是自上而下的管理,主要是布置任務,檢查和監督執行情況,評定教師,評課,組織觀摩等。在這個管理系統中,教師基本上處于被動狀態,是在為完成上面布置的任務而工作,不易(有時甚至不敢)發揮自己的主動性與創造性,為落實《綱要》的要求,教學管理的職能必須轉變,即要把重點放在對教師及教學的服務和支持上來,要為教師提供適當的自主空間,充分調動和發揮教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要有高度的服務意識,并以身垂范。
1、充分信任教師,鼓勵和支持教師大膽實踐
我們以往的相關管理制度大多建立在“如果教師不做怎么辦”這一假設上,因此許多措施是預防性的,且往往用統一的尺度去衡量所有的教師,以為按要求做了就能達到預期的目標。然而,在教育過程中會有各種不確定因素影響教育效果,如果我們僅僅用規定去要求和評定教師,不僅會使教育過程變得僵化,還會挫傷教師創造性工作的積極性。現代教學管理應該建立在信任每個教師的基礎上,要為教師提供適當的自主空間,鼓勵和支持教師根據自己對教育理念和目標的理解,對幼兒實際情況和教學之際情景的把握,以及個人的風格和特長大膽進行實踐,并引導他們在實踐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
2、深入保育過程,實行動態的管理服務
按照《綱要》的要求,教學管理者應深入教學過程,充分體現自身多重角色的優勢,觀察和了解教師與幼兒的需要,與教師探討教學計劃及教學方式的得失,為教師提供教育資源,鼓勵教師大膽嘗試,支持教師根據需要適當地調整活動。
3、關注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形成團隊協作保育
從《綱要》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隨著幼教改革的深入,特別是以幼兒發展為本和關注幼兒個體需要的理念運用到實踐中,對教師的專業要求在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水準已成為決定教育質量的關鍵因素,教學管理的重心應該轉移到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上來。如果教師具有較高的專業水準,能自覺地按照教育規律實施教育,那么管理者就不需要花很多時間與精力去監督,檢查了民,特別適宜村級園長。為教師提供外出進修學習或是參觀考察的機會,固然是提高教師專業能力的一種途徑,但是一人一班,很難實現。最有效的辦法還是以幼兒園自身實踐為基礎,引導教師對自己的教育行為進行反思,通過教師之間的相互學習,合作,支持,溝通,探討和研究,來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
總之,在村級園管理中,園長的綜合職能的發揮,決定著一所園的辦園質量,決定著幼兒未來的發展,如何從繁雜的事務中解放出來,將多重角色落實到位,是我們不斷探求的課題。
【充分發揮村級幼兒園園長綜合職能作用】相關文章:
• 少數民族地區幼兒園國語水平發展
• 點評重慶市九龍坡區實驗幼兒園一組兒童畫
• 幼兒園文化建設與幼兒發展
• 幼兒園與小學數學課程銜接
• 幼兒園美術教育生活化策略探究
• 幼兒園青年教師辯證管理初探
• 淺析幼兒園美術繪畫教學的誤區
• 走進疏勒農村 “雙語”幼兒園
• 幼兒教師職業壓力成因及對策
• 淺談幼兒園的班級管理
• 幼兒園音樂欣賞活動之初探
• 甘南藏族自治州幼兒園園本教研現狀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