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分析幼兒園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的必要性的基礎上,重點就幼兒園教學中有效運用信息技術的途徑進行論述,希望對于今后的信息技術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應用和發展具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 信息技術 必要性,應用方法
一、引言
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電教手段在各科教學中廣泛應用。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既能化難為易、化靜為動,變無形為有形、變抽象為具體、生動形象,又能為幼兒提供和積累豐富的感性材料,啟迪幼兒的思維。同時,聲、畫、動感的刺激還激發著幼兒的學習興趣,吸引著他們的注意力。一節教育活動中,教師會多次使用信息技術,然而每一次的使用,是否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應該是我們教師努力思考和追求的,如果巧妙地運用好信息技術,(這里的巧指設計巧、運用巧、時機巧)。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會起到異彩紛呈的教育效果,從而才能更好地幫助幼兒感知、理解、從而獲得有益的知識和經驗[1]。
二、幼兒園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的必要性
在幼兒教育中,信息技術更是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將信息技術與幼兒教育的整合就是要通過將信息技術有效地融合于幼兒教育的整個體系中,在營造園本文化、促進家園共育、優化課堂教學等各方面積極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作用[2]�?傊�,幼兒園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有其鮮明的必要性。
1.信息技術能夠多樣化幼兒園教學模式
傳統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學前教育的教學模式也不例外,
而且由于學前教育對象的特殊性,教師或家長更是包攬了整個教學過程的各個細節,幼兒多數情況下只有被動地聽從老師和家長的。信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改變了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使幼兒能夠全感官地全面參與和體驗學習;能夠有機會利用這些技術進行主動探究和自主學習.
2.信息技術能夠豐富幼兒園教學內容
信息技術參與下教學的優勢總的來說是可以幫助教師在視覺上給兒童一種提示和吸引。如果只是聲音的傳授,兒童很容易疲憊和轉移注意力,但多媒體
課件、音視頻、網絡資源的加入、生動的畫面、豐富的色彩、悅耳的聲音能夠吸引住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能夠更加容易內化體驗到的知識或情感。信息技術可以將教學的內容更加形象、生動、鮮明地表現出來,這種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可以讓單調、枯燥的教學生活變得可聽、可看、可感,且內容豐富多彩,符合幼兒的學習特點與需求。
3.信息技術能夠創新幼兒園教學手段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紙張、粉筆、黑板等傳統教學手段的主體地位正逐漸受到來自電視、計算機、網絡等新興媒體的威脅,在幼兒園教學中也體現出這點,利用這些新興媒體手段可以將幼兒無法看到的微觀世界、新奇神秘的自然景象、心弛神往的卡通世界一一展現在眼前。
4.信息技術能夠優化幼兒園教學環境
信息技術中的多媒體手段和網絡資源讓幼兒園的課堂變得充滿活力。利用信息技術,在非富多彩、多渠道的知識傳輸下,幼兒可以愉快、自然、主動地學習,逐漸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樹立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鍛煉自主學習能力。信息技術為幼兒園教學活動創設了良好的情景,營造了輕松自然的學習氛圍,這種有聲有色、情景交融的教學方式可以優化教學環境。
5. 信息技術是幼兒園教學的發展趨勢
教育部2012年頒布的《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中提出 “幼兒園教師具有一定的現代信息技術知識”,《幼兒園教師職業準入標準(建議稿)》也提出“幼兒園教師具有基本的信息技術素養”,可見,信息技術是幼兒園教師的一項基本技能,信息化社會對幼兒園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部分幼兒園已經實現了現代化多媒體教學,越來越多的幼兒園也正在朝著這個方向發展,信息技術是幼兒園教學的一種發展趨勢。
三、幼兒園教學中有效運用信息技術的途徑
1.明確目的
在日常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不是單純地為使用新技術才使用,而是為了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果。為此,就要在備課的時候進行全盤的考慮,既要備教材也要備方法和手段。對于運用多媒體教學或網絡教學,首先是要明確如何圍繞教學的整體目標,怎樣為整體目標服務。特別是要考慮運用信息技術對幼兒的學習知識、發展能力以及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提高會起到什么作用,讓信息技術更好地服務于教學目標。
2.綜合運用
沒有一種教學方法是萬能的,也沒有一種教學技術是萬能的,重要的是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綜合運用各種方法和技術。信息技術參與的教學不應成為各種多媒體手段的“大熔爐”,也不應該對幼兒進行“滿堂灌”,因此,信息技術的運用要與常規的、甚至是傳統的教學方法(如講述法、講解法、談話法等)有機結合起來,發揮各自的優勢,體現出整體的功效。
3. 調動幼兒
信息技術的運用要能夠盡可能地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利于開展各種學習活動,有利于幼兒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使幼兒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得到真正體現。任何有效的活動設計都要經得起幼兒的考驗,要能適合幼兒的接受水平和年齡特點,要能成為拓展幼兒思維的重要媒介。
4.教師引導
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并不能由于使用新的技術手段而削弱,更不能被取代。相反,技術越是先進,手段越是新穎,教師在教學中的指導作用就越重要。因為教師不僅要駕馭教材,還要駕馭這些技術和手段,并且能夠控制技術和手段的實際操作以及引導幼兒多感官參與到活動中。從教學理論層面上講,在教學關系上,幼兒、教材、教具、教師等這些教學要素中教師的作用是關鍵性的。所以,在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更要加強教師的引導、指導和輔導。
四、結語
現階段如何將信息技術能力建設與幼兒園教學發展相結合是當下的一個重要課題。要實現幼兒園教學中運用和整合信息技術,就要從教師教育的信息技術能力培養開始,科學有序地結合有利于在職教師的信息技術整合與運用能力的提升及發揮信息技術不可替代的優勢,實現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有機整合。
參考文獻:
[1] 佘雅斌. 信息化環境下幼兒活動指導課程教與學的方法[J].廣西教育C(職業與高等教育版),2014,(4).
[2] 陳鶴婷. 幼兒信息化教育探賾[J].科教文匯,2011,(24).
作者簡介:
楊玲(1985.3--),女,湖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講師,研究方向:信息技術教育。
【信息技術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相關文章:
• 幼兒園小班電子繪本教學研究
• 學前教育專業簡筆畫課程自由創作探索
• 幼兒園音樂游戲活動的有效組織
• 淺談幼兒園識字教學活動
• 送禮,從幼兒園開始?
• 幼兒園學習型區域的教師指導策略
• 幼兒園如何管理和引導幼兒教師
• 淺談信息化與幼兒園的現代化建設
• 幼兒園親子活動初探
• 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師幼互動
• 找準幼兒園發展的關鍵詞
• 對幼兒園教學工作管理的思考